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患上“特朗普PTSD”

佘宗明 2025-04-12 14:10:40

文 | 佘宗明

这世界,终于癫成了我们看不懂的样子。

20年前,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里写道:“全球化不是选择,而是现实。它就像日出和日落一样,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都无法阻挡。”

彼时的他,应该还沉浸在“世界的竞技场已经被夷为平地”的想象当中,不会想到20年后一个被他称作“仅凭直觉行事者”“地缘政治扒手”的人会给他上一课:世界是平……地经常起惊雷的。

这人就是特·MAGA教教主·Tariff man·普京迷弟·“没有人比我更懂”专利句式拥有者·朗普,一个站在世界之癫的男人,一个让万斯得解锁“鱼头向谁”冷知识、让纳瓦罗(特朗普“贸易军师”)得呼唤“万税”的圣主,一个让抽象二字变得具象的怪咖。

十年修得一里根,百年修得一林肯,千年修得一朗普。

特朗普跟身边人的“表扬与自我表扬”,就是佐证——

特朗普自称“我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第二名是华盛顿”,美国内政部长伯古姆、佛州共和党众议员卢娜都说该把特朗普列进“总统山”,纽约州共和党众议员克劳迪娅·坦尼则曾提议将特朗普生日设为联邦假日以“表彰他作为美国黄金时代奠基人的地位。”

特朗普究竟能否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还不知道,但特朗普团队的很多言行会载入史册,却是定数。

美国有史以来恐怕没哪任总统,比特朗普的表现更反复无常。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全面加征关税,引发全球股市海啸。

4月7日,多家媒体称,白宫高官表示特朗普正考虑对部分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

结果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称“这是假新闻”,特朗普也说“没考虑过”。

可2天后,特朗普真的宣布对大部分国家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仅1天过后,特朗普又威胁,如果各国不能跟美国达成协议,他将改变暂缓做法,将关税恢复至更高水平。

如果说特朗普“治大国如烙大饼”,那他烙的大概是千层的。

被记者质疑后,特朗普说“这就叫灵活性”,还说自己嚷着要穿墙而过,但其实可以从墙下面钻过去或绕着墙走或从墙上面翻过去。乍一听,还以为是那些国内爬梯爱好者在讲方法论。

美国历史上应该也没哪位总统,比特朗普的表达更粗俗不堪。

在万斯说中国人是“乡巴佬”后,特朗普也秀起了“语言的反艺术”。

他说那些要跟美国谈判的国家“正在给我们打电话,kissing my ass”,还模仿外国领导人哀求的语气说道:“求求您了先生,请做个交易吧,我什么都愿意做。”

粗俗到这地步,侮辱到这程度,罗伯特·德尼罗那句问候特朗普的话该被很多人单句循环了。

就眼下看,全世界越来越多人正患上“特朗普PTSD”——包括某些特朗普昔日拥趸。

如果说“我(人)们(类)都在同一条公交上”,那特朗普就是个车速比武汉521还快、还喜欢玩高速转向猛调头的司机。

至于你有没有系好安全带,他压根不care。

01

《三体》中,因为“物理学不存在了”,曼费、杨冬等物理学家接连自杀。让物理学“不存在”的,是智子的实验数据干扰与“幽灵倒计时”“宇宙闪烁”误导。

现实中,碰上那颗名叫“特朗普”的智子,经济学也快“不存在”了。

挥动关税大棒的特朗普,算盘都崩到了企鹅岛的企鹅眼珠子上。

他要贸易平衡,不让外国劫夺。可在经济学界看来,贸易逆差是美国靠“美元+科技+消费”赢麻的伴生情形。“特里芬悖论”就说了,美元霸权跟贸易逆差是共生关系。

哈佛大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就说,一国的贸易赤字和该国的经济表现之间绝对没有关系,特朗普聚焦双边贸易赤字的做法“非常愚蠢”且“毫无意义”。

英国经济学家亚历山大·舍波季洛也直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没有任何理由与所有国家实现贸易平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特朗普关税政策非常另类,不值一驳。”

可特朗普却不认这点。在他的概念中,贸易逆差就是财富外流,就等于外国占美国便宜。

他要制造业回流,拯救铁锈带。可在经济学家眼中,加征关税只会扰乱供应链,无益于提振美国制造业,美国制造业衰落跟金融市场偏好、人力资源成本有直接关系。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考希克·巴苏认为,关税对传统劳动力的人为需求刺激非但无法“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反而可能损害美国经济的长期健康。美国市场躲在关税高墙之后时,其本土生产成本将日益攀升,其他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国家却能以更低价格制造商品,在全球扩大市场份额。

但特朗普却俨然捡起了赵敏的执念:我偏要勉强。他依旧要向红脖子兜售幻想。

他要化债,应对债务泰山压顶。DOGE、比特币储备、查金库、移民金卡、美国主权财富基金、海湖庄园协议……特朗普已经实施或正在酝酿的计划,目标似乎都离不开“化债”二字,为此他不惜让美国支付的国债利率更高、让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更贵、让股票市场跌掉几万亿,也要换取债务减压。

