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北京一儿童康复机构负责人突然失联,100多名患儿康复治疗中断,约300多万康复费用“打水漂”!
据媒体报道,11月29日,北京一康复机构以内部装修为由,通知家长停课一天,然而到了12月2日,当家长们带着孩子前来上课时,却发现机构大门紧闭,负责人失联,老师们也表示对机构的变故毫不知情。
图片来源:大象新闻微博截图
据悉,该机构名为馨馨雨露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要为孤独症、脑瘫儿童提供康复治疗服务,其服务对象来自全国各地,费用约8000元一个月,一般要求家长预交3到4个月的费用作为一个疗程。
据报道现在正在这家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孤独症、脑瘫儿童大概有100多名。在事情发生前一段时间,这家康复机构的财务人员以名额有限为由,更是频频催促家长们提前预交下一个康复疗程的费用。据估算,家长们预交的费用总计约有300多万元。
十几名员工被拖欠工资300万左右!
除了家长们的损失,机构内部员工也面临着困境。据报道,一位曾在该康复机构任职的员工向记者透露,负责人不仅卷走了孩子们的治疗费用,还拖欠员工工资近两年。她本人被拖欠的工资就高达27万左右,而十几名同事的欠薪加起来,大概也在300万左右。
官方回应多方努力让孩子们尽快恢复治疗!
12月5日下午,通州区相关部门组织孩子家长到该区另外两家康复机构实地参观,并给家长们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如果愿意让孩子转入这两家康复机构,继续进行康复治疗,家长们在“馨馨雨露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预交的康复费用可用于等额减免新康复机构应交的康复费用,当地残联再给予这两家康复机构相应的补贴。
虽然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之下,患儿的治疗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是机构员工的工资问题却迟迟没有进展。
身心俱疲儿童康复治疗师不好干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对成康和儿康的选择进行过讨论。“身心俱疲”是大多数儿童康复治疗师的真实写照。大多数治疗师表示,儿童康复的对象是特殊儿童,他们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依存性都较差。同时,患儿家长通常长期焦虑,精神紧绷,非常关注孩子的训练情况和康复进展,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产生医患矛盾,被患者家长投诉,所以常常会背负巨大的精神压力。这是儿童康复方向被劝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儿童康复治疗师人才短缺,工作强度常常超负荷。以孤独症儿童康复为例,《2021年度儿童发展障碍康复行业蓝皮书》指出我国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的教师有10万人,其中能提供高质量服务即持有国际认证干预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目前国内仅有1000人左右,平均一个专业教师需要服务2500个孩子。这样失衡的师生比例,给从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负担和压力。
康复机构鱼龙混杂
复治疗师薪资水平参差不齐
儿童康复治疗师这活儿可不好干。
一方面,服务的孩子特殊,不好理解、沟通,依存性也差,家长还经常焦虑,容易起医患矛盾,治疗师精神压力非常大。
另一方面,人才少,工作强度大。
就说孤独症儿童康复吧,我们国家干这活儿的老师有十万,可有国际认证干预资格证书的专业人员才一千来个,平均一个专业老师得服务两千五百个孩子。
虽然工作状态身心俱疲,但是并不意味着儿童康复治疗师会收到相应的高回报。
2021年 6月至 2022年 2月,一项针对江苏省内多家儿童康复医院和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儿童康复工作 5~10 年的治疗师占比最多(30.30%);平均月收入 3000~5000 元(32.73%)和 5000~8000 元(38.18%)居多;工作强度为平均每天接诊6~10例患者(45.45%),每天的工作时长为5~8 h (84.85%)的群体居多。
但这可能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调查结果。
据中国市场监管报发表的《自闭症康复市场有多乱?》一文中反映,因为公办机构匮乏,目前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90%以上为民办机构,近50%的机构由自闭症儿童家长创办。这些机构大部分注册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社会组织,因为缺乏政府层面的统一规范,造成了乱象丛生的局面。
儿童康复治疗师工资有高有低,普遍不高。公办机构少,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九成以上是民办的,差不多一半是自闭症孩子家长开的。
康复机构的鱼龙混杂,不仅损害了患儿的康复治疗,也直接影响在这些机构从业的康复治疗师的权益。儿童康复治疗师工资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
此次跑路事件真实暴露出特殊儿童康复机构监管方面的不足,但是在巨大的讨论和关注度下,儿童康复从业者的权益也应该引起重视。对此你怎么看呢?
来源 | 掌上医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