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黄金还稀缺的战略金属—铟:若我国进行管制,苹果iphone都要荒

森罗万象籍 2025-02-05 06:16:33
综述

地球上有一种金属,比黄金还稀缺,甚至连独立矿床都没有,但它却是现代科技中必不可少重要元素,它就是金属铟。尤其是在智能手机,触控显示屏以及太阳能电池等领域,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全球对铟的需求激增,尤其是像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我国正是金属铟储量和生产大国,如果我国突然对铟资源进行管制,苹果手机可能因缺乏铟而无法生产。那铟到底是如何影响全球科技产业的?本文这就带你一探究竟。

“铟”缘何来

49号元素铟,化学符号为In,于1863年由德国化学家Ferdinand Reich和H.Theodor Richter发现。当时,二人在实验室通过光谱测定铊元素在锌矿石的占比时,分光镜中意外出现了一道靛蓝色的光线。

二人判断,这条光线并不符合任何已知元素,因此就以希腊语中“indikon(靛蓝)”一词,将新元素命名为indium(铟)。

地壳中铟的储量非常有限,整个地球的铟资源只有大约5万吨,储量仅为黄金的六分之一,其中可开采的资源仅占50%左右。而且,铟并不像铜,铁等金属那样有独立的矿床,只能作为锌,锡的伴生矿存在。其中闪锌矿中包含的铟,占到了地壳铟资源总量的95%。

目前,已探明的铟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些大陆边缘的锡矿带,如中欧,澳洲南部,东亚和加拿大东部等地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铟资源储量和生产国,拥有全球约72.7%的铟资源。铟矿遍布全国15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和青海等地。

金属铟在现代科技中举足轻重,尤其是在智能手机,显示器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它的稀缺性使它成为了高端的“战略金属”。如果铟的供应受到限制,不仅科技产品的生产会受影响,甚至可能波及到全球高科技产业链的稳定。

那么,金属铟具体究竟又有那些重要用途呢?

“铟”材施用

这就得从铟的特性说起。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可以轻松加工成各种形状,同时又具有沸点高,低电阻和抗腐蚀的特性。在极端温度或者暴露于腐蚀性气体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因此特别适合用来加工各种高端的电子器件。

而且,很多合金掺入了铟后,耐磨损性,耐腐蚀性和延展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因此铟又有“合金维生素”之称。

目前,铟的主要应用集中在ITO(氧化铟锡)靶材上,这一领域的占铟总消费量的约70%。在半导体制造和合金中应用领域,两者需求合计占总消费量的24%,其他研究领域占到了6%。

IT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屏幕背后那层导电膜就是由ITO制成的。它具有高透光率、高导电性和优良的机械硬度等特点,正是因为有了ITO,屏幕才能显示图像并支持触摸滑动。

以苹果为例,不管是多年前的早期iPad和iPhone,还是现在最新款的Apple Watch,MacBook等产品,它们的LCD和OLED屏幕都用到了IGZO(铟镓锌氧化物)制程技术。这种材料是由In2O3,Ga2O3和ZnO三种化合物按照不同的比例配制而成。

IGZO材料具有超高的电子迁移率,比非晶体硅高1—2个数量级,使得触控屏在低功耗下依然能够提供极高的响应速度和清晰度,这对于苹果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可以说,从苹果产品的屏幕到显示驱动,再到其他电子元件,铟的存在确保了这些设备在性能上的优势。没有铟,苹果的显示技术可能就无法达到如今的高标准,影响到用户的视觉体验和产品续航能力。

“铟”时而动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国,产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60%。可以说,我国就是全球铟资源的“大地主”,在全球铟产业链中拥有极大的话语权和控制力。这也意味着,全球的电子产品,显示技术和阳能电池等领域,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我国的铟资源供应。

美国是世界第三大铟资源消费国,其消费领域主要包括能源,电子电信,国防和航空航天等。据相关数据,2018年,美国的铟资源消费量为170吨,进口额高达5300万美元,主要依赖从中国,韩国等国家进口。

2008—2017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铟累计达326吨,占到了进口总量的26%。近几年,中美贸易对抗升级的背景下,美国也企图通过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国内矿产开发,提升铟资源回收利用率等措施,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但由于成本,环保等原因,美国的铟资源回收市场的规模非常有限,各种措施短期内也很难奏效,未来长期一段时间仍将对外保持较高的依赖度。对于像iPhone这样的高端产品,如果铟资源供应受限,可能会面临生产延迟,价格上涨,甚至是产量大幅减少的风险。

放到整个高端电子领域,如果铟供应受限,市场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生产都将受到影响。而在光伏产业,铟作为制造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原料之一,若供应中断,也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发展受阻,影响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进程。

目前,光伏产业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铟的需求正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凭借丰富的铟资源储备,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市场的掌控力。

结尾

我国在铟资源上的主导地位无可撼动,掌握了全球72%的铟储量,几乎决定了国际市场的供应链走向。然而,在全球对铟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很多国家也在加紧寻找新的铟资源渠道,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未来,铟的“争夺战”不仅是资源的竞争,更是技术的较量。

我国要想保持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不能仅仅依靠丰富的铟储备。更要在铟的深加工和回收利用技术上取得突破。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铟的利用效率,降低依赖传统采矿方式,才能确保在全球竞争中始终处于强者的位置。

0 阅读:205

森罗万象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