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很多人看到战争只能看到地面的战争,看不到空军和海军的重要性,因此严重低估了英美在二战中对德国的打击,因为英美的具体打击方向就是从空中和海上的。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战略轰炸计划,可以说是促成德国战败的重要原因,二战时期面对英美这种规模的战略轰炸基本没有太好的办法,这让德国的损失尤为严重,至少让德国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在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宣战之后,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国家同时对德国宣战,这个时候战略轰炸的明确目标还没有被提出,德国和英国都很少针对对方的本土进行轰炸,但是到了1940年6月份法国投降之后一切就有不一样了,德国为了占领英国,发动了不列颠空战,德国轰炸机疯狂轰炸英国本土的大城市。
英国对此自然是不能置之不理,于是也展开了对德国的报复,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规模的轰炸正式展开。但此时英国为了减少伤亡大部分时间都是夜间轰炸,准头差得离谱,根本没办法命中有价值的目标。直到1941年12月7日美国被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宣布参战。
美国虽然是被日本偷袭了,但是却把德国视为主要的对手,在1942年美军部署第八战略轰炸机大队到英国,在1942年8月英美双方商议了对德国轰炸的具体方针,之后真正的战略轰炸终于拉开序幕。这一次不再是几架、几十架飞机的小打小闹,而是数百架、上千架的庞大集群作战,而德国面对这种非对称的战争,越到后期越感到绝望。

英美对德国的轰炸重点目标一直是放在工业和石化工厂上的,英美战略轰炸机联合打击了德国的合成石油工厂,导致德国的石油产量大跌,在1943年德国还有15座合成石油工厂,但到了1944年就只剩下4座还在运转了。严重的打击导致德国在1944年的石油产量仅为1943年的25%,缺油对德国军队的打击可想而知。
另外德国的钢铁产业和飞机产业也是遭到了严重的打击,1944年德国钢铁产业下降40%,飞机产业到1944年下半年直接腰斩,到1945年跌落到几乎停产。除了工厂之外,营内还对德国控制区内的交通枢纽、铁路线、公路线展开了打击,英美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费尽心思打击德国的工厂也是让德军缺少武器,而我打击德国的交通线路,让武器运不过去,这不也是让前线缺少武器嘛,效果一样的话打击交通线路还能简单点儿。

德国为了应对英美的战略轰炸可以说是倾尽一切了,首先是德国空军,从1942年底德国空军有70%都回到了国内保护工厂和设施,德军在东线的空军只有几个联队,另外德国还在西线部署了上百万的防空炮部队,生产的高射炮占到了火炮总数的30%以上,另外英美的战略大轰炸还导致了德国50多万平民死亡,80多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德国光是清理碎石瓦砾就需要占用100多万的人力。
二战中德国的空军部队总人数接近200万人,其中虽然有戈林的大包大揽,但是英美的战略轰炸却是不得不提的原因,德国空军中有接近一半人都是防空炮部队,二战时期的防空炮那真的是十防九空,德国用宝贵的资源生产的防空炮弹绝大部分都被浪费在了天空上。可以说战略轰炸就是一个BUG,按照二战那个科技水平,真的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