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72小时,能撑起啥?欧盟委员会最近整了个“应急准备欧盟战略”,又是储备物资,又是制定标准,又是搞培训,忙活得跟要过年似的。目标是啥?让老百姓和企业在紧急情况下能撑个72小时。冯德莱恩大姐还说了,新形势需要新水平,得给大伙儿预备点家伙事儿,防患于未然。听着是挺像那么回事,但仔细一品,总觉得哪儿不对劲。
72小时,三天,能干啥?够看个长点的电视剧,够打几圈麻将,够睡个好觉。但要是真摊上个啥地缘政治危机,三天能解决问题?怕是连个响儿都听不见。冯大姐说的“新形势”,咱也不用猜,明摆着就是俄乌冲突那摊子事儿。这场仗打到现在,欧洲安全格局算是彻底洗牌了。欧盟一头扎进去,现在发现骑虎难下,美国这个老大哥又开始当甩手掌柜,欧洲心里那个慌啊,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所以,“应急准备战略”就成了救命稻草。万一真跟俄罗斯干起来了,好歹能扛个三天,不至于立马歇菜。但这逻辑,是不是有点太天真了?现代战争,打的是后勤,拼的是资源,三天够干啥?怕是连条像样的防线都构筑不起来。更要命的是,中东那边也不消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掐起来了,叙利亚还是老样子,伊核协议也悬在半空。这乱七八糟一锅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难民潮。土耳其这个“挡箭牌”现在自己都顾不上自己了,难民要是涌进欧洲,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到时候,别说72小时,720小时都未必够用。欧盟现在这状态,就像那走夜路吹口哨的,给自己壮胆。过去三年,一心扑在乌克兰身上,现在发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美国变了,乌克兰也悬了,俄罗斯倒是越来越硬气了。这哪儿跟哪儿啊?
说白了,欧盟现在就是迷茫,不知道该咋办。这“应急准备战略”,与其说是战略,不如说是安慰剂。真要到了那一步,估计也就是开会、吵架、继续迷茫,然后眼睁睁看着“新形势”变成“旧现实”。咱老祖宗有句话,叫“远水解不了近渴”。欧盟现在的问题,不是缺个72小时的储备,而是缺个长远的规划,缺个独立自主的底气。老指望别人,终究不是个事儿。与其囤积物资,不如想想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跟邻居好好相处。整天想着怎么“应急”,到头来只能“应付”。三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够不够欧盟回过神来,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