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阶段如果长达40年:你知道钱要从哪来吗?

寻琴观看商业 2025-04-05 01:27:03

在二十几岁乃至三十出头的年纪,大多数人满心想着买房、结婚,操心着如何打理好手头的钱财,规划投资理财。养老退休,似乎还是一个遥远而无需过早考虑的话题。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养老问题,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且具有前瞻性的转变。而养老年金,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规划工具,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养老年金并非像重疾险、百万医疗险或意外险那样,属于人手一份的基础型保险产品。它具有独特的性质,要准确理解什么是养老年金,需把握其三个关键特点:定时、定向和定量。

所谓定时,即年金的给付时间有着明确规定,必须是在退休或老年阶段,常见的起始年龄为50岁、55岁或60岁。从这一特定年龄开始,养老年金才会释放现金流,且许多养老年金产品能够保障终身给付。

例如,从60岁起直至生命终结,每年或每月都会有稳定的资金流入。当然,也存在一些产品,无论从何时开始领取,设定领取期限为20年,或领取至80岁截止,但领取时间节点必定是提前确定的。

那些在购买后短时间内,如第五年就开始领取的年金产品,并非养老年金,而是计期年金,这类产品更多满足的是人们短期内见到收益的心理。增额终身寿也不同于养老年金,其现金流的释放缺乏定时性,无法精准匹配养老阶段的资金需求。

定量意味着在购买养老年金保险时,每年或每月领取的金额就已确定,如同稳定的退休金一般。这笔钱或是固定不变,每月、每年按时到账;或是按照一定比例增长,比如每年增长7%,但增长模式同样在购买时就已明确。这种确定性为养老生活提供了可靠的经济预期。

定向则保证了保险金的流向。被保险人作为唯一的领取人,保险金只会打入被保险人本人名下的账户,不会流向他人,有效保障了资金用于被保险人自身的养老需求。

养老年金的这些特点,赋予了它诸多重要功能。

首先是安全性。将资金投入养老年金,无需担忧市场风险的冲击。与投资市场不同,养老年金不参与高风险的投资活动,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都不会影响其既定的给付安排。

尽管有人认为它可能收益率不高,但在养老规划中,安全性才是首要考量因素。而且,养老年金的收益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般低,从长期来看,能够为养老生活提供稳定的经济支持。

其次是确定性。养老年金的缴费金额、缴费年限、领取年龄、领取金额以及领取期限等关键要素,在购买时就已明确确定。

这种确定性与投资中的诸多假设形成鲜明对比。投资收益往往基于各种假设条件,如投资金额、投资期限、收益率等,而这些假设在实际操作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养老年金则以实实在在的确定性,为人们的养老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再者是长期性。养老年金提供的现金流与生命等长,有效应对了人类寿命不断延长的现实情况。根据相关研究,近200年来,随着战争减少、医疗科技进步,人类预期寿命不断提高,平均每10年增加两岁。

以现在20岁的人为例,有50%的概率活到100岁;40岁的人,也有50%的概率活到95岁。在如此漫长的退休生活中,如果仅依靠存量资产,很可能面临资金耗尽的风险。而养老年金能够持续提供稳定的现金流,确保无论生命延续多久,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然后是他律性。养老年金具有很强的约束性,能够有效避免个人因人性弱点而导致的资金管理不善。例如,老年人在面对诈骗时,由于认知和反诈骗能力相对较弱,容易上当受骗。若资金全部由个人自由掌控,一旦遭遇诈骗,可能会对养老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而养老年金通过第三方的管控,将资金从个人直接掌控中剥离出来,在退休前限制资金的灵活性,确保资金安全,专款专用。

最后是人身属性。养老年金与被保险人的生命紧密挂钩,只要被保险人活着,就能持续领取养老金。以军队干休所的情况为例,许多遗孀在丈夫去世后,依靠较高的退休金生活,且子女对其孝顺有加。

这不仅体现了养老金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反映出其人身属性所带来的安全感。特别是女性,由于退休早且平均寿命长,更需要通过养老金来保障晚年生活。

在规划养老金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考虑。首先要明确养老需求的客观存在,尽管有人认为自己可能命短无需过多考虑养老,但对于大多数希望拥有安稳退休生活的人来说,养老规划至关重要。

而且,养老阶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退休生活可能长达20年至40年甚至更久。同时,还要考虑到延迟退休的因素,虽然延迟退休并非一步到位,但会对养老金的领取时间和金额产生影响。

养老可分为不同阶段,初期的养老蜜月期,人们身体尚好,可以享受生活,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养老失能期。在规划养老金时,应从基础养老和品质养老两个层面着手。

基础养老是养老规划的核心,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社保养老、企业养老年金(由于拥有比例较低,可相对忽略)和商业保险的养老年金。

这三种来源构成了国家明确的国人养老体系三大支柱,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退休前限制资金灵活性,以确保资金在退休后用于养老。

基础养老的安全度要求极高,它是养老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老年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维持基本生活。

例如,我自己退休后,社保每月预计能发放1万元左右,再加上商业养老年金每月5000元(未来还会增加),即便考虑到各种不确定性,也能为我提供较为稳定的基础生活保障。

品质养老的资金来源则更为广泛,包括投资收益、房产租金、储蓄、子女补贴等多种方式。在进行养老金储备时,建议采用多种方式组合的策略,如同构建一个多水龙头的蓄水池,避免将所有资金集中于单一渠道。

这些品质养老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例如旅游、购买高档消费品等并非生活必需,在经济条件不允许时可以适当削减。

在考虑养老金规划时,通货膨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通货膨胀会对现金类资产造成一定影响,但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长期来看,社会整体经济发展和个人赚钱能力的提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

而且,养老年金在设计时,已经考虑到资金的收益和长期价值,通过复利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应对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

在准备养老金时,还可以借鉴金字塔原理。将养老金储备按照风险和收益进行分层,底层是安全性高、风险低的托底资产,如养老年金和社保;往上风险逐渐增加,但收益率也相应提高,如房产投资、稳健型基金等;塔尖则可以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但占比应相对较小。

同时,投资比例应根据年龄进行调整,年轻人可以适当增加高风险投资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向安全性高的资产转移,以确保养老资金的稳健。

此外,还要区分养老金规划中的强需求和弱需求。像我这样,明确希望通过养老年金为养老阶段垫底,限制自己动用资金的权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认知不清等问题,属于强需求。

而对于那些每年有闲钱,不确定资金用途,只是希望有一个安全的攒钱方式的人,则属于弱需求。对于强需求者,养老年金是更为合适的选择;对于弱需求者,增额终身寿可能是一种补充方式,但在用于养老规划时,需谨慎考虑其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在购买养老年金时,还需注意一些要点。首先要先完善保障类产品,确保重疾等保障充足后再考虑养老年金。其次,缴费期不宜过长,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期限,如3年、5年或10年,避免因缴费期限过长带来过多不确定性。

再者,要提前规划,给资金留出足够的复利增长时间,不要临近退休才开始准备。另外,要合理安排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最后,购买后要定期复习产品条款,牢记购买初衷,避免因遗忘而产生误解。

养老年金作为养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我们的晚年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经济保障。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尽早了解养老年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为未来的美好老年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智慧和远见为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文本来源:@保持通话

0 阅读:0

寻琴观看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