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的风向越来越像这天气,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风要往哪刮。
之前豆粕还雄赳赳、气昂昂地大涨,但转眼利多消化殆尽,利空密集轰炸,豆粕就被砸懵了。
市场就是这样,任何事都不能持久,比如说之前中国对美豆反制,以及对加拿大菜粕加征关税等,给豆粕带来了一定支撑,但这种支撑很快就被消化了。
原因是当前美豆销售窗口接近尾声,而接下来将是南美大豆的主场,所以美豆即便被加征关税,对市场实质性的影响也不大。
另一方面呢,菜粕虽然大涨,但是豆粕上涨以后,与菜粕的价差一下拉开了1000元/吨以上,所以即便菜粕大涨,这个价差也依然很大。
所以对豆粕的支撑也就下降了。
而当这两个消息被市场消化以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利空的密集轰炸。
那么,豆粕到底有哪些利空呢?

第一个,巴西大豆丰产,且即将到港。
之前市场一直看涨豆粕,主要原因是巴西大豆收获延迟,明显慢于同期,所以也就使得巴西大豆到港时间顺延,加剧了国内豆粕供应偏紧的时间。
但是随着天气好转,人家这个收获进度赶上来了,再加上巴西大豆丰产确认,这意味着,如果顺利,那么最快到3月底,巴西大豆就能到港了。
而且根据市场估计,虽然3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不足600万吨,但是到4月份很可能会在1000万吨以上,随着供应激增,也就缓解了国内油厂的缺豆问题。
第二个利空则是生猪养殖行情低迷,饲料需求一般,饲料中豆粕占比下降。
这也可以说是硬伤,毕竟需求不旺就直接影响到走货的速度,更何况现在豆粕走货速度已经就慢下来了。
为什么慢下来了呢?
因为大家都在等着到4月份巴西大豆来了以后,豆粕价格雪崩呢,所以现在拿货根本也不积极了。

这就导致现在国内油厂出现一种怪现象,即一边是大豆库存偏紧缺豆,但另一边呢,却是豆粕库存在增长。
第三个利空是前期豆粕大涨,贸易商惜售,但现在豆粕期现都在回落,于是部分贸易主体也急于让利出售,以便回笼资金。
这就便得豆粕供应进一步增加,加剧了豆粕下行压力。
于是,现货不断回调。
从价格对比可以看出,12日时全国43%豆粕均价还在3517元/吨,而仅仅过了3天,到15日时就已经跌到3481元/吨。
并且,还在继续下探。
那么,就回到题目的问题,豆粕还有希望吗?
尽管我们看可以看到,豆粕还在努力试探上涨,但是上行压力也是非常大的。除非有实质性利好,否则单凭情绪很难再拉涨豆粕。
而实质性利好可以关注以下几件事:

一是巴西大豆到港节奏。
巴西大豆到港数量基本没什么疑虑,唯一有影响的就是到港的节奏。
二是油厂停机情况。
3月油厂开机率依然较高,这也是豆粕承压的一个因素,接下来油厂停机检修时间也将会成为影响豆粕走货的一个因素。
三是通关节奏。
虽然豆粕行情下行,但目前来看,在3200元/吨的位置有一定支撑,3000元/吨是一个大底。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