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道自古为人并重,文圣人孔子所学其实不唯“文学”,“六艺”之“射”艺即为武学,而他的弟子子路更以武力闻名。就像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样,文武之道从开始的混沌未判状态到后来逐渐分离,才形成了“文选”“武选”“文举”“武举”等对应概念。
武举又称武科,是中国古代专为选拔武职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武举”的形成,有着漫长的历程。远古时代,“文武”处在萌芽时期,“文”的方面,汉字正在成长,“武”的方面,“武”“舞”难分,自然谈不上科举之说。早期见于典籍的关于武举的资料有齐国用管仲“行轨里连乡之法,而举其有拳勇股肱之力者”,是作武选的初期状况。周代“武举”可见于《礼记.射义》:“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倾大夫。”武举制度始于武周长安二年(702),不久后即停止。宋代武举分比试、解试、省试和殿试四级。元代不设武举。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恢复武举考试。明武举有武乡试、武会试和武殿试三级。清代沿袭明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武举制度。光绪二十七年(1901),宣布废除武举。武举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
一、清武举内场考试内容
1、清初:武经七书
《孙子》《吴子》《尉缭子》《司马法》《六韬》《唐李问对》《三略》
2、康熙时期
《孙子》《吴子》《司马法》+《论语》《孟子》
二、清“武举”试卷
1、光绪乡试卷
2、清代殿试卷胡任舆(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藏)
三、清科举捷报
四、清代武科考试内容
武科考试分为武童试、武乡试、武会试、武殿试四级。
考试内容有骑射、步射、技勇、舞刀、掇石。
五、武举出身的民族英雄
1、戚继光(1528-1588)是中国抗击外国侵略者入侵的第一位将军。他出身在六代武门世家,22岁考中武举人。明嘉靖年间,山东沿海频繁遭倭寇抢掠,年仅25岁的戚继光受张居正推荐被派往台州等地抵御倭寇。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
2、郭子仪(697-781)是大唐的中兴之将,史书称他“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他早年武举及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先后经历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六朝。唐玄宗时期爆发安史之乱,郭子仪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平息了战乱。后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3、马全(1732-1774)在乾隆年间两次参加武举,第一次中武探花,第二次中武状元。在他中武状元后,被授“头等侍卫”之职。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川大小金川发生土司叛乱,乾隆派马全为领队大臣,赴川西平叛。据《清史稿》中《马全传》说,马全领兵在冰雪中鏖战一天,打败叛兵。但在日暮收兵时中了埋伏,苦战不得脱,最后战死在战场上。马全官居一品,在平叛中身先士卒,战死疆场,对朝廷尽忠尽节,有着保卫国家民族统一的功劳。
4、尹凤(1523-1598)在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丙午科武举乡试第一名,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武举会试第一人。因当时无武举殿试,所以会试第一名即为武状元。这样,尹凤便可称为武举“三元及第”(武解元、武会元、武状元)。明朝中后期由于朝贡贸易的衰落和私人贸易的兴起,出现了很多“海寇”,尹凤在福建率军与倭寇血战数十次,每战他都身先士卒,冒着纷飞的箭矢冲锋向前。尹凤统兵有方,在抗倭战争中屡次取得功绩。
5、邹经(1742~1804)在乾隆三十年,举乡试,名登武科虎榜。嘉庆五年,海寇四窜骚扰台湾,上闻邹经治军有方,守土有绩,提升为台湾平安营水师协镇,出守台湾。邹经来到安平,不顾年近花甲,夙夜匪懈,积极筹备防务。他身先士卒,率军民浴血抗击,重创海寇,保护了台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福建抚军(巡抚)余文仪赠给邹经“人中龙虎”巨匾,以示旌奖。邹经一生只“知有国,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吾身之泰否”。自任台湾安平水师协镇之后,“一切海盗平靖”,其功绩当载之史册,以励后人。
6、张三甲(1876-1898)出身于练武世家,从小精通武艺。张三甲参加了最后一次武举考试,算是坐上最后一班车一战成名了。最精彩的事情就发生在他参加殿试的时候,他的武艺绝招令光绪帝大吃一惊并且龙颜大悦。张三甲手持180斤大刀,却神定自如。大刀在张三甲的手中,就如纸片般的重量。他的招式带着一股狠厉,令人隔远也能感觉到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