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北京市古城中学青萍学员说课比赛专题培训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从逻辑到语言:青年教师说课设计的双维突破”为主题,由北京市古城中学党总支书记唐翠萍担任主讲,为青年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精彩培训。“青萍”学员全程参与学习。
唐翠萍书记从“青年教师说课存在的问题”切入,强调说课是教师以语言为工具、以逻辑为纽带,向同行系统阐述教学设计与理论依据的重要活动。她指出,说课不仅是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更是教师深化课标研究、优化教学设计、提升理论素养的关键路径。通过“明线(教学流程)、暗线(思维发展)、辅线(评价反馈)的逻辑框架,教师能够精准把握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实现从“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变。
针对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的“重流程轻理论”问题,唐书记详细解析了说课的六大策略设计:活动链、问题链、评价链的有机融合,以及从教学目标到教学特色的完整闭环。她强调:“说课的逻辑是骨架,语言是灵魂。只有将理性依据与感性表达相结合,才能让教学设计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培训中,唐书记通过对比“说课、讲课、微格课”的差异,厘清了三者的核心目标与实施路径。她以“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为例,现场示范如何站在全局视角把握教材定位,同时关注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实现因材施教。
在语言艺术层面,唐书记提出“三层次语言模型”:
理性语言:精准引用课标、学理与数据,夯实设计依据;
感性语言:用场景化描述还原课堂片段,展现师生互动细节;
感染语言:以金句升华教学理念,传递教育价值观。
她特别提醒青年教师:“说课不是独角戏,而是用语言构建一座桥梁,让听众看见你的思想与情怀。”
培训尾声,唐书记以优质说课案例为范本,带领教师逐层拆解设计亮点。从教学目标的梯度设定到作业设计的创新思维,从课堂生成问题的预判到价值观的无声渗透,案例中展现的“双维突破”让参训教师深受启发。青年教师刘婧感慨:“原来一节好课的背后,需要如此严谨的逻辑支撑和语言打磨。这次培训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观。”
王曹送副校长在总结中表示,本次培训为即将到来的青萍学员说课比赛奠定了坚实基础,期待青年教师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比赛中展现“逻辑与语言双维突破”的风采。
此次培训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更点燃了他们对教学研究的热情。青萍学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在实践中锤炼说课能力,以匠心设计赋能高效课堂,为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