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
文/周铁再
人生其实是在找钥匙,找到啥样的钥匙开啥样的锁,进啥样的门,过啥样的日子,遭啥样的罪,享啥样的福。
一个姑娘坚持抗战八年不嫁,一个男娃坚持抗战八年不娶,其实都是在寻找一把开启人生之门的钥匙。当拿到钥匙开启大门,一起前往的时候,无所谓幸福与否,只是在打打闹闹,哭哭笑笑,风风雨雨中验证了这把钥匙的人生价值。那个姑娘就是自己弄到手的媳妇,那个娃子就是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自己。没有能耐找到钥匙的时候,就坚持不去解人家衣服的扣子,有了能耐找到钥匙的时候,就努力让两个灵魂深度融合。
想开启啥样的门,功夫下在找钥匙上,钥匙找到了自然就把门打开了。利利索索进入的门,自自然然守住了人。钥匙的寻找是无止境的,打开的门也是无止境的。一把一把管用的钥匙寻找,一扇一扇紧闭的大门打开,一道一道生活的风景展现。
几千年生生不息,中国伟人找到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平安幸福日子的钥匙。星斗转移,日月轮回,从马克思到马斯克在接力中寻找着地球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钥匙。历史总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自然而然地发展着,到一定阶段自然会有一把钥匙诞生。就是这样地神奇,就是这样地异想天开,就是这样地自然遇见。
人生须找两把钥匙,一把自己用,一把后辈用。育自己与育后人的核心就是终生努力找到这两把钥匙。找钥匙少走或不走弯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没有可复制性,自己的钥匙自己找自己用。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兵者,诡道也。师者与兵者的结合久而久之也就自然有了一把适合自己人生与生活的能动钥匙。媳妇一辈子老师,自己半辈子军旅,老师与军人各自固有优劣,这是职业特性的决定,谁也无法改变。所以我们铸成的这把钥匙无疑具有师魂与兵性。
我们在几十年的陪伴中,慢慢找到的育自己钥匙的内涵主要表现在,看别人的钱眼不红,看别人的饭嘴不馋,看别人的得心不动,看别人的物手不伸。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之争;天地无私,无私成私。在家庭中心装亲人,在群体中心有他人,在国家中心系众人(修炼的境界吧),归根结蒂为:不遗余力,小善而为,善始善终,死而后已。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我们在努力寻找育后人钥匙的践行方向。做事先做人,做人是根基。求智学精语文,语文是定海神针。不是我们的发明,是古训和国宝,必须坚守。
从实际出发看,我们有时间,有精力,有基础,有能力,找到和用好育后人这把钥匙。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跟着别人的忽悠走必将无成。人是有自己优势与认知的,按照自己的践行与思考走,如果路子对头,功夫下到,就会得到钥匙,自然开启梦想之门。
大道至简。育后人的钥匙其实就两点:自己做好树起榜样,自己想好掌握要领。自己做好,方法得当后辈不成器都难。至于成大器成小器全看天意。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到无怨无悔即是。
【作者简介】周铁再(男),河南省卢氏县人,二十三年从军路,戎马半生一世缘。2006年5月的某一天,突想用文字记录些生活感受,于是就这样做了,乐此不疲,与朋友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