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高发,看中医如何应对

灵素小药童 2025-02-08 08:42:59

近期,诺如病毒来势汹汹,不少人深受其扰,尤其是呕吐、腹泻等症状,让人苦不堪言。诺如病毒是导致急性胃肠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具有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和全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水以及接触传播。一旦感染,发病急,往往先是出现突然的恶心呕吐,随后出现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甚至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尤其对于儿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风险更高。

中医对这类胃肠道疾病的认识由来已久,将其归为“呕吐”“泄泻”等范畴,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感邪气、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常,升降失司,从而引发呕吐和腹泻。

对于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呕吐和腹泻,中医常选择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等中药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但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四诊合参,辨证处方。除了方剂,中医的艾灸、穴位按摩等外治法也能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艾灸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位,具有温阳散寒、健脾和胃、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能增强人体的正气,提升脾胃的运化能力,缓解胃肠道不适。穴位按摩,如揉按内关穴可宽胸理气、和胃降逆,止呕效果显著;揉按天枢穴能调理胃肠气机,止泻通便,对于改善腹泻、腹痛也有一定帮助。近期笔者诊治了一例诺如病毒感染患者,现将诊治过程分享如下。

胡某,女,33岁,2024年12月26日初诊。主诉:呕吐、腹泻1天。患者自诉女儿在校感染诺如病毒,随即自己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呈糊状,色黄臭秽,无里急后重感。伴有轻度腹痛,剑突下有支撑感。曾服用蒙脱石散,仍有呕吐、腹泻。纳差,眠可,口干,小便调。舌胖大,色淡红,苔中白腻,边有齿痕,脉细。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诊断:泄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方用生姜泻心汤加减:姜半夏9g,黄芩9g,干姜9g,黄连3g,大枣10g,甘草6g,党参10g,荆芥穗10g,防风10g,藿香10g,小黄姜20g。2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饭后半小时服用。

12月27日和12月28日两次随访,患者告知服用上方第1剂后呕吐停止,服用第2剂后腹泻亦停止,胃口亦恢复,症状较前大为好转。

按 本案处方由荆芥、防风、藿香、姜半夏、黄芩、黄连、干姜、人参、甘草、大黄、生姜、大枣组成。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荆芥、防风、藿香,主芳香化湿、升清阳;第二部分为生姜泻心汤,主要是为了恢复中焦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第三部分为大黄,通因通用,推陈致新,亦为方中关键药物。适用于治疗腹泻,腹痛拒按,大便稀、黏、次数多、急迫不畅,里急后重,舌苔厚腻者,诺如病毒感染为典型代表病种。

笔者此次运用该方去大黄治疗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呕吐、腹泻,取得较明显的疗效。诊后复盘,此案当用大黄或加用白头翁,热势趋下者,当因势利导,荡肠逐秽。运用白头翁,是笔者个人经验,对于热而趋下(如带下、大小便)者,加白头翁可明显提高疗效。(张磊 广东省惠州市南同国医馆门诊部)(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科的病毒,主要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发病高峰期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感染对象多为成人和学龄儿童。属中医“呕吐”“泄泻”范畴。

中医防治有妙招

预 防

▲穴位按摩及穴位敷贴  可揉按神厥(肚脐)、天枢,再以温中散寒、燥湿止泻的中药敷贴穴位,调理脏腑,防止邪气侵入。

▲艾灸  艾灸可增强人体卫外功能,可取神厥、关元、足三里、脾俞、肺俞等穴位。隔日1次,每次10~15分钟。

▲中药足浴  可用艾叶、菖蒲、藿香、苏叶、苍术、生姜等各20克,以解表散寒、除湿通络,煎煮后取药汁足浴,每天10~15分钟。

治 疗

诺如病毒以湿邪最为常见,湿邪困脾,寒热之邪夹湿为患,损伤脾胃,引起泄泻。可分为寒湿型和湿热型。

▲寒湿型: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水样便、腹痛,或有发热、肌肉酸痛等。以解表散寒、芳香化湿为法,可予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型:临床表现为起病急,或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下急迫、口渴欲饮、心烦等。以清热利湿、理气和中为法,可予葛根芩连汤加减。

8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