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会说话真的太重要了,不仅自己高官厚禄,子孙还成为诸侯

老丘讲古书 2025-02-28 17:18:06

陈公子完,陈厉公之子,妫姓,名完,谥号敬仲,又称田完,他跟孔子的始祖孔父嘉一样,因后代而出名,他就是“田氏代齐”的始祖。

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陈宣公杀了太子御寇。陈宣公是陈厉公的弟弟,陈厉公薨后并未传位给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陈庄公,陈庄公薨后又传给了陈宣公,为什么在陈国会连续出现传弟而不传子的继位呢?这还要从他们的父亲陈桓公开始说起。

陈桓公在位期间,屡次未采纳弟弟公子佗的建议,导致陈国战败后逐渐走向没落。在陈桓公病重之际,公子佗发动政变杀了太子免,自立为陈废公。陈废公上台后也没好到哪里去,经常不理朝政,偷偷跑去蔡国猎艳淫乱,陈桓公的二儿子陈厉公的生母恰好是蔡国贵族,于是陈厉公联手其他两位兄弟在蔡国的帮助下杀了陈废公。

就是因为这样的一段经历,所以三位异母兄弟才会如此信任,信守当初约定的誓言,连续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直到老四陈宣公即位后,他发现自己的太子跟陈厉公的儿子来往甚密,经常聚在一起谋事,担心太子造反,于是指使手下人杀了太子。

太子御寇一死,陈公子完和公子颛孙两人逃亡到了齐国,因古音“陈”和“田”都发“殿”音,所以改氏为“田”。颛孙后来又从齐国逃到了鲁国,他也是颛孙氏一族的始祖。

陈公子完来到齐国后,由于他富有贤名,齐桓公对他很是敬重,想拜他为上卿。异姓人拜为上卿又叫客卿,这在春秋诸国中非常罕见,直到战国时期才变成很普遍的现象。面对齐桓公开出来如此诱人的高规格职位,陈公子完却婉言谢绝了,他回复的话非常有水平。

首先他先自谦了一番,说自己是做客他乡之人,本来应该要治他的罪,当然这个罪名只是指自己没有很好地遵照父亲和兄弟的教诲,来到齐国后,因为齐国的仁政才不追究他的罪名,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恩惠了,现在怎么还敢奢求获得高官厚禄呢,这会遭到官员们的唾弃,更会让他无地自容。

最后他还怕齐桓公不明白他的意思,于是又引用诗经的话来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想法,大致的意思是说这么高高的车乘,用把良弓来叫我上来坐,不是我想上去,而是怕人言可畏。

老丘以为,陈公子完绝对是位高人,恰到好处的自谦,同时又不经意间带出对对方的极高赞美,最后还以诗明志,彰显一下自己的才华。这完完全全的是在证明给齐桓公看,你绝对没有看走眼,我确实是个货真价实的贤人,值得你拥有。

他的拒绝让齐桓公舒服无比,这样的对辞真的是太受用了,高兴之余给了陈公子完另外一个有实权的职位“工正”,相当于工部尚书,掌管所有建造工匠之事。

这可是一个肥差啊,职位虽然比上卿要低,但是压力小油水多,这就为陈公子完在齐国开枝蔓叶奠定了非常扎实的经济基础。

光有经济基础还不够,更重要的要有群众基础,也就是道德基础。

很快这样的机会就来了,有一次陈公子完请齐桓公来家里喝酒,一般来说诸侯是不可能去大夫家里吃饭,这不符合国君的身份,但是齐桓公居然能欣然受邀,足以说明齐桓公对陈公子完的重视和欣赏。齐桓公在喝酒的过程中很是开心,眼见天快黑了,他命手下人点灯,然后接着喝,这本是常见的情况,作为主人家陈公子完也不好拒绝,没想到他又一次的拒绝了。

他的回复非常简单,他说请国君您白天来喝酒我是占卜过的,但是晚上来喝酒我还没占卜,所以我不敢啊。齐桓公听到这样拒绝的话,虽然觉得有点扫兴,但转念一想就会觉得陈公子完对他这位国君非常尊敬,只是喝个酒还要占卜,真是处处都在为国君着想。

酒是用来完成礼仪过程中的用品,即招待国君或者客人的用品,一旦礼完成了,就不能再使用了。也就是说不能过度使用,如果自己不喝醉,这就是义,不能让国君或者客人喝醉,这就是仁。

老丘以为,陈公子完请齐桓公喝酒前有没有占过卜,这个无从考证,但是他说话的水平确实是非常高明,好好说话真的太重要了。

酒是粮食精,但切莫贪杯,把自己喝醉了就是不义,把别人灌醉了就是不仁。老丘也是位好酒之人,常常约三两好友把酒畅饮,为了做个酒桌上的仁义之人,看来只能努力提高酒量,自己多喝点,让朋友少喝点,哈哈!

左传中有两段引用易经占卜的文章,分别是陈公子完的丈母娘懿氏在嫁女之前的占卜,以及周史官对陈国未来发展的占卜,描述的非常详细有趣。关于这段易经的解析,老丘想以后专门写一篇文章来介绍。

文章大致的意思是说占卜的结果跟历史完美吻合,如果这真是当时的预言,那占卜之人真的是神人也,但老丘认为,这显然不太可能,只是作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吧,让左传更精彩可信。

陈公子完的五世孙,谥号桓子,名无宇,成为了齐国的正卿,恰好陈国第一次被楚灭国。到了七世孙,谥号成子,名恒,即陈恒、陈常,也叫田常,杀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简公,全面掌控了齐国,自此齐国从姜齐走向田齐时代,史称”田氏代齐“,不久陈国被楚彻底灭国。

庄公二十二年 - 陈人杀其太子御寇

二十二年春,陈人杀其大子御寇,陈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齐侯使敬仲为卿。辞曰:“羇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诗》云:‘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使为工正。

饮桓公酒,乐。公曰:“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君子曰:“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

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陈厉公,蔡出也,故蔡人杀五父而立之,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

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坤》,土也。《巽》,风也。《乾》,天也。风为天于土上,山也。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于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庭实旅百,奉之以玉帛,天地之美具焉,故曰:‘利用宾于王。’犹有观焉,故曰:‘其在后乎。’风行而著于土,故曰:‘其在异国乎。’若在异国,必姜姓也。姜,大嶽之后也。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及陈之初亡也,陈桓子始大于齐。其后亡也,成子得政。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