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TechDay2025:多核电池重塑动力边界,技术创新火力全开

芝能汽车助推未来 2025-04-22 03:02:58

芝能科技出品

这一次宁德时代在Tech Day发布会上以“边界·觉醒”为主题,重磅推出三款颠覆性动力电池产品: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大家看得比较含糊,可以说这三款产品极致性能和全场景适配为核心,已经告别原来的电池的思考,骁遥双核电池的发布更是让动力电池正式迈入“多核时代”。

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边界觉醒”其实是指由于材料体系的突破,带来的边界突破。

钠离子电池改变了“唯锂独大”的情况,钠的突破,正是觉醒的关键,这次进一步创新,持续实现材料体系突破,由此带来全新的跨化学体系的应用场景突破。

基于此,才能使在双核电池中应用不同化学体系电池成为可能。钠的突破使双核架构电池得以全场景应用的关键突破,钠的性能边界的突破才是真正的边界觉醒。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12C峰值充电和800公里续航刷新磷酸铁锂电池极限,这个大家是看得懂的,而钠离子电池+骁遥双核电池的模式才是最为核心的突破!

新、市场应用和产业影响三个维度,来重点盘点下宁德时代的这次发布会!

01

宁德时代做了哪些技术创新?

● 钠新电池:破解资源与低温瓶颈

宁德时代第一次讲钠电池的时候,大家是惊讶的,这一次钠新电池是真正作为走量的产品,要作为全球首款车规级规模化量产的钠离子电池,突破了锂资源依赖和低温性能两大行业痛点。

我们知道的钠元素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且开采成本低,规避了锂资源受地缘政治制约的风险。钠新电池通过完整产业链布局,从原材料到回收实现低碳闭环,碳排放较锂电池降低30%-50%,为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当然不管如何,还是产品自身过硬,在-40℃环境下,钠新电池能量保持率达90%,远超传统锂电池(通常50%-70%)。

◎ 正极采用高熵快离子脱嵌技术,优化晶格间距降低离子迁移阻力;

◎ 电解液引入低温专用配方,确保极寒场景下的充放电效率。

钠新电池在电钻穿透、锯断和多轴挤压等极端测试中不起火、不爆炸,得益于稳定的化学体系和自带“防火墙”的材料设计,实现了从被动防御到本质安全的跨越。

◎ 峰值5C充电,15分钟补能80%;

◎ 循环寿命超10000次,电芯能量密度175 Wh/kg,支持纯电续航超500公里、混动续航超200公里,满足日常通勤和近郊出行需求。

可以说这一次钠新电池是没有短板的,量产应用分为高压动力电池(乘用车)和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

用简单的话来说,这才是王炸!钠的突破是彻底的科学边界的突破,在多化学体系的横向突破。钠电池在双核中的重要一核。

钠的突破是双核架构电池得以全场景应用的关键突破,钠的性能边界的突破才是真正的边界觉醒。“多核”能够诞生的重要条件,就是有钠新电池。

在双核甚至多核的模式下,钠电和锂电池能够形成优势互补(以后能50%对50%),甚至将加速推进固态电池等产品快速市场应用。

真正打破传统单一化学体系的技术限制,打开汽车企业定义产品的空间,让户在不同价位段都能获得综合性能最强的“六边形战士”电池产品。

一句话总结,钠新电池,是在基础材料体系的边界突破,首次将钠电池推向大规模量产,彻底解决用户在低温、高寒、安全方面的痛点及要求,更打破了资源的边界,采访的时候,宁德时代判断以后钠新电池能和锂电池分庭抗礼,占50%!

● 骁遥双核电池:多核架构开启全场景时代

在骁遥电池发布的时候,就有双核电池的概念,这次更加细化了。以“双核架构”打破单一化学体系的性能瓶颈,成为动力电池的“六边形战士”。

在这里有很多有趣的设计,通过主能量区(日常通勤)和增程能量区(长途出行)的智能协同,结合电电增程技术,根据驾驶场景动态调整能量分配,满足多元化需求。副能量区采用无负极电池,取消传统石墨负极,锂离子直接沉积于集流体,体积能量密度提升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0%。

通过纳米级界面工程,沉积粒径提升10倍,传导速度提升100倍,避免枝晶生长,确保安全和高比能。

在设计中采用了五大双区安全设计(高压、低压、结构、热管理、热失控隔离),实现智驾系统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BMS支持毫秒级动力切换(30毫秒内完成),将无动力距离缩短至1米以内,远超传统数秒切换的50米风险距离。

这套方案,提供钠+无负极、磷酸铁锂+无负极、三元+无负极、高低压双核四种方案,覆盖以下场景:

