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线城市跑到山区偏远小镇开诊所,两个青年医生的创业经

老夏的笔记本 2024-11-08 14:51:02

两个青年医生看似不明智的选择背后却有着充分的考量,营业不到一个月日门诊量过百,不到三个月实现盈利印证了他们的逻辑。当下及未来民营基层医疗生存土壤首先是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地方填补空白,民营机构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市场,偏远地地方并不一定穷困,并不是没有健康需求,而是潜力巨大。

来源:诊锁界

作者:太微

当大家都在关注一线、二线城市的产业机会,人才都向城市聚集时,两个在一线城市创业多年的青年医生却玩起了反向“创业”,他们选择从深圳跑到这个广西与云南交界的偏远小镇开诊所,本身抱着给偏远地区的群众带去更好医术的公益初心,但开办诊所一年多下来,小镇却给到了他们诸多意外之喜,看似不大的小镇却拥有着潜在的巨大健康需求,他们果断选择把开在城市的门店进行转让,两个年轻医生在小镇从零开始,一个月不到日门诊量过百,不到一年,从两个人的夫妻店到拥有8个员工的综合门诊,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医疗的核心价值,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初心:都在卷城市,小镇的老人们怎么办?

不是年轻人的一时兴起,而是“创业老炮”深思熟虑后的选择。到乡镇开诊所在大多数人看来都不是一个好的创业地点,但选择在这里开诊所的两个青年医生并非一时兴起。时年40岁的黄世祥和37岁的吴曦有着十余年的医疗行业从业经历,他们从体制内的公立医疗机构辞职创业也已将近10年,先后在天津、深圳等地开办诊所,2019年他们和朋友一起把诊所开到了深圳,时间来到2023年8月,当黄世祥和吴曦把决定回到山区小镇开诊所这个想法告诉身边的朋友时,所有人都觉得他们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但黄世祥和吴曦却坚定的和大家分享着对“小镇”医疗市场的观察和思考。

想要尽力改善家乡偏远地区群众的缺少优质医疗资源的局面。黄世祥和吴曦作为出生于偏远山区的人,太了解当地偏远地区缺少优质医疗资源的困境了。现在人才总体还是向城市集聚的,古障镇因为地处偏远,年轻医生都不愿意来,已经来有能力的医生又因为资源相对贫乏留不住。当地医生整体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不高,知识结构也偏老旧。当地医疗人员可以说十分的缺乏。回想起初心,吴曦告诉笔者:我和您说真话你别不信呀,我是医务从业者,个个医疗人才都往大城市跑,那么,偏远地区老百姓怎么办?主要是,我疫情的时候,一直读毛选,读教导员的书,有特别深刻的领悟。

偏远地区,并不代表他们穷困,但偏远地区确实缺乏优质的医生资源。现在中国过去几十年增长快速,基层人民的生活面貌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收入大幅度增长,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只是地理位置偏远,并不是说他们就生活条件很差,他们生活水平,甚至和三四线城市一样的水平。古障镇虽地处山区,但他们发现当地资源丰富,到处山地,老百姓勤劳,朴素,到处都是果园、茶叶园。当地群众生活相对富足,因地处偏远,以他们的话说,有钱都没地方花。同时他们也越来越注重健康,愿意在健康上花费。

潜在的健康需求很大。小镇常住人口近3万。因为地处偏远,而且缺乏教育资源,所以当地的年轻人大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和到城市生活,留在当地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而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又比较大,而且很多是慢性病人群,行动不便,一般选择在当地就诊。所以这个偏远小镇的医疗市场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所以当地人更愿意选择在本地就医。古障镇,作为百色市西林县最偏远乡镇之一,从这里驾车到百色市需要5个小时的车程,到最近的西林县也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而往返一趟城市的车费都要100多,如果家人陪同更是一笔花费,所以当地人更愿意在当地就诊。

从医者,有善心以外,也要赚钱,养家糊口。正因为这个偏远小镇医疗和教育缺乏,潜在健康需求较大,而又没人愿意来这地方,且房租、人工等成本较低,所以他们选择在这个地方深耕,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

抓住医疗的核心,为患者提供价值

吴曦以前总以为开店就得面积大,这样才能大气。但他们在镇上发现这都是他们自己以为的,基层只要,小,全,精,爱。不要你多高大上,只要你实在的技术,亲民、接地气。

谈到刚开诊怎么做营销获客的时候,吴曦回忆了开业的情景。那是一个当地的“圩日”就是赶集的日子,他们诊所甚至都没有做多么高大尚的招牌,也没有做过多的营销,就只提前了打了一周的横幅,给路过的人倒茶。

