最近的市场行情,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又忙又闲”。忙的是,你需要时刻关注个股走势,捕捉买点;闲的是,一旦买点出现买入,你基本可以“坐轿子”轻松享受上涨行情。这种节奏下,解盘的事情也就搁置了。不过,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希望我能聊聊市场,那今天就简单分析一下。

上上周我在微头条中提到两个字——“布局”。如果你看进去了,哪怕错过了春节后的偷袭行情,从上周一开始,你的节奏也应该稳住了,甚至已经开始“吃肉”了。
很多人喜欢盯着大盘走势,但其实我早在年前就说过,我对大盘的关注度已经降低了。除非出现破坏性结构,否则大盘的波动对我 操作个股的影响微乎其微。整天纠结“这个点位要突破”“那个点位不能跌破”,反而会成为操作的最大障碍。
技术解盘:缠论 vs 新交易系统今天我用两种技术来分析大盘走势:一种是缠论,另一种是我自己打磨了半年的新交易系统。这套新系统简单直观,但在个股操作上比缠论更高效。
以上证指数为例:

上证指数日线
从3140.98点反转以来,大盘在2月5日(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形成了一个向上的30分钟级别中枢。当时我提到,由于没有标准的30分钟级别背驰,这里的反转只能通过“小转大”来实现。果然,1月14日放量拉升后,大盘开始构建底部平台,逐步形成中枢。
如果用缠论操作,这个阶段的最佳策略是“不动”。如果你在3140.98点买入,那就耐心持有;如果错过了,就继续观望,直到出现明确的进场信号。
2月5日,大盘在3220.28点出现低点,但这里的背驰只是1分钟级别,很难用缠论精准捕捉。而2月7日,我的新交易系统发出了明确的进场信号,这也是我当天在微头条提醒大家“布局”的原因。
随后,大盘从2月6日开始一路拉升,到2月13日虽然放量但跌幅很小。用缠论分析,这里出现了5分钟级别背驰,但我的新系统显示没有卖点。直到今天下午,大盘才出现30分钟级别的第三类买点,这才是缠论意义上的明确进场信号。
选对个股,坐稳轿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只用缠论操作,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比如光线传媒、杭钢股份、梦网科技等。这些个股的买点要么出现在年前,要么在2月6日附近。而用我的新系统,2月7日就捕捉到了日线级别的买点。
无论是缠论还是新系统,目前大盘只有买点,没有卖点。这种走势非常适合全身心投入个股研究。大盘只是市场情绪的指标,只要没有大级别破坏性结构,就不必过度关注。你需要做的,是选对板块和个股,然后“坐轿子”享受行情。
牛市来了?别追高!最近很多人说,DEEPSEEK的问世带来了一波“国运级别”的行情。确实,这种级别的行情至少对标日线甚至周线级别。但记住,牛市也有人亏钱,甚至亏大钱。今天有多少人去追了上周的热门股?结果如何?
用一句话总结当下的市场:你明明骑在牛背上,还在找什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