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农历三月初七日,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五个节气清明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节日。清明节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明天农历三月初七清明节,遵循“吃三样,做二事,忌一事”习俗,家人安康幸福!
清明节的传统食物有很多种,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总结起来清明节的传统食物包括了青团子、艾粄、暖菇包、馓子、子推馍、薄饼、朴籽粿、芥菜饭、鸡蛋、清明果、青精饭、寒食粥等等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美食。
1、清明果
清明果是一种清明节令食品,也叫青团、艾粑粑,是把艾叶煮烂后连同汁液与糯米粉、大米粉按一定比例揉搓成粉团,加工成面皮,再根据个人口味填加馅料捏合成团果形状,作为扫墓时祭奠先人的供奉。清明果的味道独特,人们在祭拜祖先之余,就把它当做一道点心来享用了。
食材:咸肉、笋、香菇、豆干、芥菜梗、胡萝卜、盐、生抽、料酒
做法:1、咸肉、笋、胡萝卜切丁,豆干、香菇、芥菜梗切丁。2、咸肉丁放入锅中煸炒出油,放入蔬菜炒熟,炒好的馅盛出晾凉。3、艾蒿洗净沥干水,锅中放水烧开,放入艾蒿焯水,捞出马上过凉水,这样会保持艾蒿的绿色,放在料理机中搅细。4、糯米粉和面粉(比例1:1)混合好,搅好的艾蒿倒到锅中煮沸,煮沸的艾蒿连汁倒到混合粉中揉成团,盖湿布饧发半个小时。5、擀成大面片,用小碟子划出圆形面皮,包成盒子状,捏出漂亮的花边。6、蒸格里铺上一层粽叶,放上做好的青饺,冷水上锅蒸,水烧开上汽后蒸15分钟,即可出锅。
2、清明饭
每逢清明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饭,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鸡矢藤、清明菜、荠菜、枸杞叶等。清明节的时候是长得最鲜嫩旺盛的时候,很多人都摘取一些做成“清明饭”,有的地方也叫艾叶饭。
食材:艾草叶、糯米、腊肉、豆腐干、野葱花
做法:1、鲜嫩的艾叶采摘回家,把艾叶用清水洗干净,把艾叶放到锅里,加凉水并开火煮开,艾叶煮好捞出来,淋干水分,放在盆里备用。2、把糯米用清水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备用。3、把煮好的艾草切成细细的碎末,把豆腐干、腊肉清洗干净, 放入锅中煮熟捞出来,切成小丁。4、把野葱清洗干净,切成葱花。5、起锅热油,油温上来,把切好的腊肉、豆腐干、野葱花都放入锅中煸炒,煸炒出香味,盛出放到碗中。6、把炒好的腊肉、豆腐干、香葱、艾叶和浸泡后的糯米搅拌均匀,直接放到蒸锅里面蒸,蒸的时间是水开后20分钟左右。7、蒸熟以后,揭开锅盖的那一刻,阵阵扑鼻而来的香气,沁人心脾,言语无法表达。8、吃上一口,更是清香迷人,糯米软糯的口感,可谓是层次分明,意蕴深长,完全让人回味无穷。
3、枣糕
枣糕又叫“子推饼”,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人们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形,用柳条串起挂在门上,可以冷食,以纪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质。枣糕符合春季养生增甘的目的,增加脾的功能,限制肝气过分往外张扬。
食材:低筋面粉、红枣、红糖、鸡蛋、植物油、小苏打、泡打粉
做法:1、鸡蛋搅打均匀后,放入红糖。2、打三分钟左右,半发状态就可以,加入油继续搅打均匀,筛入面粉,苏打粉,泡打粉搅拌均匀。3、红枣煮熟去核,料理机搅碎。4、加入红枣碎,搅拌好后,烤箱180度预热。5、烤盘放油纸涂油,倒入红枣糊,180度20分钟,160度20分钟,即可出炉。6、发得很好,不干不湿,味道甜美。
二、做二事
1、扫墓祭祖
清明主要是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2、踏青春游
清明期间是春意盎然的时节,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早就已成为风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三、忌一事:忌动火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从古至今,人们都会在清明这日祭扫先祖,追思逝者恩泽,一家人整整齐齐,带着供品香烛到坟前,清理杂草,烧纸祭拜,年复一年的祭扫中,不忘来处,不失清明,更感恩现世生活的美好。祭祖时一定要小心火灾,春季气候干燥,做好防火,禁止烧纸的山林区域,一定不能动火,以防造成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