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梓涵”潮已过去,新一批烂大街的名字又来了,老师崩溃了

禾禾妈爱学习 2024-08-30 17:18:45

发小在我们这一所小学当班主任,临近开学季,给她聊天,问她在忙啥,没想到她在说:“在预习新一届学生的名字!”

学生的名字有啥好预习的?好奇的我给她要了一份新生入学名单,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一份100人不到的班级花名册,竟然有小20个字,我不确定读啥,甚至压根不认识,难怪发小要提前查字典预习,不然很容易叫错学生名字尴尬啊。

记得女儿刚上小学的时候,还在网上看到过好几个段子,用来嘲讽“zi xuan”与“zi han ”这两个烂大街的名字。

没想到现在多年过去了,令众多老师困扰的子涵、子轩已逐渐长大,离开学校。新的难题——充斥着各种生僻字的名字,又摆在了老师们面前。

名字,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份符号,更寄托了家族亲友的殷切希望、美好祝愿。

俗话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认识一个人,最先了解到的是对方的名字,所以,古往今来,父母在给孩子起名选字上都十分用心,各种查字典、翻典籍,甚至不惜重金请高人起名。

然而,近年来,家长们在给孩子起名时,似乎陷入了一种过度追求独特的误区,尤其是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专挑“生僻字”

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所以,在构思孩子名字的那一刻起,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新华字典》,甚至《辞海》各种翻,试图给孩子找一个既独特又寓意深远,且不与他人不重名的美好字眼。

生僻字因其不常见性,往往能够满足父母这种独特的追求,所以,常被一些家长拿来给孩子起名字。

比如,本文第一张图中的“田彧辰”这个名字中的“彧”(yù)字,生活中不常见,又寓含文采飞扬之意,尽显文化底蕴。

然而,有些家长在挑选生僻字的时候,容易走入极端,选择过于晦涩难懂的字作为孩子的名字。

比如,之前禾妈曾看过一篇报道,说一位香港的学生被父母取名为“禤靐龘”,但上学期间,基本没老师和同学会读,有同学取笑他,叫他“雷雷雷龙龙龙”,甚至有同学直接叫他“呀”或者“喂”。

为此,这个同学十分苦恼,曾在网上发表言论表示希望自己能改名。

由此可见,过于晦涩难懂的字,不仅会给孩子日后的社交和学习带来不便,还会因为其过于难以辨识和记忆,削弱了名字本身的美好寓意。

第二,使用“谐音梗”

很多年前认识一个女孩,名字谈不上惊艳,但却是我见过“谐音”用的最好的。

她姓“吴”,我们都知道,吴谐音无,也就是说不管你后面名字起的多么寓意美好,加上这个姓,意思就完全颠倒了。

这个女孩说她生下来的时候,八字缺木,当语文老师的爸爸就给她起名“吴舒琳”,谐音即“无数林”。

一个巧妙运用谐音的名字,不仅可以让人一听就记住,还能在初次听到时产生愉悦的感受。

然而,如果谐音运用不当,或者起名时没考虑到谐音这种情况,就可能会引发误解、尴尬甚至不愉快的感受,让名字适得其反。

比如,我之前一个高中同学,儿子刚生下来,他做语文老师的爸爸,就利用平生所学给孙子起了个好读、好写、好记、寓意也好的名字——张元纪。

结果,随着孩子入学,经常被人称呼大名时,一家人觉得有些不对劲,原来“元纪”谐音“圆寂”,在佛家中,意味着高僧离世,随即,便给孩子改了名字。

所以,各位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一定要谨慎考虑谐音因素,确保名字不仅寓意美好,还能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尴尬,让孩子拥有一个既好听又吉祥的名字。

第三,过于随意

记得女儿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语文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我的名字》,意在让孩子描述自己名字的寓意。

