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66年普鲁士王国通过普奥战争打败奥地利帝国之后,普鲁士的部分高层觉得自己都打赢了,干脆一口气吃掉奥地利帝国算了,但是这个提议被宰相俾斯麦无情拒绝了,首先当时的英法俄等国都不会同意,一个人口超过8000万人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其次,柏林想要奥地利效忠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皇冠。光是将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冠降成王国级或者大公级就已经是在钢丝上跳舞了。

在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诸邦国时就遇到了这种问题,比如汉诺威,汉诺威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邦国王位悬置,被普鲁士王国军队接管,威廉一世想着都这样了,干脆直接吞并了吧,但是这个时候沙皇亚历山大的警告立马就来了:哥们你干什么呢?你是国王不是革命党,你得遵守游戏规则啊。
回过味来的威廉一世立马就退缩了,之后宣布普鲁士和汉诺威拥有共同君主,组建君合国,普鲁士不谋求吞并汉诺威。虽然汉诺威很弱小,所以在普鲁士主导的北德意志邦联这个空壳公司里已经被普鲁士实际上统一了,但是在名义上还是要说汉诺威依然独立,汉诺威是没实力,但是奥地利有啊,千年哈布斯堡什么都没有,就是朋友多,人脉广。
作为一个君主,绝对不能在19世纪去随便废黜一个合法君主国的君主之位,哪怕这个王国的王位悬置。按照这个逻辑,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就是一种必然了,拿破仑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天才,但他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随便吞并别国,虽然更改别国的君主秩序,要知道当时的欧洲除了瑞士这个特殊的,其余所有的国家都是君主制国家,鹤立鸡群不一定是好事。

如果普鲁士真的敢直接吞并整个奥地利,那欧洲的其他国家无论是基于实力差距考虑还是基于游戏规则考虑,一定会出兵德意志,让德国人明白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年的拿破仑厉害吧,前后击败过五次反法同盟,欧洲的国家基本都遭受过法国的拷打,但最后怎么样,欧洲的神圣同盟一共组建了七次,打败一次组建一次,打败一次组建一次。
就是不可能让法国这个接受了文艺复兴的国家将思想传遍整个欧洲,也不可能让革命在欧洲随便爆发(对法国来说,革命已经是如家常便饭一样常见了,这在其他欧洲国家难以想象)。普鲁士王国这么做了,很可能就会变成第二个法国,到那个时候,也不知道威廉一世有没有拿破仑的指挥才能了。

红色为巴伐利亚王国
而且不只是国外,当时普鲁士王国内部也是一堆反骨仔,尤其是南边的巴伐利亚王国,在历史上由于地理原因,巴伐利亚王国一直都是和奥地利亲近的,即使是后来被统一进了德意志帝国中,依然是我行我素,拥有很大的自治权,一战时期还有巴伐利亚王国单独出兵的现象,要知道这可是普鲁士同化四十多年之后的结果了。
如果是放到1866年,那估计国内的一堆邦国、王国都要造反了,巴伐利亚、符腾堡、黑森、萨克森共襄盛举。而既然无法吞并奥地利,就只能在联邦议会上给予投票权,如此一来奥地利为了扩张自己的话语权,一定会把波西米亚乃至更多的地区绑一块儿加入德意志帝国,那新生的德意志帝国到底是普鲁士的还是奥地利的?因此这就不可能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