不看名头看疗效,医疗的核心就是疗效,就是给患者看好病。他们在镇上久了发现,他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团队技术优秀,服务做到极致,凭借着这一优势。在小镇上的群众眼里,他们看病不看名头,只看疗效,他们不像城市里看病看名气,看职称。镇上的群众不管你多大的医生,多大的名气,看不好病,没有用。只要能给我看好病,我就是你忠实的患者,下次看病还找你,家里生病了也找你。他们年仅22岁的理疗师因为技术给力,已经收获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与患者做朋友,做“亲人”。镇上的患者在看病过程中更希望你能和他们做兄弟,做朋友。只要你真心地尊重他们,把他当朋友,当兄弟,珍惜他的人,患者就特别相信你。除了关注来看病的人,他们还特别关注患者的家人,在问诊的过程中关心他家里父母、爱人、孩子的健康状况,给他和他的家人一些医学建议,给予医学健康宣教,同时,请他有潜在风险的家人有时间来诊所免费看诊,团队下班后不仅一起分析研究来看诊的患者病情和他家人的病情,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服务。通过与患者做兄弟、做朋友,真心地关心,真诚的健康宣教,他们收获满满。很多患者主动介绍身边人来诊所看诊,有些来看诊的患者不是他们专长的疾病,但这些来了的“患者”都愿意往这儿介绍病人。因为他们把关心病人做到了极致,他们在开业不到一个月,日门诊量已经过百,超过过去他们在南宁开的一家诊所经营一年后的日门诊量。

这家开在镇上的诊所,没有做过多的营销,也没有考虑流量、引流、私域这些高大上的获客方法,他们就是用过硬的医疗品质和极致的服务关心,在小镇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遇到瓶颈,偏远乡镇更需要新技术新理念

外出学习后在中秋节前为会员送上福利

机会总是给到愿意主动觉醒的人。当自己的日门诊量过百的时候,他们反而有点害怕。因为他们担心这么多病人自己能不能承载住,能不能管理好,以他们目前两三个人的医疗配置,人员管理、技术系统也还不成熟。他们踩了很多坑。

夫妻店更需要学习和精细化的管理。随着诊所的发展,他们更深刻的认识到,夫妻店更要比合伙制的管理要上一层楼。两个人时间久了总是把家庭生活问题带到工作中来。对门店和员工管理都影响特别严重,严重到有时候需要关门停业几天,把问题解决了,才开门的情况。他们发现夫妻店的弊比利大得多。要解除这些问题,夫妻得重新审视对方,重新认识对方,从头开始,从一个萌芽阶段开始来审视对方。这个需要一个很高的境界,把20多年的夫妻相处的模式完完全全翻盘。另外两个人经营还有着不规划,没有市场、品牌价值的意识。因为医政政策不熟悉,这也让两人挨罚了很多钱。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为踩了很多坑,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两个创始人开始主动地学习技术,学习管理。刚开始他们在网上学习,关注诊锁界等公众号看文章,看视频,在里面学习管理,学习老师们的经验。同时他们也积极参加线下学习活动,包括参加诊锁界组织的段文娟老师的中医运营线下课程等;平时他们还在诊锁界会员群里与同行们共同交流经营过程中的经验与感悟。对于学到的经验、方法和技术,他们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结合他们自己的诊所,去优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来完善提升自己诊所的管理和技术。

管理他们一边学一边摸索,至少外出学习后,两个人现开始分工明确,吴曦主抓管理运营,黄世祥主管技术。8个人的团队开始渐渐步入正轨,即使对于诊所的保洁员他们也严格培训让其学习基本知识,进而更好的服务患者,服务周围的人。他们也拥有了品牌意识和市场规划意识,第二家店正在规划当中。未来他们希望在别人“看不见的市场”开起自己的第二家店,更好的服务“缺少医生”地区的老百姓。但他们也认识到,需要不断的学习来引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技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成就自己。

强基层是当下和未来的主旋律,最基础的就是需要人才扎根基层。两个青年医生反向创业,从一线城市回到大家都看不见的“乡镇”市场创业,一方面满足了偏远地区老百姓的医疗需求,符合主流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从给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的价值。10月份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深化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到,要引导社会资本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投资举办医疗机构。也许这些医疗薄弱的地方隐藏着大家看不到的价值,同时也亟待更多人反向创业,到这些地区生根开花,找到自己的价值。

诊锁界认为,过去几十年医疗对大多医疗机构最大的发展利好因素就是时代的红利,而民营医院和基层诊所也在填补医疗空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旧时代的船票上不了新世纪的客轮,潮水退去,当下及未来民营基层医疗生存土壤首先是在医疗资源薄弱的地方填补空白,民营机构要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市场,偏远地地方并不一定穷困,并不是没有健康需求,而是潜力巨大;其次是在医疗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做差异化、做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新时期的诊所,更多要在帮国家解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方向上做突破。只有符合主流价值,你的价值特别是你的商业价值才能“永久远”。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