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踢出局后,英国1732亿核电项目面临停摆,只能自食恶果!

无羽涅 2024-12-31 11:22:16

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这个曾经被英国视为能源转型救星的超级项目,如今却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项目投资从180亿英镑飙升到460亿英镑,工期从2017年推迟到2029年,甚至连最基本的技术和资金问题都无法解决。这个曾经代表中英法合作的典范,如今成了烂尾的代名词。

英国把中国踢出局后,究竟是化解了“国家安全风险”,还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2015年,中英关系迎来了久违的“黄金年代”。

彼时,英国刚刚开始筹划其绿色转型的大计,计划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英国的老旧核电站逐渐老化,即将全面退役,火电厂则计划在2025年全面关停。

如果没有新的核电站补位,英国的能源缺口将高达2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以强大的核电技术和投资能力走进了英国的视野。

中国广核集团的加入,成为了英国核电计划中的一抹亮色。

中方投资60亿英镑,占据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33%的股份,并以“华龙一号”这一世界领先的核电技术参与到工程中。与此同时,中国还与英国签订了赛兹韦尔C和布拉德韦尔B两个后续项目。

对于英国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中国不仅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工程经验、技术支持以及庞大的就业机会,欣克利角C项目预计能创造2.5万个就业岗位。

对于脱欧后经济疲软的英国来说,这样的合作意义重大。

然而,风云突变。2016年,英国经历了一场全民公投,决定脱欧。脱欧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让英国开始重新审视其国际合作伙伴的选择。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发起了一系列“围堵”,尤其是对华为、中广核等高科技领域企业的打压。

美国不断向其盟友施压,要求它们减少与中国的技术合作。英国在美国的强大影响下,开始在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中对中方投资提出疑问。英国政府甚至指责中方可能通过核电站的计算系统对英国能源进行“远程操控”。

尽管这种猜测毫无依据,但英国政府还是为中广核的合作增加了种种苛刻条件。

2019年,美国将中广核列入“实体清单”,直接限制其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于是,英国开始以“安全风险”为由,对欣克利角C项目进行全面调查。尽管调查结果并未发现任何问题,但英国政府还是选择站在了政治角度,开始对中企下手。

在赛兹韦尔C项目中,英国政府甚至动用纳税人的钱回购了中方的股份,迫使中广核彻底退出该项目。

中广核的退出,标志着中英核电合作的全面破裂。

对于欣克利角C项目,中广核同样决定不再进行后续投资。从2017年起,欣克利角C项目的建设便开始陷入停滞。法国电力公司成为了唯一的主导方,但单靠法国的力量,显然无法支撑起这个庞大的工程。

如今,这个曾经被视为中英法三方合作典范的项目成了一个烂摊子。疫情和英国脱欧带来的供应链问题,让项目预算从180亿英镑飙升到460亿英镑,工期也一再推迟。从一开始计划在2017年完成,到最新预期的2029年,整整推迟了12年。

更严重的问题是,欣克利角C项目已经遭遇了严重的专业人才流失。法国电力公司不得不从美国和加拿大临时调派核电工程师,以弥补英国技术人员的短缺。

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在为资金短缺发愁。中广核的退出让英国失去了最大的一笔投资来源,有意思的是,英国自己却承担不起这部分资金,只能不断“摇人”,希望能有人接盘。

不过,或许是英国的政治环境让投资者失去了信心,又或许是墙倒众人推,英国这边正四处求告拉资金,另一边潜在的合作伙伴纷纷选择退却,理由很简单——谁也不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

即便是过去对英国投资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企业,现在也对英国的政治风险望而却步。

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命运,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没有信任,就没有合作。

英国当初为了讨好美国,选择牺牲与中国的合作,将中国这一可靠的合作伙伴排除在外。然而,没有了中国的资金、技术和经验,英国不仅失去了完成核电项目的可能性,还让自己的能源转型计划陷入困境。

从华为5G到中广核核电,英国的每一次“脱钩”都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成本。企业间的合作一旦牵扯到政治,就会变得复杂,如今英国政府也算是“求仁得仁”,有这样的后果怨不得他人。

如今,英国政府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核电站建不成,能源安全无法保障,绿色转型遥遥无期。

反观中国,虽然被英国“踢出局”,但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核电项目到阿根廷的阿图查三号核电站,中国核电技术凭借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法国媒体甚至直言,中国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发展核电,并成为全球核电技术的领导者。

欣克利角C核电站的现状,或许是英国的一个教训。作为一个需要大量进口能源的国家,英国应该学会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政治考量。全球化的时代,不可能通过孤立和封闭解决问题。

与其一味追随美国的“冷战式”对抗策略,英国更需要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找到一条更加务实的合作之路。

这个“烂尾”工程会否在未来迎来转机,仍是一个未知数。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中国的支持,英国要独自扛下这座耗资巨大的核电站,无疑是难上加难。

或许,英国需要回头看看,那个曾经为其能源转型带来希望的合作伙伴,才是它真正需要的盟友。

0 阅读:22

无羽涅

简介: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