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解放军由演转战,赖清德将死守台北?

一线车市 2025-04-25 14:50:27
台军演习

2024年6月,台军年度例行的"整体防空作战计划演练"就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拉开了序幕。

这场演习恰逢赖清德就职满月之际,台军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据现场记者观察,参与此次演练的阵容堪称豪华:台军引以为傲的IDF经国号战机编队率先升空,紧随其后的是从法国引进的幻象2000战机群,美制F16V战斗机则在关键战位上守候。

不仅如此,为了凸显此次演练的规模,台军还出动了C130运输机和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等重型装备,俨然是一场军事实力的全面展示。

演习现场,各型战机开始展示其特定任务能力。只见IDF战机以超低空掠过台北市区,展示其优异的机动性能;幻象2000则在高空盘旋,负责制空任务;F16V则模拟对地突击。地面指挥中心内,调度人员紧张地注视着雷达屏幕,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这场声势浩大的演习仅仅持续了两个小时就匆匆落幕。当最后一架战机降落在松山机场时,时间刚好指向早上七点。军方随后召开简短的新闻发布会,宣称此次演练"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但记者们注意到,相比往年动辄持续大半天的演习,这次的时长显得格外短暂。

回顾这场演习,虽然台军出动了几乎所有拿得出手的空中力量,但整个过程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

军机环伺

就在台军演习仓促收场的同时,一场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正在台海周边悄然展开。当地时间6月20日清晨6时40分,解放军的军机、军舰开始陆续出现在台海周边空域和海域。这一行动持续近24小时,直到次日清晨6时才最终结束。

东海、南海、台海三面水域,解放军共出动36架次军机和7艘次军舰,形成了对台湾岛的包围之势。这些军机和军舰不是简单地在远海游弋,而是按照精心设计的航线,以战斗巡航的姿态,展示了解放军的实战能力。军事观察家们注意到,这些军机的飞行轨迹与以往例行巡航有所不同,呈现出更强的战术性和针对性。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台军方面显得异常低调。直到演练结束的第二天,台防务部门才公布了详细情况。这种反常的信息发布方式引起了岛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台军此举可能是出于"面子"考虑,因为解放军此次行动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远超台军自己的演习。

台退役少将栗正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他的担忧。他指出,近期解放军的军事活动呈现出三个明显特点:数量越来越多、频率越来越密集、距离越来越近。这种趋势背后折射出的战略意图值得警惕。作为一名军事专家,他甚至不得不承认,这种态势下"由演转战"的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加。

解放军的这次行动也展示了其精良的装备水平。据军事爱好者观察,参与行动的包括了多型先进战机。这些战机不仅在技术性能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更重要的是展现出了超强的体系作战能力。军舰方面则包括了最新型的驱逐舰,这些舰艇不仅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更能够与空中力量形成协同作战的立体化作战体系。

这次军事行动的时机不仅与台军的演习时间有所重合,更是在赖清德就职满月的敏感时期展开。这种时间节点的选择,显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和军事双重信号。

对此,多位军事专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指出,解放军此次行动展现出的不仅是军事实力,更是战略定力。通过24小时不间断的军事存在,解放军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解放军具备充分的意志和能力维护国家利益。

这场持续近24小时的军事行动,最终在次日清晨画上了句点。然而,它所带来的战略影响,却远未结束。这次行动不仅改变了台海周边的军事态势,更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处境尴尬

在军事专家的眼中,台军面临的困境远比表面看到的要严重得多。这一点在台军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得到了最直接的印证。

他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台军在应对能力上的致命短板:当解放军战机只需不到3分钟就能抵达台湾上空时,台军的应对速度却显得格外迟缓——IDF战机需要5分钟才能紧急起飞,而幻影2000和F16更是需要整整6分钟。

这组时间差意味着,在真实的军事对抗中,当台军战机还在紧急升空的跑道上时,解放军的作战任务可能已经完成了第一轮行动。

而在防务短板被暴露的同时,台军引以为傲的"海龙蛙兵"特种部队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支素有"水鬼"之称的精锐部队,正在经历一次罕见的战略调整。原本驻守在金门、马祖前线的部队,被紧急抽调回,主要任务转为守卫淡水河及台北周边的重要桥梁设施。

这也许意味着若解放军由演转战,赖清德或将死守台北。但事实已经证明,死守台北的最终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事实上,赖清德之流对此也有着清晰认知,所谓“死守”云云不过是骗人的幌子。赖清德真正在筹备的只有“逃跑计划”而已。

2024年7月展开的"汉光40号"演习,其内容设置透露出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现实。这场被台军方面称为"最贴近实战"的演习,其核心内容竟然包含了两个截然相反的课题:一边是精心策划如何运用"云豹"装甲车和"黑鹰"直升机等精良装备护送高层撤离,另一边却在研究如何防止前线士兵临阵脱逃。

台军方面为这次演习投入了大量资源。根据军方内部人士透露,单是为了演练高层撤离路线,就进行了多次实地勘察和路线规划。"云豹"装甲车队的行进路线被反复推演,"黑鹰"直升机的备降点也经过仔细甄选。

演习的另一个重点课题却充满了讽刺意味。台军方面专门设置了应对"战时逃兵"的专项演练,包括如何加强战时管控、如何处置临阵脱逃人员等内容。这种安排无疑暴露出台军高层对基层官兵忠诚度的担忧。

更令人深思的是演习中的双重标准。在演练科目设置上,为首长撤离准备的预案精确到分钟,配备的装备也是精锐尽出;而对于基层部队的战时管理,却更多着眼于惩戒性措施。这种鲜明对比,让许多参与演习筹备的军事人员感到不适。

这种矛盾在演习筹备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据知情人士透露,演习指挥部在制定预案时,将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了首长安全保障环节,而对基层部队的实战训练科目却明显重视不足。"黑鹰"直升机编队甚至专门进行了夜间撤离演练,而普通作战部队的夜战训练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大幅压缩。

对此,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他指出,台军年复一年上演所谓的"汉光演习",但始终改变不了一个基本事实:这些演习更像是一场做给外界看的戏,而非真正的军事准备。从演习内容的设置就能看出,当权者们心中最关心的依然是自身安危,而不是军队的实战能力。

这场"汉光40号"演习,与其说是一次军事演练,不如说是一面照妖镜,清晰地映照出了当局的真实面目。

1 阅读:174

一线车市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