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古城中学开展高一年级寒假广西研学汇报会

中教优创 2025-04-09 17:33:52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不仅是课堂的延伸,更是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旅程。在真实的场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才能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自身扎根于广阔的天地之间。今天北京市古城中学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寒假广西科研之旅,这段历程,对我们意义非凡。

一次研学,多重收获,我们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在陌生环境中历练独立,在品味西粤文化中浸润灵魂。每一次观察、思考和行动,都是对自我边界的突破,更是对生命厚度的积累。

广西研学汇报在主持人程城和姜轶凡精彩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序幕。主持人介绍了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有林乐光校长、周亚宏副校长、郭菲主任等校领导,还有分院甘育山教研员,初二年级组长李军老师,高一年级老师和地理组老师们。

活动伊始,全体师生共同观看了精彩纷呈的广西研学实践活动视频。此次研学活动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回顾了行程安排、实践亮点及阶段性成果,以及呈现了同学们在实地考察中的学习场景与收获。

高一3班三名同学汇报了《自然的溶蚀艺术》主题报告,报告内容关于跨地理和化学的两大学科,系统分析了喀斯特地貌物质形成,地貌形成以及其研究意义,并通过化学原理与实地拍摄的地貌景观有机糅合,突出了喀斯特地貌的科学研究价值及其艺术美学价值,来呼吁全社会关注自然遗产保护。

喀斯特地貌好山好水孕育了好故事。高一2班的同学带来非遗文化剧目《刘三姐》经典片段展演,以山歌对唱等形式再现壮族文化魅力,生动展现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民族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

高一3班第二个小组带来了红树林生态功能的科普分享。报告围绕红树林——海岸线上的生态瑰宝”的主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研学小组代表结合调研成果,从红树林的生态系统、生态作用以及研究意义三方面展开讲解,重点剖析了其在净化水质、固碳减灾及维护生物多样性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倡导大家参与湿地保护。

让我们非常温暖感动的报告是高一1班同学制作的研学师生与当地回民小学友好交流的“手拉手”视频。视频的主题是《跨越时空 温暖联谊》。其展现了在回民小学的操场上、教室里,我们的研学大姐姐耐心地指导着小学妹们折千纸鹤,大哥哥悉心指导小学弟们球场带球、射门…… 看着小朋友开心的模样,同学们庆幸有机会见到这样一群可爱善良的学弟学妹们,在他们的青春里留下我们的印记;我们的青春里,他们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汇报最后,林校长和分院教研员充分肯定了此次研学汇报的成果,强调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意义,并寄语学生将实践中的观察与思考转化为探索自然与人文的持续动力,以此助力综合素质提升。

跨千载品鉴西粤风华,行万里历练古中精神!此次研学汇报活动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与欢笑声中圆满落幕。高一年级寒假广西研学,把立德树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打造丰富多元的“行走的大思政”,让同学们在亲身体验中,将思政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