问题是,要是关税逼得大家集中抛售美债,不愿接盘,那这场“刀尖跳舞”的化债博弈可能又会引发更严重的金融震荡。

从经济学角度看,贸易顺差跟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不可兼得,推动制造业回流跟维护美元霸权天然互斥,化解主权债务风险跟减少股市扰动没法并存,提升关税跟控制通胀难以兼容。

现在看,特朗普是“既要又要还要且要再要更要”,多重压力叠加之下,风险承担不了一点。

这不光是左右手互搏,还是前后脚互踩,但特朗普就要它们同时赢。

“经济学家跟特朗普,必须死一个”,有人如是说。

特朗普的回应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尔后,市场用“我死给你看”的态度——美股、美债、美元的集体下挫,也就是股债汇三杀,回应了特朗普的回应。

02

哲学家罗素曾说过:人们总是幻想“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毕其功于一役的社会革命”,这样的想法很不错,但只是痴人说梦。因为事实证明,给人类带来了最多、最大灾难的,正是那些“高尚”的野蛮和狂热的信仰。

特朗普就将加征关税视作经济革命,将4月2日视作美国“解放日”。曾称“关税是词典中最美妙的词汇”的他,想把全面加征关税作为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

但事实证明,这只会是饮鸩止渴,以解决问题的名义制造出更多问题。

托马斯·弗里德曼前不久曾这样评价特朗普:他是如此渺小的人,却身处如此重大的时代。

若特朗普只是个非政治人物,那他的迷惑行为大赏也就是止增笑耳。他的关税偏执症,也不会造成多大的负面影响。

问题是,他成了总统,还是美国的。要知道,美国打个喷嚏,世界都得抖两下。

张维迎老师有句话说得挺好:复仇心重的人大权在握,经常带来灾难性后果。在他看来,自恋者和偏执狂不仅不接受批评,拒绝认错,而且会用新的、更大的错误掩盖旧的、相对小的错误,以证明他们从来就没有犯过任何错误,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往往有远高于常人的自恋倾向和偏执倾向,他们的自恋和偏执,他们的错上加错,常常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

特朗普就符合这些要件。当他跟叶赫那拉氏踏入同一条河流(对外国宣战)时,他就是要让更多人承受他的破坏力带来的代价。

“我们正目睹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崩溃——货币体系崩溃、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秩序崩溃。这种级别的崩溃,普通人一生可能只会经历一次。”前两天,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广为流传。

达利欧认为,特朗普全面加征关税引发的市场雪崩,深层意义远超股市动荡等表象。他断言,美国单极主导、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然终结,但取代多边合作体系的并非新的秩序,而是“强权即真理”的单边主义——尽管美国仍是世界头号强国,但其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正通过贸易战、技术封锁、地缘施压乃至军事干预,加速现有国际地缘政治秩序的崩解。

“历史转折点”五个字听起来没什么,可转折下面对应了多少劫难灾难,恐怕需要我们克服“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的视障与健忘,去从历史深处打捞。

03

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说,当下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糟糕、最严重、最自残式”的经济政策。

特朗普掀多边贸易的桌子,全世界都得承受其链式反应。全球经济衰退的信号已近在眼前。

达利欧所说的“三重崩溃”也许要用历史长焦镜头才能看清,但很多股民的崩溃却用肉眼就能看见——天台上的那些烟灰不会撒谎。

对许多股民来说,过去一周多就是灾难性的。特朗普的翻手为云覆手雨兴许就是推特上两句话的事儿,可对他们却可能是半生积蓄搭进去。

股市爱看信号。特朗普要是踩刹车挂R档,很多人可以做空;他要是踩油门,很多人可以做多。可特朗普“开车”一会儿狂踩刹车,一会猛踩油门,一会方向盘向左打死,一会向右打满,一上一下,一来一回,好多人以为他两只脚上的靴子终于落下了,结果他显露蜈蚣原形,鞋子还有一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耐人寻味的是,4月9日,特朗普给关税政策刹车后,美股从原地表演自由落地变为180°反转。这让不少人质疑起了特朗普操纵股市来。

有传言称,特朗普家族基金在4月3日前持有价值380亿美元的纳指看跌期权,看空的巨额收益正通过英属维尔京群岛的SPV中转流入迪拜的数字黄金交易所,再利用加密货币混币器洗白。

而美国舆论界也要求调查国会特朗普涉嫌操纵股市的声音就四起,质疑者中包括多名议员。

特朗普家族真的在靠内幕消息挣钱吗?回答这点前,显然没法抛开美国多重约束机制不谈。

但我理解,许多人的质疑是不忿的转向表达:特朗普这样任性,有想过后果吗?

所以纳瓦罗祭出那句“只要你不卖出股票,你就不会亏钱”时,无数股民心中泛起那三个字母——M,M,P,一点都不奇怪。

特朗普的破坏性有余、建设性匮乏,在击溃现有稳态秩序的同时,还可能将世界带回肉弱强食、以邻为壑的丛林社会状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就说,作为现代贸易体系的奠基者,美国在过去几十年推动关税下调,但特朗普将这一切都毁了。

他怒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恶意的愚蠢”,“无论是商界人士还是外国政府,面对如此行事的政府,谁还能信任他们的一切言行?”

