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诊所如何向中医、慢病转型迭代发展?

老夏的笔记本 2024-11-08 14:50:36

西医向中医怎么转型?西医诊所如何向慢性病管理领域迈进?

来源:诊锁界

作者口述:赵连伟

编辑:北玄

封面来源:pixabay

随着政策的引导、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患者需求的多样化,许多基层诊所开始寻求发展方向的转变。关于西医向中医怎么转型、西医诊所如何向慢性病管理领域迈进等话题,业界已讨论良久。但实践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缺乏中医知识、忽略慢病管理、风险防控不足、类诊所机构的增多等问题对西医诊所的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深入探讨县域医疗的基本现状、西医向中医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慢病管理的误区、转型探索的实践以及现代新中医模式的未来展望,助力诊所人找到转型与探索的方向。

县域医疗的基本现状

1、诊所数量增加

《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全国诊所数量为318938家,中医诊所有86317家。相比2022年,全国新增诊所3.6万家,新增中医诊所1万多家。

增长快速的主要原因是,《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开诊所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只要诊所满足基本的条件和要求,比如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和有关资格证书及执业证书复印件,面积达到规定的标准,就可以获得开办许可。这也吸引了许多持有医疗相关证书但没有直接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去开设诊所,导致诊所的数量迅速增加。

2、诊所经济收入减少

现在有一个现象:诊所数量增加了,收入却越来越少,尤其是一些连锁化、规模化的诊所。一方面,随着药品价格的透明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患者可以在网上、药店等各个平台比价,不再愿意为高价药品买单。诊所出售的药品价格逐渐趋于平价,过去通过药品差价挣钱的路已经走不通了。比如,一盒药以前卖20元,能赚10—15元,现在贵1毛钱,患者都不会买单。

另一方面,诊所往往无法提供与医院相同的报销比例和服务范围,这使得患者可能会倾向于去医院看病买药,进一步降低了诊所的经济收入。还有部分地区对诊所的收费政策存在限制,如不允许收取诊金等,减少了诊所的收入来源,加剧了诊所的经济压力。

3、医疗风险防控不足

近年来,疼痛治疗领域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从业者加入。然而,一些从业者仅学习了几天课程,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就急于给病人提供治疗,治疗风险性增大。比如,消毒不彻底容易感染、扎针位置不准确可能出现医疗事故等。

患者对医疗知识的了解日益增加,就医前往往会通过搜索引擎等途径了解疾病信息和治疗方法。如果医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在与患者沟通时可能会显得不够专业,降低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4、老百姓对疾病认识的提高

新冠疫情后,老百姓越来越关注健康,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逐渐提高,开始积极寻求线上医疗资源,比如利用网络就医、在线学习等方式便捷地获取医疗知识和服务。甚至许多患者甚至自行购买学习软件,掌握一些简易的医疗技术。

5、类诊所机构的增多

各类诊所机构如理疗馆、育婴馆、小儿推拿、艾灸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过去,我们可能过于自信地认为自己是专业的诊所,而其他机构则不够专业。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许多病人在理疗馆等机构中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甚至康复速度可能比诊所还要快,使得越来越多的病人流向了类似医疗机构的其他地方。

6、医疗政策的风向标

当前国家政策明确指向加强基层医疗的发展。作为一个基层诊所人,我深切感受到病人流向了乡镇卫生院、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的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如治疗感冒等常见疾病,费用往往只有几块钱,且吊水、拿药等均可享受医保报销。

“西”转“中”的痛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基层诊所意识到需要改变自身的发展方向。其中,“西转中”成为了一个流行的选择,但在这个过程中诊所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1、 中医新技术遍地开花

基层医生对新技术的认知不深,只是看到介绍说某个技术特别好,就报名参加速成班或购买相关药物和设备进行学习,但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忽略了中医的深厚底蕴和基本原理。例如,有的速成班声称3天就能学会针灸,7天就能学会认针和号脉,这显然是对中医瑰宝的轻视和藐视。因此,基层医生在面对这些新技术时,应保持审慎和理性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学习。

2、中医从基础学起过程漫长

学习一门好技术的并非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如果西转中,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十年功夫很难真正掌握中医的精髓,更难以独立进行诊疗。作为基层医生和诊所经营者,我们每天需要接诊大量的病人,同时还要管理诊所的日常运营,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更不用说进行临床实践了。

慢病管理的误区

当前老龄化日益严重,大家都想把慢病做好的方向是正确的。实际上,慢病管理的核心在于管理,而非简单地依赖药物或疗法。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的真正问题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对疾病的管理。管理糖尿病需要与病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全面了解发病原因、发病过程以及可能的预后情况,使其理解并接受治疗方案。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其血红蛋白不是特别高,可以通过纠正糖代谢、改善胰岛功能的方式慢慢进行管理。

那么,如何进行慢病管理呢?关键在于建立一套流程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这包括安排专人每天监测病人的餐前、餐后两小时以及睡前的血糖水平,监控病人的运动量以及一日三餐的饮食,帮助病人逐步改善生活习惯,进而使糖代谢逐渐恢复正常,让胰岛功能慢慢恢复。

为什么管理如此重要呢?因为慢病管理往往要求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许多改变,比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这些改变对于病人来说并不容易。

“西”转“中”的探索之路

如今,我名下已有11家诊所、3个医院(其中1个已正式运营),这些成就都是在成功实现西转中之后取得的。起初我是做西医的,每天门诊量打吊瓶数量高达600+,后面逐渐意识到过度医疗的风险性和不安全性,开始思考并探索转型中医。

1、新中医模式专科化

新中医模式的专科化正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简单来说,专科化就是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病症进行深入研究和治疗。例如,一个医生可以专注于膝关节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或者专注于腺样体肥大、甲状腺结节、肺结节等特定病症。

与全方位学习中医相比,专科化学习的知识面比较少,降低了学习难度,缩短了学习时间。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医生或诊所可以建立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甚至成为本地区该领域的专家。

2、 慢病的科学化管理

慢病的科学化管理需要完善的规范化流程作为支撑。通过科学的管理流程和细致的关怀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

3、诊所的规范化管理

我经营的十几家诊所,至今均保持着良好的运营状态,得益于我采取的智能化管理策略。要想诊所运营适当,一定要标准化、流程化和规范化。

4、天人地三才合一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要想经营好诊所,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技术,还要主动出击进行有效的宣传与推广,比如,利用天网(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和地网(社区活动、健康讲座等),将诊所的信息和服务传播出去,吸引更多的病人前来就诊。不过,前提是我们能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和服务,让他们获得实质性的收获。

现代新中医模式引领未来

现代新中医一定是未来诊所发展的方向,前提是一定要以医生的良知作为发展的基础。作为医生,治病救人、惠及百姓是我们的初心。新中医的发展必须深深根植于良知之中,确保技术与服务始终紧密围绕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各自的优势。我们应该摒弃“非此即彼”的片面观念,秉持“中西合璧、取长补短”的理念,将两者有机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