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17日,梁斐正式成为爱尔兰首位华人大律师。《爱尔兰时报》将这一刻描述为“创造了历史”。
近日,梁斐接受中国侨网“华人故事”栏目专访,讲述成为爱尔兰首位华人大律师背后的无数挑灯夜战和坚持。她称,一路走来,要感谢当初的自己没有放弃探索,勇敢冲向未知的世界。
决心:从上海重新出发
梁斐出生于上海。上小学时,香港TVB律政剧风靡。电视荧幕里,大状们对簿公堂,在法、理、情之间唇枪舌剑的场景给她留下深刻印象。“我最喜欢《壹号皇庭》这部剧,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成为一名律师,像剧中人物那样,用法律捍卫公平与正义,帮助更多人。”

图为香港律师 谭达明 摄 2003年高考后,梁斐如愿考上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毕业后进入到一家银行工作。白领生活却让她内心愈发迷茫,“每天的工作好像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梁斐说,无数次辗转后,她做出决定,选择出国留学继续深造。“在和父母袒露心声后,他们十分支持我的决定,给予了我很多鼓励和信心。”2008年6月底,这位上海姑娘只身一人到达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开启另一段全新的人生体验。
“现在回想,实现梦想的过程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的。”梁斐说,“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那之后,就要开始想着如何将这些目标实现。”
闯关:“跨界”成为会计师
在都柏林,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由于英美法系与国内法系存在差异,成为执业律师必须从当地大学的法学本科开始学起。”梁斐在权衡时间与经济成本后,决定跨专业攻读会计研究生课程。
梁斐介绍,在爱尔兰,每家企业必须自行完成报税工作,使得会计师成为热门岗位。为满足对这类人才的培养需求,当地为本科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一年制的研究生课程。同时,当地政府颁布相关签证政策,允许刚毕业、年薪未达标准的学生以见习会计师身份在当地合法全职工作。“会计岗位需求旺盛,工作相对容易获取。我想要在确保自给自足的生活基础上再继续完成法律学业。”她说。

2015年,梁斐与当时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主席合影。(受访者供图) 然而生活总是会以一些意想不到的方式带来挑战。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梁斐找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一开始我拿到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面试资格,但最终未能通过。原先的职业规划和生活设想全部打乱了。”她说。
梁斐回忆称,自己没有放弃,经常四处奔波投递简历,只为争取更多的面试机会。“我会复盘每一场面试和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并利用业余时间弥补专业知识。”她心里默念,机会总是青睐那些做好准备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梁斐最终成功入职当地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尽管规模小,但它是我人生的另一关键起点。”她说,自己从最基础的工作和最低的薪酬起步,经过不懈努力,在2014年年底顺利通过了所有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以下简称ACCA)的专业资格考试。
梁斐说,路虽远行则可至,全力以赴、不留遗憾的心态帮助她打败了无数的迷茫、犹豫和软弱。
坚持:“律师梦”成真
在完成ACCA考试后,梁斐考虑开始从头学习爱尔兰法律,她笑称自己一直处于“全职工作、兼职学习”的状态。 梁斐告诉记者,想要在爱尔兰成为大律师,她必须在大律师学院完成法学文凭课程,并通过入学考试,才能继续攻读相关学位课程。

2016年,梁斐与爱尔兰高院法官Mary Ellen Ring一起合影。(受访者供图) 下班后再马不停蹄赶到课堂成了梁斐的日常。“我记得要从下午5点45分一直上到晚上8点30分,除了常规考试外,每门课程还需完成一篇2500至3500字的论文。”她说。
梁斐坦言,日常繁忙的工作本就压缩了很多学习时间。而入学考试长达五天,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所有科目才能被录取,也带给她很多压力。“实际的复习时间非常零碎,大约只有一个月。长时间的连轴转让我感到身心疲惫。”梁斐称,每当想要放弃的念头涌上心头,她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

图为《爱尔兰时报》报道梁斐成为爱尔兰首位华人大律师。(受访者供图) 幸运的是,梁斐最终顺利“通关”,如愿继续学位课程的学习。她介绍,每隔一周的周末从早上9点就开始上课。按课程要求,出勤率必须高于90%。“难关一重接着一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平日及时处理好工作,好让周末可以空出时间专心学习,我的每一天都在和时间赛跑。”
2020年9月17日在爱尔兰最高法院,梁斐正式成为爱尔兰首位华人大律师。她说:“中国和爱尔兰有着非常不同的法律体系,我也希望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去帮助和支持更多侨胞。”
如今,梁斐的工作被上庭和撰写法律文书填满。谈及当下的生活,梁斐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曾经遥不可及的“律师梦”终于成真,她说这份踏实感激励她继续前进,勇敢迎接人生的每个时刻。
作者:金旭 责任编辑:马海燕

清明节何以在南洋华人社会中世代延续?
诈骗套路又“上新”,人在海外要当心!
吴立春:从破窗拓新到班墨出海,工科情结深耕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