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无双传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5-13 17:56:39

唐德宗建中年间,湖南襄阳有位王仙 客,年 幼 丧父,家境窘迫,只好随着寡母投奔在京师为官的 母舅刘震。

刘震见孀姐带外甥狼狈来到,十分伤感,便留仙客母子和自己妻女作伴。刘震之女无双,比仙客小三岁。表兄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舅母也常常昵称仙客为小姑爷。

数年之后,仙客之母忧虑成疾,一病不起。

她嘱咐刘震说:“无双端丽聪慧,仙客身世孤零,如能许婚,我死也无憾了!”刘震安慰说:“阿姐但请放心调养,不必胡思乱想,自寻烦恼。”

不久,仙客之母终于不治身死,仙客痛哭不已。舅父、舅母和无双也都伤心落泪。按当时的俗礼,仙客须将母亲遗体归葬故乡,遂告别舅父、舅母,扶柩回归襄阳。

仙客将父母合葬在一起,克尽孝子之礼。守丧期间,他孜孜不倦,钻研医学,希望继承父亲遗业。守丧期满之后,仙客便整顿行囊,再次赴京投亲。

刘震此时已升任尚书租庸使,门庭若市,冠盖如云,车水马龙,十分显赫。仙客犹豫再三,只好赧颜求见。舅父依然 热 情 相待,将他安置在书房。

一日,刘震翻阅仙客案上书籍,感慨地说:“你父一代名医,竟至身后萧条!”劝仙客留意科 第,以求仕进。甥舅之情颇密,却绝口不提当日许婚之事。

仙客思念无双,心萦神驰。这日闲步花园,偶然得见一面,见她姿质艳丽,胜似当年,不免担心舅父是否将为无双另择名门高第。

在舅母庆贺生辰之日,仙客特敬献首饰作为寿礼,以窥探舅母心意。舅母竟责 怪 说:“至亲之间,何必重礼,应以节俭为宜。”也不提起婚娶之事。

仙客因此更加生疑,遂央求无双的乳母代向舅母把旧事重提。

仙客的舅母便和丈夫商议。刘震嗟叹说:“我岂忘记前情,意外之事,贤妻也有所不知,容再从长计议。”

老奶妈探得刘震口气,当即转告仙客,仙客顿时神色沮丧,茫茫若失。

这日刘震上朝不久,忽然骑马飞奔回 府,汗 流 气促,连声叫道.“关上大门!关上大门!”一家老小一时惶惶不安。

原来,泾原节度使姚令言谋反,拥立朱太尉为天子,叛兵已进入含元殿,天子已逃出长安。

刘震把仙客叫到跟前,说道:“日前所以不提无双婚事,乃是姚令言屡次前来提亲,使为舅处在两难,今令言已经叛乱,事不宜迟,无双终身就托付与你。”

