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反腐如火如荼,最近接连落马的不乏有医院的院长书记,还有一些知名的科室主任,可以说,在社会舆论的带动下,医护人员的自尊和脸面从“白衣天使”掉入了人人嗤之以鼻的“黑心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f6843927b24338ede26f1300bfc24487.png)
也就是在这样的节奏下,各大医院,自爆丑闻接踵而至,比如,科室年轻医生举报科室主任,比如医生的老婆举报自己的丈夫,贪污腐败,生活不检点,凡事只要是跟医生沾边的不利的消息,无一例外,都希望在这个热度上,放大,搞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归根到底,终结一绝话,那就是--钱。
第一:为什么我国医疗要半放开公立医院?但本质已经是市场化。相对于商人而言,商人赚钱唯利是图,是天经地义的,医院这个相对于在我国这样的社会制度下,决定了,必须以公益性和社会服务性为主要宗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一直到医改之前,我国的公立医院,完全是一个村公益的医院。
医护人员完全按照公职人员来管理,在工资问题上面,也完全是按照国家事业单位管理模式来发放, 可以说,风雨来雨里去,走过了几十年,相对于老百姓看病,是非常的方便自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017448a3f5c40383ff8a5e85f527c1a9.png)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的增长,以及外来资本的进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我国国内的市场化经济不断的调整和优化,在各个领域都进入了资本的管理和操作,
尤其是随着东西部医疗技术和经济不平衡,再加上老百姓看病人数的急速增加,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看病难和看病贵成了很多老百姓心中的心坎。
虽然说,在我国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公立医院数量有限,医护人员的人手完全跟不上患者的数量,而也就是在那个阶段,不断的被爆出,患者看病看不起,因病返穷现象此起彼伏,医患矛盾异常的激烈,在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舆论,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下定了决心,逐步放宽了民营资本,可以开设医院,甚至可以入股,在某些时候确实是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的困境, 比如,有些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选择到民营医院就诊, 比如一般的小毛病可以到医院检查,在一定客观程度上,缓解了公立医院看病拥挤的问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fc196470dc284afa4f2dbff0ed5cc87.png)
而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公立医院的改革也是在不断的推进和摸索,慢慢的在医药和医院不断的改进,比如后续实行的药品零差价,一票制,两票制,到最后的集采,在医改方面,不断的深入,实行医疗资源区域化,集团化,下基层,等等,尽可能的把公立医院资源最大化。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改革得到了初步的效果和反馈,国家感觉到,公立医院可以放开了,到最后,逐步的放开医护人员的人事管理,比如,逐步取消医护人员的事业编制,医院院长去行政化管理,等等,不得不说,这一切的管理,确实有效改善了患者看病贵和难的问题,
但是,从古至今,凡事改革都是有利有弊,如此改革,势必对医护人员的薪酬,医院的运营模式和性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9e1fa97ff61989bc3e76c17c01277f1.png)
比如,医改开始的之前,公立医院不管是乡镇的还是城市的, 全部是属于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财政上面属于全院财政拨款, 但是改革后,乡镇卫生院保持原有性质, 县级以上的所有公立医院,从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改变成公益性二类事业单位, 财政从全额拨款,改成差额拨款。
也就是这样的转变,可以说,造就了当下公立医院半市场化,甚至全权超出了国家管控的能力,毕竟公立医院差额的财政补助,不到财政总拨付的1% 而且这个差额补助,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地方根本无法兑现,
即使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这点财政补助,只能说是毛毛雨,根本不够医护人员工资的发发, 那怎么办?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358b48cb199a5b736b50d6999b57f868.png)
羊毛出在在羊身上,那只能靠医护人员不断的去创收,去开药,多做检查,来维持整个医院的运营,久而久之,医院看病的宗旨,完全就变味了,可以说,披着公立性的事业单位,实则是运行着盈利性的市场经济行为,你说,能看好病,能服务患者?
在这种遮羞布,浑浑噩噩多年,终于到了快要遮不住了,毕竟这种模式真的会跟我们现有的制度背道而驰,这不,轰轰烈烈的打压开始了。
第二:很多人都说,医生实现年薪制,你觉得操作性可持续性吗?一旦实行医生年薪制,会出现哪些问题?知道了,上面的演变,我们很容易明白,现在医生的工资,基本都是靠医生,看病人,开药,检查,临床服务而获取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除了最基本工资外,还有奖金绩效构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b0debe58daaa4c6a5ac0d49493fda0f1.png)
而最近国家提出的要求,取消医护人员薪酬与药品,检查挂钩,这直接导致,医护人员的薪酬,断崖式的下降,当然,国家做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只提出了口号和规定,没有提出,取消这些挂钩后,医护人员的工资从何而来?
这在当下,造成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困惑, 很多人都在猜想,是不是医护人员的工资完全由政府拨付?医生只管看病,医院收的钱,全部上交给政府,政府按照每个医生的职称,年龄等等综合性的一个指标进行发放,是否可行?
目前来说,确实无解,如果说,不是政府放发, 这里又规定,医生不能于药品和检查挂钩,那么请问,既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的行为,医生还能坚持的下去吗?毕竟每个医生从读医学,到工作,花费诸多的精力和时间,更何况每个医生都是有家庭和儿女的,也都是血肉之躯。总不可能干着最危险的事情,拿着卖白菜的钱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2bcc0861b7ede530f4d7a0c10638ae7.png)
当下退一万步来讲,如果真的实现了年薪制,而且全国推广,那么我想,势必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医生的压力减轻,而且很多医院医生,直接躺平, 因为看病看一个跟看100个,一年到头,收的钱还是一样,对于这样,他们有什么动力?
此外患者就医更加的困难, 对于很多疾病,很多时候, 各级医院的医生,就开始踢皮球了,比如某一个疾病,明明可以治疗,医生跟患者说,不能治疗,叫患者掉上一级医院,上一级医院,又叫患者到省级医院,弄得患者更加的疲惫,看病会更加的沉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756efaee0cbe81eac4f32f8005760e1.png)
另一个方面,会倒逼优秀的医生,离开公立医院,甚至组团成立一个私立医院,有技术,有能力的医生都会离开公立医院,而公立医院留下来的,只能看一些基础性大众性的疾病,对于疑难杂症,估计老百姓,到最后只能往私立医院跑,那么可想而知,医疗费用和价格,只能掌握私立医院的手中,
你们觉得呢?医生实行年薪制,到底对医生好,还是对患者会有利于?欢迎评论
找出问题和根源,切切实实地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