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平日里,仗着有美国的支持,以色列在中东没少肆意妄为,不是一言不合就轰炸叙利亚、巴勒斯坦,就是背地里对伊朗等国使小动作。
但如今,剧情突然开始反转了——以色列成了被轰炸的对象,而且还是三大势力同时出手。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首先,5日凌晨,18枚火箭弹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飞向以色列,分别落在以南部和与加沙接壤的以色列城镇,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导致不少建筑物受损。
作为回应,以色列于5日清晨,出动战机对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发动了空袭,打击了该武装武器生产、储存基地,令巴以局势呈现出了“战火重燃”的迹象。
其次,6日下午,黎巴嫩境内的武装组织一口气向以色列发射了34枚火箭弹,其中25枚被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拦截,剩余5枚落入以色列境内,例外4枚目前尚未核实,而此次袭击造成以色列4人受伤。
作为回应,以色列国防军当天宣布,将对黎巴嫩南部地区发动猛烈空袭。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袭击以色列的是黎巴嫩境内的武装组织,而不是黎巴嫩。
为此,在以色列发起报复性空袭后,黎巴嫩外交部紧急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向以色列施压,以阻止事态升级,同时表示,黎巴嫩愿意与联合国驻黎临时部队(黎联部队)保持合作,以恢复黎南部地区稳定,并警告以色列,不要采取破坏和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行为。

6日晚,黎联部队发声称,目前正与各方保持联系,并敦促各方在敏感时刻保持冷静和克制。
几乎同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发声介入,呼吁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并要求各方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单方面行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冲突时,联合国也发声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了,安理会还就此事召开了紧急会议,但以色列并未搭理。
因此,与以往巴以双方大打出手、联合国劝阻无效一样,这回联合国能否成功劝阻以色列,确实存在诸多未知数。
但不同的是,俄罗斯现在是安理会轮值主席国,若俄方愿意加大对以色列的施压,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俄以关系很可能会恶化,这或许是莫斯科方面不愿看到的。

再次,6日这天,以色列国防部表示,叙利亚境内的武装组织派出了一架飞行器进入以色列,但没多久就被以方发现,随即出动战斗机和直升机进行拦截,最终将该飞行器击落,整个过程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也就是说,在短短几天时间里,以色列同时遭到了来自叙利亚、黎巴嫩以及巴勒斯坦境内的3股武装势力针对。
这还没完,7日以色列军方表示,当天下午,3名以色列人驾车在约旦河西岸行驶途中,突然遭到了不明身份的枪手袭击,2名以色列妇女当场身亡,另外一人身受重伤,目前以色列警方正在展开搜捕和调查行动。
不得不说,如今以色列的处境,确实称得上是“四面楚歌”、双拳难敌四手。
而导致以色列走到如今这般田地的主要“导火索”,有2个。
1,以色列军警于4日深夜到5日凌晨时分,前往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试图驱赶数十名在此地过夜的巴勒斯坦人,并使用了催泪弹、震爆弹等范围类武器,双方发生冲突,最终有不少巴勒斯坦人被以方逮捕。

此事发生后,包括沙特、阿联酋、土耳其在内的中东多国谴责以色列,而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正是因此对以色列发起“报复性”袭击,至于黎巴嫩境内的武装组织是否因此对以色列动手,尚不清楚。
2,正如前面所说,仗着有美国支持,以色列在中东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惯了,早就引发了不少势力的不满,尤其是以色列平日里没少配合美国在中东采取军事行动,帮助美国树立其“反恐先锋、世界警察”形象,这就更令以色列引发中东各方势力不满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次以色列遭到各方势力“围攻”,一向与其关系亲密的美国,居然罕见没有发声,也没有力挺以色列的行动,而是就整体中东局势表示,呼吁各方维持中东局势的稳定,至于接连被轰炸的以色列,白宫根本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而美国之所以会对以色列如此“冷淡”,原因有3个。

第1,拜登与以色列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对付。
一方面,内塔尼亚胡是特朗普的亲密盟友这点,已经是国际社会皆知的秘密了,拜登自然对其不会有好感;
另一方面,美国2020年大选出结果后,内塔尼亚胡居然没有祝贺拜登,而是继续站队特朗普,这引发了拜登与民主党人的强烈不满。
所以,在内塔尼亚胡执政期间,美以几乎没有交集,拜登也是在上任2年多后,才对以色列进行首次访问,而当时的以色列总理已不再是内塔尼亚胡。
第2,内塔尼亚胡这次重返政坛,或将对即将开启的美国大选产生影响。
毕竟,特朗普已宣布参加大选,若内塔尼亚胡继续选择支持特朗普,并在关键时刻送上助攻,那拜登与民主党将蒙受巨大损失。

所以,避免接下来的美国大选出意外,拜登需要给内塔尼亚胡上点眼药,至少让其不再具备影响大选的能力,而以色列陷入“被多方势力针对”的处境、分身乏术,或许就是比较好的方式。
因此,即便以色列如今处境堪忧,美国也只是打着“大局为重”的旗号,拒绝支持以色列。
第3,不可否认,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对外政策确实太过激进了,在深夜驱赶巴勒斯坦人之前,内塔尼亚胡还宣布要将约旦河西岸的9个“非法”犹太定居点“合法化”,并进行扩建,此举引发了中东各国以及美英法德等国际势力的强烈批评。

因此,在以色列先后多次“惹下众怒”的情况下,美国自然会在“力挺以色列”一事上犹豫不决,尤其是在美国强行干预俄乌局势,早已引发国际社会强烈不满的情况下,拜登政府就更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了。
总之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有的只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要还”这样的定律,美国尚且不能例外,更何况是以色列?
接下来,究竟该何去何从,以色列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