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杭州灵隐寺前一段时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职人员;
岗位的核心职责,就是撰写新闻稿、发言稿、工作总结等活动文稿;在微信、微博、网站上完成内容编辑和审校;
从岗位职责上看,就是新媒体编辑或者加上运营的工作;
而且,学历注明要全日制大学中文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包含应届毕业生)。
其实这个岗位,在2016年就曾经招过人,也成功的聘用了一位有潜力的候选人,90后的赵莲贵成功应聘;
不过,这位竞争胜出,与佛最有缘的前任,在经过一年半的工作以后,2017年还是下定决心,选择辞职离开。
辞职的原因,并非工作任务过重,并非人际关系复杂,并非寺内工作环境糟糕;
而是工作太轻松,太悠闲,甚至寡淡;
佛系感太重,年轻轻就清心寡欲,浪费了好时光。
俗人就是俗人,有七情六欲;
没有经过大彻大悟的尘世修为,就直接来适应这片佛门净地,其实是个苦行僧。
(2)
其实,大多数人是向往美好的;
只不过在通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道路上,也捎带着嘈杂,孤独和烦恼。
让绝大多数人都烦恼的找不到生活乐趣和人际冲突,其实是因为我们都想得到美好生活。
真的让一个人放弃追求,放弃奋斗,放弃竞争,而生活在一日三餐的稳定淡泊中,其实是很难受的;
欲望被压制的痛苦,就类似生命力被扼杀;
人就变成了非活物一般的脆弱,弱竭。
人性本身就是复杂的,多少有些无法穷尽的东西;
既渴望活着,也想要死亡;
既想要得到爱,也会摧毁爱;
光明与阴暗在同一个人体内,同时存在。
寺庙内的工作并不繁忙,标准也并不高;
而且,因为不是创收的商业机构,寺庙并没有竞争的KPI,销售额,营收这些指标;
压力小了,没有竞争,看似是好事;
但是竞争小了,带来的压力源的刺激也小了,生活又显得缺乏生气和活力,品尝不到赢得挑战的胜利感和成就感。
而自我成就的需要是位于需求层次高端;
究竟是该带着烦恼追求美好;还是该远离烦恼,同时清心寡欲?
即便全日制正规大学的本科生多如牛毛,但是多元化时代下的年轻人,就满足在这个稳定,能吃饱饭的舒适中,其实还是浪费了人生突变和逆转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我们的选择还是应该顺应人性规律,找到内心期待去实现,才会感觉快乐,幸福,满足,充实。
而人际烦恼,压力是幸福的附带物,不可避免,只能接纳。
(3)
看似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顺其自然的佛系文化,真的有佛系吗?
或许根本没有。
在物质水平达到到一定层次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中被淹没,消费升级的压榨、阶层分化;
无论工作多么努力,依然敌不过房价上涨的速度;无论多用心,依然挡不住迅速变心的伴侣;
人开始恐惧现实,害怕看到自己的失败,不敢去尽力争取,而寻找的一个时尚标签,开始用需求妥协和放弃获得表面的秩序;
可以躺在这个标签下,享受放弃带来的冲突减少和压力减小,获得舒适和存在感。
而真正的佛系,不是求而不得的无能为力,不是消极逃避;
是有自己的信仰,将合理的人的欲念转化为积极能量,通过对信仰的坚持和归因,摆脱人间矛盾和焦虑,获得内心平静宁和;
一个是消极,一个是积极。
而既然是人,就一定有些共性;
追求卓越,追求优秀,不甘平庸;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生命力可以释放;
这是人性底层的能量。
有热爱的事业和家庭,有喜欢和爱的家人,会为了这些热爱和喜欢去努力;
人性千回百转,复杂又奇妙;
看透万事仍能体谅,是一个人的内心温柔;
而看透万物却麻木,妥协和放弃,只是文化进程中短暂闪耀的一个火花,更是一个人的无可奈何;
佛系与佛无关,只是顺应内心的主张;
而佛祖面前,需要有缘人。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