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听到最多的词就是
“尔滨,你让我陌生”
“哈尔滨,已彻底疯狂!”
“哈尔滨,你让我害怕”
“哈尔滨不是冷,而是不暖本地人”
尔滨“背刺”了整个东北
…… ……
其实我对整个东北的了解真不多
第一次认识是因为“雪乡宰客”
然后我们在当年的元旦
带着这份忐忑去了雪乡
直到我们旅行结束
也没遇到“宰客”的行为
那次的旅行也让我明白了
很多事情我们需要自己亲身认证
不然不要发言
“也许在我们之前确实有这样的现象”
那次的旅行也纠正了一个
我对东北的刻板印象
冷🥶
可是真正到了
才发现东北没有想象中那么冷
其实和北京相差真不大
那之后我就说一定要去一趟长白山
去看极光
愿望真是愿望
至今也没去😅
第二次了解东北
是因为东北盒饭
主打一个经济实惠
然后这次是我第三次
想去了解东北
也是这次
让我感觉东北其实挺好
尔滨的人也挺好
从花式宠游客开始
尔滨开始变了
“大胡茬”味也开始变了
“公主请下车”
这句话从东北人口中说出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给冻梨精致摆盘
豆腐脑多年的争议也“低头了”
哈尔滨的豆腐脑也可以加糖
把交响乐演出搬进商场
将冰雪大世界
变成“蹦迪”现场
中央大街鸵鸟也出来营业了
冰雪嘉年华
雪狐供游客抱抱
就连深山老林里的鄂伦春族同胞
都被请出来表演驯鹿了
(热知识:鄂伦春族是世居东北部地区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拢共也只有9168人)
…… ……
甚至现在都开始抢“砂糖橘”
整个哈尔滨都弥漫着
这个城市这么多好玩
这个城市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
导致有些网友不了意了:你们怎么不宣传啊?
本地网友冤枉: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也是头一回见……
其实回望最近两年爆火的城市
无论是“烧烤”
还是“冻梨”
都主打一个真诚
不吝啬自己的热情
不掩饰发自内心的善意
其实活着
本不该就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