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迎来新变数,俄公开逮捕美国记者,特朗普再次替普京发声

雅洁看国际 2023-03-30 23:10:00

战场局势变数不断,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于眼前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来说,复杂多变的不仅仅是战场局势,还有“场外”俄与美西方的较量。

正当美英法德等国不断加大对乌军援力度、扩大对俄制裁范围之际,紧张局势又传来了2个新动向。

动向一,俄安全局公开逮捕美国记者,美俄矛盾或再次升级。

30日,俄安全局公布消息称,美媒《华尔街日报》驻莫斯科一名记者,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在叶卡捷琳堡被逮捕,并称其正按美方要求,试图收集有关俄军工企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属于俄罗斯国家机密。

在这之中,3个细节不容忽视。

1,这名美国记者被抓得“不冤”。

俄方特地强调,该记者是在获取相关机密信息的过程中被捕的。

言下之意,这次美国记者被捕是“证据确凿”、人赃并获,若俄方对其提起“从事间谍活动”指控,其任何辩解都将显得苍白且无力。

2,这名美国记者选择“作案”的地点不简单。

叶卡捷琳堡是俄罗斯主要的工业、贸易、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是俄罗斯重要的军工业生产基地,也是俄中央军区司令部的所在地。

而叶卡捷琳堡距离莫斯科1667公里,而这名美国记者是在莫斯科工作,如今“千里迢迢”来到叶卡捷琳堡“作案”,算得上处心积虑、蓄谋已久了。

3,美国《华尔街日报》不是小媒体了,如今旗下记者被曝出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这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

对于该媒体来说,名声与形象都将面临重大打击,在俄罗斯驻点或将面临后续新一轮搜查,甚至可能影响该媒体在其他国家的驻点情况。毕竟有句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而对美国来说,这显然是加深美俄矛盾的又一重大事件。毕竟俄安全局说得很明白——该记者是“按美方要求”收集俄军工企业信息的。

言下之意,俄罗斯心里很清楚,该媒体背后,真正的主谋是美国。

所以,从冤有头、债有主的角度来看,俄罗斯除了会对这名被捕的记者进行审判之外,还将直接找美国算账。

而在经历俄乌冲突、黑海无人机坠毁等事件后,美俄关系早已降至冰点,如今双方矛盾进一步加剧,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此外,还有句话说得好——当一只蟑螂暴露在阳光之中时,暗地里可能聚集了成千上万只蟑螂。

所以,在一个美国记者被捕背后,可能是美国对俄罗斯大范围的渗透。对此,俄方确实得提高警惕了。

然而,正当美俄关系持续升级之际,特朗普又出面表态了。

动向二,特朗普再次替普京发声,俄乌冲突或影响美国大选。

29日,特朗普在网上发文评论“普京宣布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时表示,局面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都是由拜登政府造成的,并批评称“是拜登的不称职导致了这一切”。

需要注意的是,普京宣布在白俄罗斯部署核武时也提到,美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加大在欧洲盟友境内部署核武器,意图向俄罗斯施压,如今俄方不过是做了美国早就做过的事。

很显然,特朗普此次将矛头指向拜登,称拜登“导致了这一切”,与普京当时的言论有一定相似。无形之中,特朗普这是在替普京发声。

当然,特朗普还不忘表示,如果他是美国总统,这一切就不会发生,因为他和普京之间的关系“友好但又严厉”,并暗示其在担任总统期间曾“警告”普京不要对乌克兰采取行动,还称俄乌冲突之所以没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爆发,是因为特朗普认为“普京知道不能惹他”。

言下之意,特朗普又通过“吹嘘”自己与普京的关系来提升自己的形象了,甚至想对外释放一种“普京忌惮特朗普”的信号。

此外,特朗普还再一次提到,如果他赢得2024年总统大选,那他将在胜选当晚致电普京和泽连斯基,并有把握在“24小时内平息俄乌冲突”。

可见,虽然特朗普之前铺垫了这么多,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拉票”,为自己参加2024年总统大选造势。

其中,由于拜登政府持续军援乌克兰、干预俄乌局势,引发了美国大量民众不满,不少反战组织直接围堵在白宫门前抗议,如今特朗普打着“只要当选总统就能尽快平息俄乌冲突”的旗号,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选民的关注与支持。

当然了,这也再次表明,俄乌局势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影响美国2024年大选的因素之一,各总统候选人或许都将避不可免地就俄乌局势表明立场与态度。而在这期间,类似特朗普替普京发声的情况,或许不会是个例。

但不论如何,眼下,美国既是导致俄乌冲突升级并延长的“幕后推手”,也是阻碍俄乌和谈到来的关键因素,若美国执意不收手,那俄乌局势将很难迎来转折。

山雨欲来风满楼。接下来,且看局面会如何发展吧。

0 阅读:27

雅洁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