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骂她“交际花”,鲁迅批“多角恋”,钱钟书嘲其夫“最驯良”

源玮评健康 2025-04-23 19:50:43

自古以来的传奇女性,或是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抚琴的歌女,或是如张爱玲般在文坛耀眼的明星。

只要有她们在的地方,总是充满争议,关于她们的评论褒贬不一,其背后的人性可见一斑。

冰心骂她“交际花”

林徽因在文学以外的时间大量跻身于建筑学界,她吃苦耐劳,总是深入贫穷偏远之地亲自考察,这似乎完全颠覆了同时代文艺女青年固有的娇滴滴的形象。

冰心则深耕儿童文学,她的作品大量为儿童营造出美好的阅读环境。

那这样的两个人,又为何结下梁子?冰心又为什么那么公开评论林徽因?

原来,冰心在1933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们太太的客厅》的文章,文中“明睇皓齿、左右逢源”的太太被众人解读为影射林徽因。

林徽因得知后,托人送去一坛山西老陈醋,暗示冰心“酸气冲天”,反击优雅犀利。多年后,冰心虽辩解小说原型是陆小曼,但坊间仍认为“三分像陆小曼,七分像林徽因”。

何为太太的客厅?

不过是林徽因家的客厅罢了。

那里时常到访一些学界、建筑界名人和名人的太太,充满了交际的气氛。正如斯泰因小姐家的文学沙龙,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是北平文化圈的重要据点,徐志摩、金岳霖、胡适等名流常聚于此。

事实上,林徽因本人并不是趋炎附势之流。

她也不屑于去做出一些交际来为自己搏的资源的事情,她的丈夫和她本人都确凭真本领在各自领域深耕,无需借助他人完成事业。

鲁迅批“多角恋”

徐志摩曾为林徽因抛妻弃子,然而她最终选择与梁思成成婚。

有人认为她对待感情不够果断,鲁迅在打油诗《我的失恋》中“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链蛇,从此翻脸不理我。”

被解读为暗讽她对待徐志摩的“无情”。

但林徽因始终未公开回应,或许在她看来,感情选择无需向他人辩白,正如她所言:“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

她与徐志摩之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共鸣与理解,而非世俗评判所能定义。

林徽因和徐志摩并不是爱情上最般配的组合,徐志摩缺乏情感责任感,无法支撑林徽因需要的稳定研究生活和研究环境。

而梁思成却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林徽因选择梁思成作为他的终身伴侣,其实并不是一件多有悬念的事情。

林徽因的“招黑”,本质是民国文人价值观的激烈冲突。

她接受西式教育,主张女性独立,与传统“贤妻良母”形象格格不入;她将沙龙作为思想碰撞的平台,却被误解为“虚荣交际”;她的感情选择自由,却被旧观念审视。

钱钟书嘲“最驯良”

婚姻在他的笔下,就是一座围城,即使幸福,其背后的幽暗也是不言而喻的。

有人说,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的幸福深深地刺痛了钱钟书,让他信奉的真理得到彻底的崩塌,所以他才会说林徽因的丈夫最驯良,意思就是他是男人堆里挺无能的那一个。

钱钟书与林徽因的恩怨,始于猫,终于《猫》。

钱钟书心疼自家的猫,与林徽因家的猫发生冲突时,甚至拿起竹竿“助阵”,这桩小事成了钱钟书写《猫》的导火索。

钱钟书看不惯林徽因的“高调交际”,认为女子应如杨绛般温婉持家,而非在男人堆里“出风头”。

面对嘲讽,梁思成夫妇选择沉默。

梁思成曾说:“林徽因是个特别的人,她的才华和热情,值得被所有人看见。”

事实也正是如此,二人共同完成《中国建筑史》,开创中国建筑学研究先河,钱钟书的偏见,反而凸显了梁思成的包容与林徽因的超越时代。

虽然钱钟书的确在文学界有他自己的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也的确正中时代世俗里最真实的那一面。

但这并不代表他本人任何方面都足够客观,他本人对林徽因的偏见就是他内心阴暗面的体现。

要知道,钱钟书的妻子杨绛一向最讨厌文学女性柔软细腻的那一面,她认为女性的柔软细腻应当面对丈夫、孩子、家庭,而不应当面对外界。

她也曾公开批评过张爱玲。

有这样的妻子,便足可以佐证,在钱钟书心中,对待相似的女性,有着相似的概念和信条,他们骨子里并不欢迎这样的文人。

结语

林徽因在建筑学上的成就——参与设计国徽、抢救古建筑、培养专业人才——远比绯闻更值得铭记。

病重时,她仍为北京古城墙的存废奔走疾呼:“你们拆的是真古董,将来建的只能是假古董!”

这份远见与风骨,让后世重新审视她的价值。

【信源:百度百科】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