刘震又命仙客火速押送二十驮细软财物,先出南门,寻一隐蔽客店等候,他将随带家眷自后赶到。

仙客换了衣服,立即动身出城,觅一处偏僻客店住下。仙客等到过午,仍不见无双父母踪影,焦急万分。

他想冒死进城打听,却见城门上锁,兵士箭上弦,刀出鞘,如临大敌。仙客逢人便问,一位老汉说道:约在晌午,曾有一官员带领四、五名亲眷想逃出城,却被叛兵拦截回去了。

仙客不禁失声恸哭,怅然回店。三更将尽,城门忽然大开,叛兵蜂拥出城,声言搜索在逃官员,破门入户, 肆意掳掠。

仙客大惊,忙舍弃辎重,只身逃出客店。京师动乱,百姓纷纷落荒逃难,仙客日夜兼程,不一日又回到襄阳。

他几次想重返京都,探听消息,却因叛乱未平,交通阻塞,半路折回只得居家靠行医过日。三年之后,叛乱平息,海内无事,仙客立即动身进京,寻访舅父。

他来到新昌南街,只见瓦砾遍地,满目凄凉。正当悽惶之际,忽有一人拜倒马前,定睛一看,却是老管家塞鸿。塞鸿原是王家的人,刘震时常借用,后来就留在刘震家当了总管。

塞鸿已经离开刘府,自营经纪,以卖丝绸为业,就住在附近小宅里。他告诉仙客,刘震一家住在兴化宅。仙客高兴至极,便要去拜探舅父。

塞鸿却拉住仙客的手说:“如今天色已晚,公子暂在我家住上一宵,待明日一早,老汉再陪公子去见尊舅。”仙客欣然从命。

塞鸿盛情款待仙客,互诉战乱中的悲惨遭遇。这时塞鸿才将刘震曾被迫出任伪皇帝的朝官,夫妇已被处死和无双没入禁宫的不幸消息告诉仙客。

这一横祸真令仙客肝肠碎裂。他问塞鸿可知悉其他家人的下落,塞鸿说,无双的使女采苹,被没入为官奴婢,现在金吾将军王遂中家。

仙客心想,无双已难见面,倘能见到采苹,也可稍慰悬念之情。于是,以晚辈的身份,前往求见王遂中。

仙客向遂中说明来意,乞求准予用高价赎回采苹。 王遂中深知刘震乃被迫失节,对刘家遭遇也很同情,便将采苹送归仙客。

仙客遂与采苹赁居京师,并请塞鸿同住一处。塞鸿见仙客终日郁悒,就劝他先去谋个官职,等待时机,或有与无双重逢之日也未可知。

仙客明白无双没入禁宫,便成隔世,却难割断思念之情,不愿远离京师,便再次恳求王遂中。遂中念及他是同僚亲眷之情,就荐举仙客于京兆尹李齐运处。

李齐运见仙客敦厚诚朴,即任他为富平县尹兼长乐驿驿官。

仙客即日携带采苹、塞鸿到县上任,随时留心探听无双消息。寒来暑往,转眼经年,却杳无音讯。

春风已过,盛夏又至,这日仙客正在驿中悶坐,忽见十辆氈车装载数十名宫女前往陵园服役,投宿于长乐驿 中。

仙客心想,无双兴许也在其中,便请塞鸿假扮驿吏,前去窥探消息。塞鸿特至帘外殷勤煮茶伺候,但闻宫女只在帘内喁喁私语,却不敢露面。

待至夜深人静,塞鸿正倚栏假寐,忽听帘内低声唤 道:“塞鸿,王郎平安否?”塞鸿顿时惊喜交集,忙低声应道:“公子现在此驿,令塞鸿在此问候。”

无双说:“明日我离去后,东北舍阁中紫褥下,留有一信,可速持送王郎。”说完一切复归寂然。

不久,便听帘内人声嘈杂,似是有人晕倒。押送官吏,连忙索汤取药,原来是无双哀伤过度,一时昏厥。

塞鸿按照无双指示,将信递给仙客。仙客喜出望外,只不知将如何才能见到无双一面。塞鸿叫仙客扮成护桥官员,立于渭桥之旁,氈车过时或许能有一面之缘。

于是仙客趁曙色曚咙,即来到渭桥之旁。当第三辆氈车过桥之时,窗帘动处,果见无双默坐车中,掩面饮泣。

仙客怅然回驿,又取阅无双留下的 书 信。一片真情,跃然纸上,不禁一阵伤心。

仙客反复吟诵,忽见花笺背面写着几行小字:“常听奉诏使者说起,富平县古押衙急公好义,乃一有心人,如能求助于他,你我或有团聚之日。”

这几行小字,使仙客顿生一线之望,就呈请京兆府尹准予解去驿官兼职,赶到富平县境,寻访义士。

他多方探访,始获悉古押衙蛰居在一偏僻的山村,遂按址登门求见。主人却自报姓“刘”,是个武夫,他告诉仙客,古押衙经常外出闲游,足迹无定,难以访求。

仙客大失所望。忽听到内屋有老妪呻吟之声。经探问,却是主人的老母亲卧病在床。仙客顿动恻隐之心,自荐为主人母亲治病。

仙客诊视完毕,留下药方即告辞离去。但为了专候古押衙,决定暂时赁居县城。

仙客每隔一日,按时来为“刘”家的母亲治病。他看出主人家境清苦,每次都随身带来药物,却不索取分文。

但是,刘武夫的母亲,终因年迈体衰,痼疾难治。这日仙客又来刘家,见主人身穿重孝,深愧自己无回生之术,难过地向武夫表示歉意。

仙客又在县里蹉跎了一些日子。正在一筹莫展,刘武夫忽来相访,说道:“老夫正是古押衙。王大夫与我素昧平生,远道而来,谅有所求,但请明言无妨。”

仙客惊喜交集,遂将来意奉告。古押衙沉思片刻,说道:“这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好,既蒙信任,谨当竭诚相报!”

