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二战苏德战争1942年的战场形势时,人们会发现一个对苏军有利的时机,那就是德军在6月28日展开“蓝色方案”行动前,战场环境给了苏军一个反攻的机会,因为莫斯科战役打响前,德军将3个装甲集群都派到了中线,从而在北线与中线的结合部,以及中线与南线的大草原之间,德军因战线太长兵力空虚留下了许多防御漏洞。那么,从1942年1月初开始,斯大林也看到了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还向苏军下达了全线反攻的命令,却为什么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呢?
01德军在莫斯科战役的失利,并未改变战略进攻上的优势。从战后总结的角度看,苏德战争打响后,苏军直到库尔斯克坦克大决战后期,才算得上是战略大反攻,前几次的作战包括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都是以城市防御战为目的。所以,按这个观点反推,就会发现,战争打响后或者在莫斯科战役后,斯大林都犯了一个主观上的判断错误,那就是把防御作战打成了进攻作战。
因此,战争打响时,苏军并不是因为兵力不足出现重大损失,而是战略误判和打法上没有适应闪击战才造成了指挥上的盲目和慌乱。明斯克包围战、斯摩棱斯克以及基辅包围战都是因为苏军自身失误导致的。
而在1942年初德军闪击战在莫斯科战场遭遇首场失利以后,客观上讲,德军在兵力上损失并不大,在战略上对苏军构成强大快速机动的压力优势依然有效。但苏军并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虽然朱可夫等一些高级将领认为不能在正面与德军硬拼,斯大林却认为德军士气受挫,趁德军撤退之机发动一场大规模的反攻正合时宜。
但斯大林的判断再次失误,因为中央集团军群虽然占领莫斯科的企图落空,但从明斯克到斯摩棱斯克再到莫斯科的交通线却一直掌握在手上,这是德军的生存底线,也是苏军跑不过德军的重要原因。
从这个层面讲,集中力量对中央集团军群侧翼展开追击是有可能的,但斯大林却下达了从北到南全线反攻的命令,结果可想而知,不仅苏军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本来就精疲力竭的部队经此一战,更是雪上加霜,这也是莫德尔第9集团军能迅速在勒热夫瑟乔夫卡方向站稳脚跟的原因。
02苏军的反攻雷声大雨点小,两大因素导致进攻不达预期。从作战历程看,苏军的反攻是从北到南依次展开的,1942年1月7日和9日,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率先对斯摩棱斯克的德军第9集团军展开反攻,第11骑兵军甚至都兵临城下了,但因兵力不足和远离补给线,让莫德尔打了反包围,第39和第29两个集团军均遭到重大损失。
而在布良斯克方向的作战,苏军虽然多点进攻,也在别雷、霍尔姆以及杰米扬斯克方向有所突破,但战果平平,还差点让德军包了饺子。
在南方,西南方面军和南方方面军企图对德军第6和第17集团军的结合部展开反击,但德军早有防备,他们用步兵和装甲兵特遣队建立了巴尔文科沃桥头堡,挡住了苏军的进攻。而在更南方向的克里木半岛,曼施坦因指挥的第11集团军正稳扎稳打,苏军黑海舰队和外高加索的两个集团军试图展开一次两栖登陆行动,均让德军打了回来。
这样看来,由于苏军从北到南几乎摆开了800到1000公里远的战场,又缺乏持续的机动能力,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军已经收复到手的地区又因兵力和补给跟不上重新让给了德军,再回头一看,原来德军多数占据着重要的铁路和公路交通线,而苏军只能依托农村和一些森林作掩护,战场反复易手是家常便饭。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在莫斯科战役的失利仅仅是对士气影响较大,却没有丧失战略进攻上的优势,尤其是德军占据着交通线,快速机动是他们的强项,所以,苏军这个时候展开反攻,无疑是自找苦吃,最好的打法就是展开游击战,把德军吸引到农村和远离交通线的战场,只有这样,苏军才能减少损失而歼灭德军的有生力量。
03从胶着状态到开辟主战场,苏军走了一段弯路。1942年的上半年,对于苏德双方来说都在揣测对方的心思,苏军怕德军重新进攻莫斯科,德军也怕苏军打游击战多路突破。因此,北线苏军想突破德军第18集团军的防线一直没有成功,长达872天的列宁格勒围困战也成了双方的持久战和消耗战。
而在中线,德军70个师在维亚济马和勒热夫一线,既不进攻也不撤退,对莫斯科的高压成了斯大林的一块心病。客观上讲,这也影响了苏军对战场形势的判断。
而在南线,曼施坦因在克里米亚的进攻进度并没有达到预期,尽管6月底德军发动“蓝色方案”行动时,曼施坦因才占领了塞瓦斯托波尔,但比德军预期的时间差了好远。
在这种情况下,苏军统帅部和斯大林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那就是没有被德军牵着鼻子走,如果按德军“蓝色方案”计划走,苏军肯定要让德军的快速机动拖垮,好在斯大林选择了在斯大林格勒打一场城市保卫战,以不变应万变。可以说,这步棋走得相当成功,一下子就打乱了德军的部署,不仅南下的第4装甲集团军重新回防,进攻高加索的第1装甲集团军也不得不中途回防罗斯托夫。
通过上面的分析看出,1942年注定是苏军战场反转的一年,从上半年的盲目反攻到下半年的主动开辟防御战场,这是战略思维的胜利,也是打破德军快速机动优势的胜利,更是把德军拖进持久战和消耗战的胜利。正是苏军找到了自身的缺陷,德军有把持交通线的优势,苏军也有依托农村为支撑的优势,将德军拖进无尽的森林和沼泽,耗尽德军的资源,苏军就离卫国战争的胜利不远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