当看到这个命题时,我忽然想到了网上看那些被父母取得过于随意的名字,比如下面这两位叫“陈总”和“吾皇”的孩子,想要完成这篇作文,真的是太难了。

一些家长,尤其是现在的80后、90后家长,为了彰显个性,喜欢给孩子起一些“过于随意”的名字。

比如,之前就有网友说自己在医院看到有人给孩子起名“何方神圣”,未免过于儿戏。

还有,前几年有段时间给孩子起名,特别流行“人造复姓”,即爸爸的姓+妈妈的姓+名。

这类名字,起的就是有点任性、随意,只追求字面上的好听,不在乎名字的深层含义与文化底蕴。

比如,下面“曹郑昊轩”这个名字,就是爸爸的姓+妈妈的姓+两个看似不错的字,没有什么深意。

再比如,最近一个视频,说的就是一位幼儿园小班的爸爸去接自己叫“范星灿灿”的女儿,结果就引起了一阵调侃而爆火的视频。

父母给孩子起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据《左传》记载,命名有五原则,即“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有信”,是孩子出生时的特殊情况起名,比如特殊自然现象、天气等。像老子一生下来耳朵就特别大,所以起名李耳,字聃(耳朵长且大)。

“有义”,即用代表美好品德的字取名。

“有象”,依据孩子出生时的特征或周围事物起名,比如,苏洵给两个儿子取名苏轼、苏辙就体现了 “有象”。

“有假”则是借助其他事物,如神话人物、名人、文学角色起名。

“有类”则是名字与长辈在含义或结构等方面有相似处。比如,唐朝诗人王维和王缙兄弟,名字在结构上都是单名,并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作为现代人,给孩子起名虽然不用过分讲究以上原则,但这些原则背后蕴含的文化智慧和美好寓意,却值得我们借鉴。

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起名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1)寓意美

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是对孩子未来的一种期许和祝福。

给孩子起名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比如,品德、智慧、志向等方面去考虑寓意,结合一些美好的事物来赋予名字寓意。

比如 “敏” 字,有敏捷聪慧之意;再比如“颖” 字,代表聪颖出众,期望孩子才华横溢,脱颖而出之意。

2)字形美

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要读起来好听,写出来也要美观。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选字的时候,要注意字的结构,比如,左右结构的字比较匀称,像 “婉”“悦” 等;上下结构的字可能会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如 “萱”“昊” 等。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选择过于复杂或者笔画特别多的字,这样孩子在学习书写自己名字的时候会比较轻松,而且在各种场合签名也会更加美观大方。

3)音韵美

古人无论作文、写诗还是起名,都讲究音韵美,即名字读起来听着舒服、朗朗上口。

所以,父母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除了要避免谐音,还要注意声调搭配,尽量避免都是同一声调的字。

比如“芝姿”这个名字,两个字都是一声,读起来比较平淡,缺乏音韵的起伏变化,显得有些单调。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声调的字组合在一起,形成有起伏的韵律,比如 “思成”(仄平)。

此外,还可以考虑名字的韵母搭配,避免韵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以免发音拗口。比如 “涂努(tú nǔ)” 韵母同为 “u”,叫起来很不顺畅。

【写在最后】

名字是伴随人一生的特殊符号,作为父母,给孩子起名,不能只图一时之快,追潮流,赶时髦。

而应注重“寓意、读音、字形”,因为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名字,才能成为孩子人生旅途中最温暖的陪伴和最坚实的力量源泉。

3 阅读:887
评论列表
  • 2024-08-31 01:54

    普通人为数不多的一点自由,保持宽容吧。自己喜欢寓意好就行。

  • lzy 2
    2024-09-01 21:42

    罚抄名字

  • Baby 1
    2024-09-01 14:23

    貌似幼儿园都不太喜欢叫全名的?幼师喜欢叫小朋友外号或者叫“小某”。这样其实非常不好,俺家孩子被别人这样喊之后、不愿意与别人一起玩耍、产生心理自卑、缺乏自信、没有被基本地尊重。幼儿园的孩子看到老师这样称呼别人、那也会跟着老师叫其他同学绰号或者也叫“小某”。家长跟幼师和幼儿园反映后,改善效果不大,实属老师教育方法欠妥。浏阳市湘鹏幼稚园还是长沙市示范性幼儿园,也不知是如何被评上的😓 是不是以后家长也教小孩遇到同学一律取外号、或者都叫“小某”(比如小董,小姜,小周)

    天王老子 回复:
    我家孩子就没有小名,一直叫全名,可能是觉得没有那么亲近,习惯就好了。幼儿园开学填什么资料,其中有一栏就小名叫什么,我直接写没有[呲牙笑]

禾禾妈爱学习

简介:家有一枚小学生,关注小学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