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正在工作的薄一波忽然得知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消息。
当时的薄一波同志已经年近九十,他与邓小平同志的革命情谊也已经六十多年了!
旧事犹在,旧人却故。
薄一波同志沉默了半个多小时,一句话都没说。半晌之后,他叫子女将他扶到办公桌旁,摊开宣纸,饱蘸浓墨,一笔一顿,含泪写下“一古千人,千人一古”八个大字。

薄一波写完之后便抬头看着窗外陷入无尽的沉默......只有脸上的清泪在肆意的流淌。
“一古千人,千人一古”,这是薄一波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但八个大字究竟想要表达什么?众人不解,直到2004年,薄一波同志才终于给出答案......
身陷囹圄,坚定理想薄一波的家境不算好,但是他的父母很重视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将其送入书塾学习。学生时代的他深受新思想和马列主义的影响。
1925年秋,薄一波正式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表现良好,在12月份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他,年仅十七岁。

加入中国共产党,薄一波积极参与党内的各项工作。但是当时的国内环境苍黄翻复,形势严峻、情况复杂,薄一波同志被叛徒出卖,惨遭被捕。
在那段被关押在草岚子监狱长达五年的日子里,薄一波同志积极组织党员矢志不移地同敌人作斗争。
1935年薄一波等同志因为坚决拒绝配合国民党政府安排的“表演节目”——“反省”,被处以死刑。
但由于草岚子监狱还没收到南京那边的指令,就先撤走了,所以薄一波等几位同志也因此逃过一劫。

这一走,草岚子监狱可就无人可守。次年,经过组织的周密就计划,关押在草岚子监狱的所有共产党员终于被救了出来。
自此,薄一波同志的牢狱生涯才宣告结束。
出狱后的薄一波同志被毛泽东同志同志亲自接待,日后更是在会议当中被其大加称赞:
“你们向我们证明了监狱也是可以学习的地方。这说明我们的革命,无论在哪里都能使我们受到教育和锻炼,这在一方面也是我们革命的胜利!”
1937年,薄一波同志赶往山西执行任务,也就是在山西,他遇到了一生的挚友——邓小平同志。

1937年,薄一波奉朱德元帅的命令,率领决死队一纵队来到这里,而邓小平同志则是和刘伯承一同来到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
薄一波早就听闻了邓小平的大名,但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他,所以当他得知邓小平和刘伯承也来到了这里的时候,心情格外激动。
那段时间,薄一波近距离接触了邓小平同志,领略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心中对他也越发敬佩。
1940年,薄一波同志率领决死队一纵队参与彭德怀元帅指挥的“百团大战”。

战争局势剑拔弩张,战场上更是肉薄骨并。在百团大战的第一个阶段当中,薄一波同志所部同日军的精锐部队针锋相对,作战70余次,为百团大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1940年12月15日,历经117天的“百团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战争胜利总结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对薄一波同志所在的决死队给予高度肯定,称:
“这支年轻的队伍,在作战、政治工作、平时训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表现是好的,和其他老部队一样,能够使指导机关放手使用,完成领导给的任务。”
1942年3月,邓小平同志来到了太岳区。他了解到阎锡山的六十一军存在严重的勾结日军,影响抗日团结的情况,破坏抗日统一战线。

当时外有倭寇,阎锡山此举是置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于不顾,于是邓小平同志便请求,发起浮翼战役,阻止阎锡山的错误行径。
党中央予以批准,当时薄一波与陈赓也参与了指挥行动。
由于阎锡山的部队因为缺乏凝聚力、实战经验不足,所以这场战役很快就取得了成效。
这场战役,成功制止了阎锡山部队向日军靠拢的行为。战役过后,阎锡山请求与邓小平同志等人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谅解书,继续保持联合抗日关系,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役,让薄一波同志对邓小平同志更加敬佩。

薄一波同志对此感慨颇深,邓小平同志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果断决策和指挥作战的高瞻远瞩,让薄一波受益匪浅,在这次战役中,薄一波自觉学到了不少。
抗日结束,解放战争“再搭档”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正式宣告结束。抗日战争虽然结束,但是国内形势仍旧复杂,所以党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
薄一波凭借着优秀的工作能力,被任命为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和军区副政委,与身为中央局书记和军区政委的邓小平同志做搭档。
1945年9月,上党战役爆发。彼时毛主席正在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这场战役是否胜利,关乎着我党在谈判中的地位,因此邓小平和刘伯承也格外重视。

在刘、邓二人的指挥下,上党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不仅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最重要的是为重庆谈判争取和平起了积极的作用。
1947年6月30日,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2、第3、第6纵队共12万人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
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薄一波同志则在后方努力完成新兵补充、干部配备、后勤供应等项工作。
1948年4月,党中央成立华北中央局,薄一波任第二书记,为解放战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之初,同为中央局书记的邓小平同志同志和薄一波同志同志被先后调到中央,工作上的联系日益频繁。
1952年,薄一波所在的中财委宣布将颁布执行新的税制。
次年,薄一波因为这件事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受到多方人士的责难。
这个时候邓小平同志站了出来。在第三次大会当中,邓小平同志推心置腹、据理力争,为薄一波仗义执言,同时也肯定了执行新税制的必要性。
对多年老战友的关心照顾之情是真的,对国家事务的细致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也是真的!

由于邓小平同志的帮助,薄一波成功度过了这次困难,两人的友情也因此更加深厚。
1979年4月30日,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开创经济特区。刚开始,很多同志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所以有些不同的意见。
而薄一波则十分支持邓小平同志的决定。他认为,中国就是应该开放,办经济特区这一创举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将是中国走向世界、提振经济的开端。
1982年,为了迎合发展的需求,党中央成立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
薄一波又一次挑起大梁,为改革开放出计策,为改革大计做统筹。

回顾与邓小平的交往,薄一波心潮澎湃,他表示,中国与日俱进有现如今的成就,离不开邓小平同志的呕心沥血,也离不开邓小平同志做出的正确的决策。回想过去的十年峥嵘岁月,邓小平同志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核心,是灵魂人物。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长期的抗争和奋斗当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他表示,小平同志对他的影响,是一生都难忘的。
1997年,薄一波同志泼墨写下“一古千人,千人一古”,没有人知道是何深意。
直到2004年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大会上,面对众人不解,薄一波同志才缓缓启齿答:
“一人千古”,表达了我对小平同志的哀思;“千古一人”,是我对他的评价,是说他成就大业、功勋至伟。

邓小平同志和薄一波同志的战友情让人羡慕,两位同志的身上的精神气质也同样值得新时代青年学习。
薄一波同志对邓小平同志的评价,也表明了后人的心声。
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这些先辈挺身而出,为国家存亡赴汤蹈火,新中国建立之后,是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殚精竭虑,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
向革命先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