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水平,导致组织器官缺氧,影响人体健康,一般来说,贫血的产生机制复杂,可能由红细
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或失血过多引起。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有效地诊断贫血,特别是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贫血的存在和类型,那么今天我来告诉你,当你拿到血液报告时候,我们如何自己初步的判断是否有贫血,
首先 看看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正常值:男性130-175 g/L,女性120-150 g/L
低于正常值提示贫血。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第二:正常值:男性4.5-5.5×10^12/L,女性3.8-5.1×10^12/L
低于正常值提示贫血。
其次: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
正常值:男性40%-50%,女性35%-45%
低于正常值提示贫血。
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正常值:80-100 fL
小于80 fL提示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大于100 fL提示大细胞性贫血(如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性贫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
正常值:27-34 pg
异常值可提示贫血类型。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
正常值:320-360 g/L
异常值可提示贫血类型。
相对于成人,因为在儿童的标准数值不同,血常规检查中,贫血的最低控制线也是不同的,
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负责携带氧气。血红蛋白的浓度是诊断贫血的关键指标。
正常值:
新生儿(0-1个月):140-200 g/L
婴儿(1-12个月):100-140 g/L
儿童(1-12岁):110-150 g/L
青少年(12-18岁):120-160 g/L
贫血提示值:
如果血红蛋白低于以下数值,则提示贫血:婴儿(1-12个月):<100 g/L
儿童(1-12岁):<110 g/L
青少年(12-18岁):<120 g/L
2.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 RBC)
红细胞计数指的是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是反映红细胞总量的重要指标。
正常值:
新生儿:4.0-6.0×10^12/L
婴儿:3.5-5.5×10^12/L
儿童:4.0-5.2×10^12/L
青少年:4.0-5.5×10^12/L
贫血提示值:
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提示贫血。
3. 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
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反映红细胞的比例和数量。
正常值:
新生儿:45%-65%
婴儿:30%-40%
儿童:35%-45%
青少年:37%-47%
贫血提示值:
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范围下限,提示贫血。
4. 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帮助判断贫血的类型。
正常值:
婴儿:70-90 fL
儿童:75-95 fL
青少年:80-100 fL
贫血提示值:
小于正常范围下限,提示小细胞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
大于正常范围上限,提示大细胞性贫血(如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性贫血)。
5.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是每个红细胞中含有的血红蛋白平均量。
正常值:
婴儿:24-30 pg
儿童:26-34 pg
青少年:27-34 pg
贫血提示值:
小于正常范围下限,提示缺铁性贫血。
6.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MCHC)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每单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浓度。
正常值:
婴儿:300-360 g/L
儿童:320-360 g/L
青少年:320-360 g/L
第二:一旦身体患有贫血,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反应,日常中,我们可以用肉眼如何大概的判断?
一旦人体患有贫血,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可以在脸色上大概的看的出来,那就是脸色苍白,这是因为贫血患者由于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不足,导致皮肤和粘膜(如口唇、眼睑内侧)的颜色变淡。
乏力、头晕,因为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容易感到疲倦和无力
再者就是,心悸、气短,因为贫血导致氧气不足,心脏会加快泵血速度来补偿,患者可能感到心跳加速或呼吸急促,特别是在运动或劳累后。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指甲异常
严重贫血可能导致指甲变薄、变脆,甚至出现匙状指(指甲向上翘起,如汤匙状)
第三:哪些人群是重点需要检查是否贫血?
一般来说, 儿童,青少年,老人,孕妇,女性以及素食主义的人群,是重点需要关注的,
比如儿童青少年,因为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对铁和营养的需求量大,容易出现饮食不均衡,导致贫血
比如孕妇,这是因为,孕妇怀孕期间,母体需要供应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铁、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对铁的需求增加。如果摄入不足,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在比如,素食主义者,在日常的饮食中,不吃肉食食物,就有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铁和维生素B12来源,容易导致贫血。
再者就是老人,因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减弱,吸收铁和维生素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营养性贫血。同时,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几率较高,这些疾病也可能影响红细胞生成
最后就是年轻女性患者,那是因为女性在月经期会失去一定量的血液,如果失血量大且补充不足,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一类人群,那就是慢性患者,慢性疾病如肾病、肝病、癌症等会影响红细胞生成和寿命,增加贫血的风险。
第五:我们如何在日常中如何预防贫血?
预防贫血主要依赖于保持均衡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其中摄取富含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是预防贫血的基础,例如红肉、禽肉、鱼类、绿叶蔬菜、豆类和坚果等。多食
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和青椒,可以帮助铁的吸收,而避免在同一餐中摄入大量钙、茶和咖啡,因为这些会抑制铁的吸收。此外,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当的运动,有助
以维持体内各项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和提高身体的造血功能。同时,注意经期卫生,减少意外伤害导致的失血。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和素食者等高风险人群,特别需要关注铁、维
生素B12和叶酸的摄入,可以通过食用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品或补充剂来预防贫血。此外,定期体检,尤其是血常规检查,是预防和早期发现贫血的重要措施。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贫血,维持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