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人怕做肠镜?医生忠告:做一次肠镜,或能保5年不得肠癌

赵三评健康 2025-04-26 14:19:52

说到肠镜检查,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害怕”和“抗拒”。一提起要做肠镜,容易让人联想到尴尬、疼痛或者不适,加上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恐怖”体验,让不少人宁愿拖延也不愿主动去做。可实际上,肠镜作为筛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正因如此,有院士曾郑重提醒:只要做一次肠镜,或许就能保障五年内不得肠癌。那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如此害怕做肠镜,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心理和现实上的障碍?又为什么医生如此建议我们积极面对呢?

首先,大众对肠镜的恐惧往往源于对检查过程的不了解和想象的放大。肠镜需要将一根带有摄像头的软管插入肛门,沿着直肠和结肠前进检查。单是听到描述,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羞耻”、“害怕被弄痛”、“感觉自己失去控制权”,甚至有些人会因为这种私密部位的操作,产生特别强烈的不适感。也有人听说过肠镜前的清肠准备非常难受,甚至比检查本身还让人头疼。还有则担心检查过程中万一出现意外,比如肠道损伤等。所有这些恐惧和担忧往往被心理想象层层放大,逐渐演化成对肠镜检查的“本能抵抗”。

其次,社会环境和传统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肠镜的接受度。在中国,尤其是年纪较大的群体,容易谈“癌”色变,总觉得“惹不起还躲得起”。很多老人甚至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心理,觉得身体没啥大碍就根本不怎么去体检。再加上结直肠癌早期症状隐蔽,不容易让患者有危机感,所以大家往往觉得没有必要去做这么“麻烦”的检查。一些人还存在侥幸心理,总认为癌症“不会轮到我头上”,这样长期忽略体检,肠道隐患就容易悄悄积累。

医生建议我们积极做肠镜,却有着十分扎实的医学依据。首先,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增长迅速。尤其在中国城市中,饮食结构西化、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生活节奏加快,引发该病的人群越来越多。而结直肠癌最大的特点就是它通常由良性的肠道息肉逐步演变而来,整个过程可以长达5-10年。意思就是说,如果能在息肉阶段及时发现并切除,完全可以把癌症“扼杀在摇篮中”。肠镜是目前唯一可以边检查、边处理息肉的手段,这种“查治合一”的效果,是其它任何筛查方法都无法替代的。

更重要的是,肠镜先进的镇静技术,让“做肠镜很痛苦”成为过去式。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多医院采用无痛肠镜。有专业麻醉师的配合,患者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不适,大大减少了心理负担。而肠镜检查一般只需20-30分钟,绝大多数人当天即可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而且,只要首次检查结果正常,之后可以按照医生建议,5年后再复查即可。换句话说,只要这一步迈出去,分辨一次肠道是否健康,就能为之后几年大大降低患癌的风险,不必每年都重复同样的焦虑。

其实,许多接受肠镜的人,事后都会感慨“原来一点都不可怕”,只要正确认识并积极面对,肠镜实在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健康投资。当然,没有绝对的健康保证,但主动定期排查,远强于被动等待疾病降临。现实生活中,因为不愿做肠镜而错过肿瘤早诊的人,正是让人遗憾的例子。相反,那些听从专家建议,主动发现并切除息肉、把风险扼杀的人,常常能远离肠癌困扰。

肠镜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理性面对自己的恐惧和偏见。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健康不是靠侥幸守住的。建议大家改变思维,少一点害羞、多一份理性,给健康多做一份保障。把肠镜当作人生的体检投资,也许就能拥有更安心的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健康人生。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