◎ 钠+无负极:-40℃续航700公里,适合北方极寒场景。

◎ 磷酸铁锂+无负极:日常通勤500公里+长途1000公里,兼顾经济性和续航。

◎ 三元+无负极:续航1000(正常设计)-1500公里(最为极限),满足越野和运动需求。

◎ 高低压双核:低压电池支持10公里应急续航,-40℃正常启动,寿命超10000次。

我们重点展开这个最有趣的设计,也就是第四种,在高压电池功能异常的情况下,低压电池也可通过双向DC-DC,反向驱动整车,使整车动力、安全性得到保证,且支持至少10公里的续航里程,高速遇到突发情况,也能找到足够安全的区域停车。

这是完整版本的骁遥双核电池,是基于宁德时代AB电池技术的积累(350+专利,40+万套出货),通过化学体系、能量管理和安全冗余的协同创新,实现了从“补短板”到“找长板”的转型,为全场景用车提供了终极解决方案。同志们,这不是开玩笑,这确实是和新电池的结合使用达到了极致。

一句话总结:骁遥双核电池,基于化学体系的全面覆盖和技术创新,“长板协同”深度融合的产品,突破了过去单一化学体系的局限,真正打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让用户在不同价位段都能获得综合性能最强的“六边形战士”电池产品。

● 突破极限的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12C超充与800公里续航

在1MW和10C的挑战来了以后,宁德时代也回应了,卷技术和快充对宁德时代来说就是掏出来就行。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全球首款峰值12C、800公里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身份,刷新了超充与续航兼得的技术上限,同时覆盖快充和续航能力者来那个汇总特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款电池的参数我们来盘点下:12C峰值充电功率1.3兆瓦,30秒补能75公里,5分钟充520公里,10分钟充满。

从设计角度来看

◎ 电芯采用秒充超晶石墨和纳米级传导颗粒,锂离子嵌入速度提升50%;

◎ 电解液引入纳米级液相高速传输技术和自修复添加剂,构建高效SEI膜;

◎ 隔膜设计高孔隙“超级闸机”,锂离子通过量提升30%。

大家担心的低温环境,在-10℃环境下,10%-80% SOC仅需15分钟,较行业最高水平缩短35%,能做出来主要是因为均衡电子流技术和阴极纳米包覆超导技术,降低内阻和产热。

电芯体积能量密度415-425 Wh/L,配合第三代无模组技术(CTP 3.0)和超高集成高压盒,电池包空间利用率达75%,实现800公里续航,解决长途出行焦虑。

备注:这里电芯技术和Pack技术需要同时发力!

由于现在运动型车辆都来上来,对于低SOC下输出功率是要求的,这里的指标是830 kW(等效1100匹马力),低温低电量场景下仍保持充沛动力,满足极致驾驶需求。

基于1800万辆车、3000亿公里工况数据的多维度估算模型,SOC精度达3%,覆盖98%使用场景,实现“随心用电”。

一句话总结:从王炸的角度来看,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产品的性能突破,要做磷酸铁锂最快的快充速度,实现极致性能。

02

市场应用与产业影响:

重塑新能源生态

宁德时代的三款新品,其实是一套组合拳,覆盖城市到山野全场景解决方案。宁德时代开始跳出一个供应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方案,整车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方案。

● 对于城市通勤而言,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以5分钟充520公里的速度解决了充电时间焦虑;而骁遥双核采用磷酸铁锂+无负极方案,能在8分钟内快充400公里,满足高效通勤需求。

面对北方低温环境,钠新电池和骁遥双核的钠+无负极方案在-40℃下仍能保持90%的能量,有效解决了冬季续航缩水和启动困难的问题。

● 至于长途出行,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的800公里续航和骁遥双核的1000-1500公里续航消除了长途驾驶的焦虑,同时高低压双核方案还提供了应急续航,增强了行驶安全性。

● 在越野与运动方面,骁遥双核的三元+无负极方案提供峰值功率高达900 kW,并在低SOC状态下也能维持600 kW,满足了极致驾驶的需求。

● 从充电和换电的角度来看,钠新动力电池预计于2025年12月首发于巧克力换电车型中,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已适配多款车型,并与车企、运营商等合作构建了换电网络,提升了补能效率。

这些新品凭借高性能、低成本以及全场景适配的特点,不仅满足了汽车制造商的差异化需求,也助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小结

这次宁德时代以技术日的形式,也是展现了自己的能力边界,现在不仅仅是一个电池企业,而是围绕整个出行来打造一整套解决方案,思路完全不一样了。

1 阅读:63

芝能汽车助推未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