仙客见古押衙慨然许诺,立即拜谢隆情。古押衙也不谦让,扶起仙客,约定在富平相见,便毅然告辞。

仙客回到富平,一等半年,竟然毫无音讯,更不知古押衙现在何方。一日夜半,突然有一道士扣门送信,却是古押衙的急报,信上写道:“速随茅山使者前来枫山相会。”

仙客立即跟着茅山使者飞骑来会古押衙。

古押衙询问仙客,家中有无认得无双的人。仙客说:“使女采苹自幼即在无双身边。”古押衙命他即刻回去将采苹带来。

古押衙一见到采苹,喜道:“这等人品,太合适了。”就叫仙客到山庙静候消息。仙客来到枫山,此地却是距离陵园不远的 僻静去处,杳无人烟。仙客便与塞鸿暂在庙中安身。

这时仙客真是度日如年,十天过去了,仍无消息,他正在焦急,忽见塞鸿飞步来报:“听说今天陵园里赐死一个宫女,这事真是蹊跷…………”

仙客急得心惊肉跳,赶忙到陵园外面探听虚实,这 日果有一位天子内使,带着诏书前来陵园将一逆贼之女赐死。

仙客再向守陵的卫尉问个仔细,赐死的宫女竟是无双。霎时间犹如五雷轰顶,悲恸欲绝,遥望阴森 森 的 陵园,只得挥泪而归。

仙客本指望古押衙能为他带来喜讯,讵料无双已经含恨死去,数年期待,竟成泡影。

望着残烛,对着孤影,仙客几乎愤不欲生。突然听得急促叩门之声,塞鸿开门一看,只见古押衙和采苹领了一顶轿子一直抬进前庭。

古押衙发付轿夫走后,方对仙客说: “轿里便是无双。此时虽已昏死,明朝就能活转过来,但须细心照料。”

仙客悲痛之余,几疑是在梦中,连忙抱起无双,将她放到床上。

待至天明,只听得无双一声呻吟,微微睁开杏眼。仙客喜得扑上前去,频频唤道:“双妹醒醒…………”

无双见到仙客,一声悲啼,又猝然晕厥过去。古押衙却松了一口气,说:“现在已无妨了,让她安静些时,你等且随我来,我有言奉告。”

古押衙把仙客带到后园,命他帮同掘一深坑。仙客不解其意,问道:“古义士,挖这土坑却是要做甚用的?”

古押衙斥道:“休要问东问西,过后你自明白!”

土坑挖就之后,古押衙便向仙客沥述搭救无双的经过。原来古押衙寻求夺气保心的药丹,千里跋涉,前往茅山拜访炼丹之老道。

老道曾经云游各地,治病济众,与古押衙有过一面之缘。闻说押衙为了仗义救人,即慨赠灵丹一丸。此药服后,气色全脱,但经一日,即可死而复苏,安然无恙。

古押衙说到这里,便对仙客一揖:“古某乃一介武夫,今慈亲已死,可无牵挂,以此才冒死相助。但事久必泄,你等就变换名姓,逃生去吧!”说罢即引剑自刎。

仙客正待上前抢救,古押衙已跌落坑中。采苹道:“事不宜迟,速将义士掩埋定妥,这里不是久留之地。”

待到将古押衙遗体掩埋就绪,采苹才将古押衙带她 前去搭救无双的经过,详细地告诉仙客:

“那天夜晚,古押衙带着采苹离开了县城,第二天,又改乘坐骑,跋涉了百数十里,来到一个不知是何去处的山林。

“密林之中,早已有人迎候。诸事似已商妥,古押衙当即让采苹换上宫装,付给一盒药丸,并嘱付 如 何 行事。数日后,又乘夜下山,迳奔陵园…………

采苹以‘内使’身份来到陵园,宣读诏书,说无双是叛逆之女,罪难赦宥,命她立即服毒自尽。

无双不从,被众卫士强行将药丸灌入口中。“不多时,无双悠然气绝。众宫女目睹这一惨状,无不伤心落泪。

古押衙见计已成,即托词无双乃其至亲,跪请采苹准予赎尸另行安葬。采苹道:“你既是有心之人,本官准你所请,即速领出埋葬,明日迳自回朝复命!”

天子‘内使’既已恩准,守陵官吏哪敢阻挠。古押衙当即奉上随带的金帛,就将无双的‘尸体’运出陵园。

“为了避免泄漏消息;古押衙来到墓地,即遣走驿车,另换舆驾。采苹也随后来到,连夜兼程赶回。”

仙客被古押衙的义侠肝胆感动得泣不 成 声。采 苹说:“古义士舍己为人,真是天下第一奇士。如今哭也无益,还是遵照他的嘱咐,赶快离开此地!”

仙客遂即收拾行装,和塞鸿、采苹扶着无双,连夜遁逃。

他们晓行夜宿,下三峡,过江陵,直抵吴越。这对 几经患难的情侣,终于逃离虎口,欢度余生。晚年还时常向儿孙讲述古押衙的为人。

1 阅读:80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