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京津冀“唱游与律动学科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在河北沧州青县特殊教育中心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师生共创课堂 舞台实现表达”为主题,汇聚京津冀特教普教领域多位专家和教师近50人线上、线下参与此次教研活动,共同交流探索唱游与律动学科在特殊教育中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方向。
活动伊始,由青县教育局副局长胡晓辉致辞。
胡晓辉副局长指出,“好的教育不是独奏而是协奏”,这场面对面的教育碰撞,让县域特教实现从封闭办学向融合支持的跨越,必将促进青县的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必将推动京津冀共同体建设迈上新台阶。”他用三个“真”来表达心情。一是“真”心求教,期待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二是“真”诚合作,建议建立常态化的教研机制;三是“真”情相待,希望今天的相遇成为长期友谊的起点。
青县特殊教育中心李云霞老师的展示课《小青蛙找家》:以光影打造充满童趣的梦想剧场,创设情境邀请学生扮演角色,在演绎小青蛙的“找家”之旅过程中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北京市健翔学校张人月老师的展示课《少年英雄小哪吒》:将学生们喜爱的神话传说故事与AI教学结合,连线哪吒、“闯关打怪”等互动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创编动作的积极性。
结合《小青蛙找家》与《少年英雄小哪吒》两节课例,北京舞蹈学院孤独症舞动治疗项目导师皞昕进行了点评。专家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表达了认可,然后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多视角分析了光影辅助感知和社交互动游戏在孤独症儿童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再次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都应以学生为主体,看见学生、理解学生、感受学生,给予学生多样的支持和丰富的创作表达空间,用艺术性元素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
研讨环节,参会教师表示,两位老师创设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创并积极表达的课堂,为老师们带来多维度的启示与思考,引导老师从“传授者”到“引导者”转变,实现教学理念革新与课堂形态重构,共同助力课堂教学高质量。
北京市健翔学校唱游与律动学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钟雅君老师讲述了名师工作室的发展历程,并强调作为老师想要更好的观察学生,给学生更多能量帮助学生发展能力,一是要从教师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开始;二是要持续学习先进理论观念、教学技术,先从我们自身再到学生,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才能更好观察到学生动作背后的心理意义。
北京市健翔学校王桂香副校长肯定了两位老师呈现的精彩教学,强调了教学活动要基于学情,需充分考虑学生学习风格及基础能力,从学生的优势出发,引导学生更好表达自己,欣赏每个学生独特的展现、用真挚地情绪感染影响学生,做学生的引导者、欣赏者与支持者,实现个性化教育。
活动尾声,青县特殊教育中心陈淑梅校长对京津冀唱游与律动学科名师工作室平台的搭建,再次表示了感谢,并表示期待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在这充满希望的平台上,京津冀特殊教育定将迎来教学改革的春天!
协同发展是特教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次唱游与律动名师学科工作室落地,以美育浸润成长,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步履不停,美育无界,北京市健翔学校将持续深耕特殊教育创新,助力每一位特殊儿童在课堂的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闪耀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