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种植、加工规范企业标准发布,助力鲜食玉米标准化发展

新京报食物链 2025-03-28 21:40:20

新京报讯(记者刘欢)3月28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指导的两项企业规范——真空包装玉米、鲜食玉米种植技术规范和真空包装玉米加工技术规范近日正式发布,相关标准对鲜食玉米的种植、加工过程进行规范,助力相关鲜食玉米企业规范化发展。

与会人员指出,此次标准制定的背后是真空包装鲜食玉米产品定义不明确、质量参差不齐。标准旨在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定义高品质真空包装鲜食玉米的标准。会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食所副所长李强对标准进行解读,他表示,此次发布的企业鲜食玉米种植技术规范从环境、土壤、选种、种植等多方面进行标准规定,其中鲜食玉米的选种规定为非转基因玉米种子。加工技术规范方面,此次新发布的标准从采收、检验、工艺、溯源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设置,其中规定鲜食玉米采摘后须在1小时内送达工厂,检验后预处理采用分段式深度清洗“去杂质”模式,最后用复合膜袋真空包装,从预处理到蒸煮杀菌的时间严格控制在1小时内等,标准还要求加工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留鲜食玉米的新鲜度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营养品质的关注。

据了解,北纬47°是世界公认的“黄金”种植带,年平均日照数不少于2600小时,冬夏两季超70摄氏度温差,为北纬47°玉米的培育提供了先天优质土壤。农业专家黄刚在会上介绍,北纬47°地区的玉米农业发展迅速,传统优质玉米产业转化为高品质的深加工产品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也充分发挥了东北黑土地的价值,实现了农业的产业振兴。

与会专家表示,此次两项企业规范的发布,代表着农业食品行业的一次品质标准的升级,更是相关企业对消费者更深层的品质承诺,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营养、美味的鲜食玉米,助力鲜食玉米行业健康化、标准化发展。

编辑 唐峥

校对 穆祥桐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