达利欧则抛出了更可怕的后果:历史上这类情况,往往导致强人统治者的崛起以及法治的衰落。这不免让我想起熊培云老师在看过电影《浪潮》后的点评:世界离××只有5天。

别忘了,特朗普曾不掩饰对卡扎菲、萨达姆的欣赏,对普京也赞誉有加。

04

“我们的市场会因不确定性而崩盘,企业家会失去方向,制造商会陷入困境,国内外投资者会丧失信心,盟友会感到绝望,而世界其他地方也会跟着遭殃。当美国总统在短时间内一会儿威胁乌克兰,一会儿威胁俄罗斯,一会儿又收回威胁,一会儿对墨西哥和加拿大施加巨额关税又推迟执行,一会儿对欧洲和加拿大变本加厉,你没法治理一个国家,没法做美国的盟友,没法经营一家企业,更没法成为美国长期的贸易伙伴。”

在《纽约时报》的专栏上,托马斯·弗里德曼这样写道。

正因为特朗普的太多做法“离离原上谱”,很多伙伴也有意识地选择了切割。

马斯克批特朗普关税政策重要操盘手纳瓦罗“真是个白痴”“比一代砖头还蠢”,没有更进一步,算是对特朗普的肉麻表白“我不需要他为我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的致意了。

曾是特朗普铁杆支持者的亿万富翁、对冲基金巨头比尔·阿克曼,就没那么客气了。

他发长文说:“如果美国在4月9日对世界上每个国家发动经济核战争,商业投资将陷入停滞,消费者将捂紧钱包,美国将严重损害自己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声誉,而恢复这一声誉将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他在X平台上质问,“试问,在经济核战争中,又有哪位首席执行官、哪个董事会愿意对美国做出大规模的、长期的经济承诺?”

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也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力挺者变成了反对者。今年1月,他还认为此举“有利于国家安全”,可在4月7日的股东年度信中,他一改之前态度,警告关税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削弱美国经济增长并拖累全球经济,“这一问题越早解决越好,负面效应会随时间累积且难以逆转。”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也讽刺:中美两个枪手在正午时分对视,可谁知特朗普没有开枪,竟然开始乱扔炸药,连盟友和旁观者也不放过。

如今,特朗普用“暂缓”为关税风波降了调,可谁又能相信他不会立马变卦或90天后变本加厉?

05

罗素曾将“幻想通过以斗争的形式促成美好结果,以天下大乱带来天下大治”归结为人性上的谬误。

特朗普就契合这点。在原有的全球化出现结构性的罅缝后,他无意于带来一个更好的新世界,只是想打破一个固有世界。

经济学家霍尔格·施米丁就说:特朗普是“混乱和困惑的代理人”,在关税问题上的反复无常,表明他对其关税政策的潜在后果知之甚少。

特朗普带来了混乱与困惑,却没有收拾混乱、消除困惑的意思。到头来,这种混乱与困惑,正让全世界都在患上“特朗普PTSD”。

华尔街看着美股动荡很糟心,外贸商看着进出口受阻很窝心。不少欧洲人都劝特朗普“药别停”,很多中国人心声都是“累了,毁灭吧”。左右为难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很恼火,就连特朗普心腹、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都很无语——特朗普朝令夕改,他也是一脸懵。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首个任期时,就有美国媒体说,越来越多美国人患上了“特朗普精神错乱综合征”(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 简称TDS)——意指因为厌恶特朗普而变得失去理智、不顾逻辑。

今日俄罗斯网站曾总结TDS患者的症状:有“强制复仇幻想”,有“受害者思维”。

特朗普自己也曾为这词加热度。他发推特说:“我和俄罗斯的普京总统很合得来,偏有那么一些人恨得咬牙切齿……这就叫做特朗普精神错乱综合征!”

而今,经过特朗普这么一番操作,估计全球范围内的TDS患者更多了。但有“强制复仇幻想”和“受害者思维”的,未必是他们,也许是特朗普自己。

说这些,并不是说时下的全球化架构没有问题,而是说不要以制造更多问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托马斯·弗里德曼说:“特朗普满心怨气,仅凭直觉行事,他到底不明白什么呢?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虽然远非完美或平等,但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是历史上相对最为和平、繁荣的时代之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这个和平时代,这得益于日益紧密的全球化和贸易网络,也得益于一个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特温和且慷慨的霸权国家对世界的主导,美国与它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和平共处,且在经济上相互交织。”

在他看来,人们可能不喜欢现在的全球化,但它消失的话,人们会想念它。

而特朗普癫感十足的操作,并不会带来比现有架构更好的结局,倒是在印证诗人艾略特的那句——世界上大部分的灾难,都是那些“想要成为伟大人物”的人刻意惹出来的。

0 阅读:7

佘宗明

简介:典当文字,贩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