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商场充斥着过多的预制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出乎意料的是,预制菜的流行已经蔓延到了普通的水饺之中。
近期,被誉为水饺行业翘楚的“袁记云饺”被揭露,其水饺馅料为冷冻制品,水饺皮也非现场制作。
难道店内包制水饺的阿姨们只是摆设?顾客们品尝的并非真正的现包水饺,而是“替代妈妈味道的餐食”?
然而,这并非独一无二的情况。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有七成的外卖商家正在采用预制菜。
例如,真功夫、吉野家等一些领先的连锁餐饮企业,其预制菜的使用比例几乎达到了100%。
换言之,尽管大众对此并不热衷,预制菜却已经无声无息地占据了餐饮市场的大半江山。
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地区便开始探索预制菜领域。到了2019年,由于疫情的爆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预制菜在我国逐渐变得流行起来。
尽管预制菜在我国仍属于一个新兴行业,但其产值增长速度却异常迅猛。
从2000年的2888亿增长至2023年的5165亿,市场在四年的时间里几乎翻了一番,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大关。
尽管预制菜尚未获得广泛青睐,它为何仍能占据如此庞大的市场份额呢?
实际上,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中餐预制菜包的兴起。
这种预制菜仅需加热即可食用,深受餐馆老板们的喜爱。
网友们戏谑地称其为“中国第九大菜系”,从鱼香肉丝、辣子鸡、红烧肉、糖醋里脊、梅菜扣肉等普通菜肴,到佛跳墙、鲍鱼、海参等高档菜品,种类繁多。
这表示,不必依赖专业厨师,任何餐厅都能通过使用预制菜肴,轻松为顾客提供八大菜系的美食。
此外,预制菜肴的使用既便捷又迅速,简化了许多烹饪步骤,因此从顾客点餐到餐厅出菜,仅需对菜肴进行加热的短暂时刻。
而且,最吸引餐厅的,无疑是其低廉的成本。
在1688批发采购平台上,大多数中式预制菜肴的单价仅在3-8元/份。
以卤肉饭的利润为例,现场制作的净利润仅为0.5元,而连锁餐厅自制的预制料理包的利润超过3元,若直接从厂家采购预制菜包,利润甚至可达8元。
想象一下,餐馆若选择购买预制菜包,便能实现多重效益:
既节省了厨师的薪酬,又减少了厨房的租金成本,同时还能快速提升餐点的制作速度。
这实在是太诱人了!
因此,想要让追求利润的老板们放弃使用预制食品,他们可能只能用一句话回应:我们真的做不到。
正因为这样,餐馆里预制食品的比例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我们选择外卖是因为不想亲自下厨,却没料到餐馆也懒得动手做菜!
自去年7月起,拥有14.7万粉丝的抖音博主“张言一(外卖大神)”,通过短视频不断向观众展示,仅凭预制食品,就能轻松成为外卖商家,并且赚得盆满钵满。
在视频里,他接到两大外卖平台的订单后,采用沸水煮或微波加热的方式处理预制菜包,接着将加热好的菜包倒入一次性餐盒中,打包完毕后,便完成了送餐流程。
网友在观看了视频后,愤怒地评论道:我竟然成了冤大头,花了现炒的价钱吃着预制的菜。
以每份200克的辣子鸡为例,在1688平台上,其批发价格仅为5.9元,但在张言一的外卖订单上,售价却高达18.8元,价格翻了三倍还不止。
事实上,外卖行业普遍使用预制菜包,这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那么,选择堂食而非外卖,就能避免预制菜的困扰吗?
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如今的预制菜已经今非昔比,只需借助高科技的“锅气香精”,就能让菜肴闻起来和现炒的一样,让人真假难辨。
不仅烹饪菜肴,面点同样难以逃脱,例如兰州拉面连锁所采用的汤料和牛肉,很可能依旧是预先制作好的速食产品。
为何商场中品牌连锁餐馆如此普遍?
相较于小型餐馆,拥有中央厨房自行加工预制食品的品牌连锁餐馆,因其更高的利润空间,能够更稳定地承担商场昂贵的租金。
正如袁记云饺一般,连锁餐饮的分店所供应的菜肴或食材,通常由总公司或配送中心通过冷链物流配送,这些食物可能已经准备数日甚至数月,仅需在顾客点单后简单加热,便能迅速上桌。
预制餐食在2022年西贝莜面村、小南国等连锁餐饮中的占比超过了85%。
因此,人们若想外出享用新鲜制作的饭菜,可能只能选择那些熟悉的街边小店。
尽管预制菜的流行趋势难以阻挡,但多数国内消费者似乎并不热衷于它的普及。
近来,“校园引入预制菜”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引起了家长们的担忧。
家长们普遍认为,预制菜口味欠佳且营养价值低,同时含有过量的脂肪和盐分,以及防腐剂等添加剂,这对健康不利。
家长们感到忧虑是有其原因的,因为到目前为止,预制菜尚未拥有国家统一的标准。
例如,在预制菜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温度扮演着关键角色,但目前我国对于冷冻食品的储存尚未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
然而,自今年3月起,多个部门联合发布了通知,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界定了预制菜的定义,这预示着预制菜行业将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
这一举措也引起了对预制菜持反对态度的网民的不满,他们质疑除了对餐饮业者有利之外,存在诸多问题的预制菜是否真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产品的革新,例如快速冷冻技术使得无需添加防腐剂的预制菜肴成为可能。
因此,针对预制菜目前面临的问题,将来它们将会被逐渐解决。
随着预制菜肴品质的提升和健康性的增强,那些每日辛劳准备三餐的家庭成员终于可以“重获自由”。
事实上,许多人已经开始憧憬,在未来的节日里,即便是烹饪新手也能借助预制菜轻松准备出一桌丰盛的佳肴,这难道不是一件乐事吗?
此外,预制菜的使用能够显著提升初级农产品的经济价值。例如,一斤冷冻鸡翅售价为36元,而一斤烤鸡翅的半成品价格则可高达75元。
另外,预制菜在国际市场上也有巨大的潜力,那些已经厌倦了西餐的留学生、在世界各地工作的跨国职员、对中国菜肴情有独钟的外国友人以及周游世界的中国游客,都对中餐预制菜充满了期待和渴望。
在2023年,我国新增注册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达到0.52万家,相较于上一年度,增长率达到155.90%。
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预制菜时代正大步走来。
尽管预制菜时代已经到来,人们依旧感到忧虑,特别是担忧监管不足和信息缺乏透明度。
预制菜本应避免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由于企业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标准而引发。
此外,鉴于预制菜的普及,使用预制菜的商家是否应当主动向消费者披露这一信息呢?
这样,顾客的知情权与选择权才能获得确保,防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冤大头。
生活的烟火气息,最能抚慰普通人的心。
期望,预制菜能持续改进,让喜欢烹饪的人有更多机会亲自下厨,而不喜欢或不擅长烹饪的人,也能轻松享用到健康、安心的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