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春:从破窗拓新到班墨出海,工科情结深耕产教融合

中国侨网 2025-04-01 13:30:56

“一个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企业,是注定被市场所淘汰的。”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省侨商联合会会长吴立春在接受“侨商道·博鳌华商录”专访时说道。

破窗:从民生需求到多元产业布局

1997年,吴立春从加拿大回到山东济南,创建三庆实业集团,涉足地产开发、旅游度假等领域。历经近30年的发展,三庆实业集团发展成集投资、教育、新能源、不动产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1997年住房是民众比较关注的一个需求点,于是我萌生了想法:做老百姓住得起的精品房。”吴立春回忆道,以前济南的房子都是普通的木框玻璃窗,他在项目中把木框玻璃窗改成落地窗,让房子在外观和居住舒适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吴立春介绍,近年来,随着民众需求的变化,房地产市场消费逐步趋于理性。集团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多元化经营,相继投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互联网+”企业等多领域。

图为吴立春。(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工科基因:八年申本路寻创新发展

2003年,吴立春投资山东凯文职业学院,2019年学校更名为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成为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高校之一。

“我从工科学校毕业,发展工科是我心里的一个情结。”吴立春说,当今社会发展人才是根本,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开始逐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也强化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意识。

吴立春回忆,投资职业教育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仅仅是申本的过程,学校就用了8年。而且工科院校投资巨大,有时一个实验室就要花费几百万元。

谈及办职业教育的初心,吴立春表示,早年间在工地上与建筑工人们聊天时,常听他们谈起对子女未来的担忧,他们努力赚钱供子女上学,期待改变家庭的境遇。于是他产生了兴办职业教育的想法,希望为农村孩子提供更好的发展路径。

图为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受访者 供图)

职教出海:架设技术文化交流双桥梁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加速,职业教育培养的专业人才,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吴立春看来,职业教育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当下,吴立春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光投向国际舞台。他介绍,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在马来西亚和越南建立 “班・墨学院”,开展“中文 + 职业技术”培训,并筹备在尼日利亚建设职业学校,为中国职业教育 “出海” 积极探索,促进跨国技术交流与文化融合。

责编:马海燕

4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华侨华人生活和出行!

“95后”侨二代将中文书店开到了巴塞罗那街头

China travel、高铁直播,外国网红“甲亢哥”中国行在全球火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