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海陆重工)1956年成立,2000年转型为股份公司,2008年在深交所主板(原中小板)上市,是国内一流的节能环保设备专业设计制造企业,目前已初步形成锅炉产品、大型压力容器、核电设备、低温产品和环保工程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海陆重工下设多个控股子公司,一个余热锅炉研究所,在瑞士、北京、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和广州等地设立有子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海陆重工拥有A级锅炉制造许可证,A1、A2、A3级压力容器设计和制造许可证,取得了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格许可证。
2024年,海陆重工的营收同比微跌了0.2%,30亿元的坎,可能还需要等一等才能迈过去。从2020年开始的“俯卧撑”发展模式已经持续了三轮,由于增长更快,回调有限,总体上还是处于增长状态。
锅炉及相关产品是海陆重工的占比过半的核心产品,压力容器是其第二大产品,其他还有环保工程等好几项规模不大的业务。锅炉及相关产品2024年有近两成的增长,但压力容器产品却下跌了17.3%;我们已经看过两家以压力容器为主的公司一增一减,现在看的第三家,其压力容器产品又是下跌的状态。其他业务的收入有增有减,比例虽然不低,但金额都不大。
境内市场有所下跌,境外市场增长了六成多,占比也大幅提升至7.7%,两年前才1.7%。面对国内市场进入调整期,包括海陆重工这类原来较少涉足境外业务的企业,也在想办法走出去。
在2018年和2019年亏损之后,海陆重工已经持续盈利了五年,实际上是直到2024年,才把那两年亏损的坑填平。2024年能在营收微跌的情况下,维持净利润一成以上的增长,还是算表现不错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后面再找。
毛利率最近四年维持在25%出头,相当稳定,2024年同比只有0.2个百分点的微调。最近四年的销售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相对稳定,基本稳定在10%左右波动,净资产收益率还是有小幅下滑的趋势。
前两大产品的毛利率同比都有所增长,特别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压力容器产品,虽然营收在下跌,但毛利率还是稳中有升的趋势。说明海陆重工在这一行的竞争力还是不错的,至少没有出现很多同行量价齐跌的情况。至于说前两大产品的毛利率都在增长,为何平均毛利率还在下滑?那就只能是其他那些业务的毛利率下跌了,但是,海陆重工并没有公布那些占比较小的业务的毛利率情况。
2020年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接近两成,2021年以来都是15个百分点出头,已经稳定了四年,2024年毛利率下滑的那点差异,被下跌的期间费用占营收比又填平了,算是基本稳定的状态。这样算来,净利润的增长可能就是其他差异导致的。
在其他收益方面,2024年净收益了1100万元,2023年是净损失2300万元,就是这些差异,就已经可以带来净利润一成左右的增长了。
季度间的营收波动比较大,一季度和四季度有倍差,连续两年各个季度间的增减波动幅度也比较大,显得有些混乱。净利润的季度同比波动并不与营收的波动同步,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表现较好,大幅增长的三季度和微跌的四季度,净利润都有不错的增长。
毛利率的季度间波动总体上是比较大的,2024年的波动虽然也不小,但比2023年要平缓很多。期间费用占营收比的波动也是挺大的,高低季度有倍差,主要是受到季度间营收波动的影响。主营业务盈利空间在波动中有趋稳的迹象,特别是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表现相当好。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最近五年表现不错,就算巨亏的2019年,该指标也不是太差。最近六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都不大,以前就说过,这一行就算要扩充产能等,需要的投入也不大。
2023年及以前,存货和应收项目都在增加资金占用,主要通过向应付项目来转嫁部分压力,同时折旧等也在回收资金。2024年有所区别,那就是应收项目也开始回收资金,上一个营收下跌的2022年,应收项目的占用增长也很少;这说明,在营收稳定时,他们是有条件回收资金的。这也是这两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明显高于净利润的主要原因。
海陆重工的经营性长期资产和固定资产都在持续下滑,这是因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于折旧导致的。这并不会影响其产能,因为这类企业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长,折旧完的资产仍然可以用很多年,每年数千万的投入,足够更新那些损坏的固定资产,甚至还可以扩充产能。
海陆重工的长短期偿债能力都不错,并没有因为经营性长期资产的下跌而出现缩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海陆重工的现金和金融性质的资产规模较大。这也是最近几年毛利率稳定,净资产收益率稳中有滑的重要影响因素。
海陆重工的合同负债高达17.4亿元,同比增长了3.6亿元,全部为“预收合同款”。这类负债只需要交货即可,并不需要动用现金来清偿,也就是说,海陆重工的短期偿债能力实际上非常夸张,或者说是超强的。这同时也能说明,其2025年的营收是相当有保障的,仅这些合同交货,就有现在大半年的营收规模了。
存货的规模持续增长,对于这类产品加工周期较长的企业来说,算是正常的表现。但是,营收下跌的前一年末,规模也在增长,就显得不是那么正常了,按理说,也应该提前就波动才是协调的表现。
海陆重工2024年营收基本持平,盈利能力提升,但主要增长来自于锅炉等产品,其压力容器业务出现了下滑,正在承受下游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2025年的营收应该又会恢复增长,维持其“俯卧撑”状态,但增长会不会来自于压力容器业务,现在就不好说了。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