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的海外扩张战略迎来关键转折。
据36氪报道,京东零售于2024年中下旬启动英国市场探索,近期自营电商平台“Joybuy”开启测试运营。
与以往依赖物流或第三方平台的国际化路径不同,此次京东试图在海外市场“复制一个京东”——通过全自营模式输出供应链、仓配体系和用户体验。
壹览商业登录“Joybuy”官网发现,Joybuy的商品覆盖家电家具、零食百货、宠物用品、美妆护肤等品类,国内品牌与海外品牌均有。
目前,Joybuy正面向新用户开启优惠活动,包括并不限于:前三个订单免运费、可乐、芬达等部分产品折扣价。首页还显示,4月7日至4月30日,包括三星、罗技、韶音在内的部分科技品牌产品可享九折优惠。
第二次做自营,从东南亚走到了英国
在海外“复制一个京东”,这个事京东不是第一次做。
2016年,京东在印尼推出自建电商平台JD.id,并搭建了完整的电商物流基础设施。随后,2018年,京东与泰国尚泰集团合作,推出泰国线上零售平台JD CENTRAL。然而,这些重资产投入的B2C模式在当地市场面临激烈竞争,进展不如预期,最终导致部分业务的收缩或关闭。
于是,京东逐步调整战略,转向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支持海外业务的发展。并开始一系列投资与被投资。
2017年5月,京东向海外奢侈电商平台Farfetch投资3.97亿美元,帮助其在中国建立自动化营销体系,提升Farfetch在中国知名度和市场地位。
2018年1月,京东战略投资越南电商平台Tiki,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同时京东也在Tiki上售卖自己的产品。
在欧美市场,京东先后让谷歌、沃尔玛入股。
和谷歌的合作指的是,包括在东南亚、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全球多个地区开发零售解决方案,结合京东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的能力与谷歌的技术,探索打造下一代零售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同时,京东通过Google Shopping (谷歌购物)在全球多个地区进行销售商品。
与沃尔玛的合作指的是,沃尔玛通过在京东开设旗舰店的方式把国外商品卖进国内,京东通过进驻沃尔玛美国电商平台的方式,搭载京东物流国际供应链一站式出口通道,将更多中国商品卖至美国。
与此同时,京东开始更关注物流方面的布局。
近年来,京东在欧洲、东南亚和北美等地积极布局仓储物流,建立了多个海外仓库和配送中心。例如,京东在欧洲推出自营全渠道零售业务“ochama”,在荷兰、波兰、法国等地组建自营仓库,面向欧洲24个国家提供全品类商品上门配送和自提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对英国市场一直有着强烈的兴趣。2024年2月,多家媒体报道称,京东计划考虑收购英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urrys,但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此次在英国重做自营平台,可见刘强东想走向海外的决心。
完成“最后一个梦”
2014年,刘强东就在公司年会上提出,国际化是他“心里面最后一个梦”。
后疫情时代,国内电商市场增速放缓,出海成为新趋势,拼多多的Temu迅速铺满全球主要国家,阿里巴巴速卖通、国际站成为了驱动集团增长的重要力量,字节跳动的TikTok电商势头猛烈,还崛起了Shein这样的快时尚电商平台,一众大厂中,京东的出海业务声量较小。
近日,据多个媒体报道,京东完成新一轮组织调整,其中包括国际业务——由京东集团副总裁、原京东零售家电家居事业群负责人李帅担任一号位,家电家具事业群则改由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姚彦中负责。
在壹览商业看来,京东此次战略重回自营,背后有几重考量:
首先,京东的B2C自营业务ochama已扩展至法国、德国、意大利等24个欧盟国家,拥有了线下900多个线下自提点。定位于在线零售品牌的Joybuy与ochama或许可以共享资源。
例如,ochama在欧洲建设的仓储中心可直接为Joybuy提供备货支持,以此提升效率,均摊重资产投入的成本。ochama在欧盟市场积累的本地化运营经验——包括符合GDPR的数据管理、多语言客服体系、欧洲消费品安全认证等,也可直接赋能Joybuy。
其次,对标SHEIN、Temu,京东也受到了部分启示:中国供应链优势+自营模式在海外能跑通(如SHEIN的柔性供应链、Temu的全托管),Temu的"全托管"主要解决中小商家的出海难题,而京东更进一步——不仅管控选品定价,还自建末端配送,有机会做到差异化竞争。
最后,京东物流是京东最扎实的护城河。要想在海外“复制一个京东”,京东必须得下苦功,培养当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当日达、隔日达"的物流体验曾是京东征服中国市场的利器,如今正被系统化复制到英国,打“物流快”这张牌,是最容易让消费者形成平台心智的。
毫无疑问,京东此次出海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若成功,将打开万亿级欧美电商市场;若失败,则可能重蹈此前国际业务收缩的覆辙。但无论如何,要想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京东都必须踏出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