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会先来。
正当美英等国不断煽风点火,俄乌局势持续升温之际,俄本土突然发生了一场“斩首”袭击,普京担心的事情或许正在发生。

2日,俄知名战地记者塔塔尔斯基在圣彼得堡一家咖啡店举行活动时,突然遭到了爆炸袭击,塔塔尔斯基当场身亡,另有32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俄方相关部门已介入此事,并将该案定性为“恐袭”。
3日,克里姆林宫表示,已在事发当天向总统普京汇报了此事,普京高度关注,向遇难者表示慰问,祝愿伤者早日康复,并称这是一场性质恶劣的恐袭,目前调查正处于主动阶段。
也就是说,这场性质恶劣的恐袭,已惊动普京,俄方势必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在这之中,3个细节不容忽视。
1,遇害者身份不寻常。
塔塔尔斯基是一名阵地记者,俄乌冲突发生后,他便赶赴前线,以视频方式对前线战况进行报道,从而名声大噪,引发各方关注,并遭到了乌克兰与美西方的制裁。
如今,光天化日之下,塔塔尔斯基在圣彼得堡街头被当众杀害,这不仅是对俄新闻界的一次重大打击,更是对俄罗斯的挑衅。

俄战地记者塔塔尔斯基
2,这是一场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袭击。
事发当天,一名年轻女子参加了塔塔尔斯基在咖啡馆举办的活动,并送上了一份用纸盒装着的“礼物”——表面上看是一个雕塑,但其中藏着一个爆炸装置。据后续抵达现场的俄方专家评估,当时爆炸的威力相当于200克TNT当量。
3日,俄调查委员会公布消息称,该女子26岁、名叫达利亚·特列波娃,是圣彼得堡当地人,并已被俄方拘捕。据了解,特列波娃是在将“礼物”送进咖啡店后,远程遥控激活炸弹,但她与塔塔尔斯基并不存在交集,也没有私人恩怨。
也就是说,在无冤无仇的情况下,该女子袭击塔塔尔斯基,大概率是受“幕后黑手”指使的。而从其“精心准备”爆炸物来看,有理由怀疑,杀害塔塔尔斯基的谋划可能由来已久。

3,俄罗斯罕见“点名”美西方。
3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公开指责美西方国家对塔塔尔斯基遇害一事“保持沉默”,称俄记者正在遭受“来自基辅方面的迫害和威胁”,但美西方却对此不闻不问,不仅没有调查过任何一起有关俄记者面临迫害的事件,更没有表现出最基本的人类同情心。
很显然,俄方记者面临类似安全威胁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但西方却从未过问,这样的态度,相当于变相“纵容”这些情况发生,也是导致塔塔尔斯基这次被“斩首”身亡的因素之一。
并且,俄方罕见“点名”西方国家,也从侧面体现了事态的不同寻常与严峻复杂。
对此,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第1,谁干的?从俄方的回应,以及目前局势来分析,不排除3种可能性。
可能1,乌克兰干的,在俄乌冲突尚未平息的大背景下,塔塔尔斯基又是因报道俄乌前线战况而名声大噪的,遭到乌方针对似乎最符合逻辑,乌方也的确是“最大嫌疑人”。

3日,俄反恐委员会便公开表示,塔塔尔斯基被炸身亡一事,是由乌克兰特工部门策划的。
但直到现在,乌方既没承认,也没否认,而是保持沉默。
可能2,美西方势力暗中策划,旨在进一步挑起俄乌两国的对抗与对立,从而延长俄乌冲突,并从混乱中谋取利益。
毕竟,外界都心知肚明,俄乌冲突最终将在谈判桌上结束,但作为既得利益者的美国却一直不愿看到俄乌和谈,前几天还公开坦露心迹,称反对俄乌和谈。
如今,美国为了进一步延长俄乌冲突,做出“煽风点火”的举动并不让人意外。更何况,类似这种“渗透”、背地里搞小手段的事,美国CIA 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可能3,也不排除是某些“极端组织”所为,目的是进一步搅乱俄内部局势,从而谋取利益,或者向俄罗斯展开报复,毕竟俄罗斯多年来也没少打击“极端组织”。
但不论是哪一种可能,都体现了俄内部安全局势的严峻程度,以及当前俄乌局势的复杂多变。

第2,普京不会善罢甘休。
就在2月底,普京才指示俄安全局与反恐部门“采取果断且迅速、有效”的措施,应对俄内部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与“极端组织”威胁,如今普京的警告刚说完没几天,俄内部便爆发恐袭,这无疑是对普京的一记挑衅。
别忘了,普京对“恐袭”一直是深恶痛绝,当初有“极端组织”在车臣制造混乱,普京便撂下狠话——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而我的事,就是送他们去见上帝,凡是遇到“极端分子”,皆格杀勿论。
如今,俄本土又发生了针对性如此强的“恐袭”,普京势必不会善罢甘休。
第3,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是,俄乌战火似乎隐隐有了向俄本土蔓延的趋势。

在最近一个多月里,俄边境多个州以及莫斯科等地都发生了不少恐袭或不明袭击,不明身份的攻击型无人机突然闯入俄罗斯,距俄首都莫斯科最近的一次,仅有100公里。
如今,又是俄记者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当众炸死,这无疑加大了俄乌冲突的紧张与严峻程度。若按照这一趋势持续发展,局面没准会面临失控风险。
山雨欲来风满楼。接下来,且看普京会如何应对吧。
打击恐怖分子,师出有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