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致癌清单:除了中式咸鱼,还有8种东西尽量少接触

诗槐聊健康 2025-02-20 09:04:35
引言:爷爷的咸鱼,曾是“小康”的象征?

陈晓东最近异常烦恼。37岁的他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平时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就是喜欢动手做饭。然而,他的一道“拿手小菜”——清蒸咸鱼,最近却在家里引发了巨大的分歧。

“晓东,你天天给孩子吃咸鱼,这不是害他嘛!”这是母亲的指责。

“小东,你自己网上查查,这玩意儿不是不健康,是致癌啊!”连婆婆都忍不住插嘴了。

“哪有那么可怕!咱不是从小吃到大吗?我爷爷都90多岁了,不还健康得很嘛?”晓东似乎要为咸鱼的“清白”辩护。

最终,还是晓东的妻子用一句话终结了争论:“今天咱先听医生的,下周你陪我去医院体检时问清楚。”

周六的上午,陈晓东果然带着一小罐为自己“辩护”的咸鱼,和他五岁的孩子一起走进了我的诊室。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医生,我今天其实有个偏题的问题,就是想问问这咸鱼到底是不是致癌?我们小时候天天吃,可现在网上都说中式咸鱼是‘一级致癌物’,这是真的吗?是不是过于吓人了?”

这次咨询,不仅仅是关于咸鱼这一道“传统佳肴”的讨论,它也为我们更深入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致癌物清单打开了一扇窗。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这份由世卫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整理归类的“致癌全书”,以及我们生活中除了咸鱼之外,还需要警惕的8种高危致癌物。

一、世卫组织的“致癌物清单”是什么?1. 什么是“致癌物”?

在大家的印象中,致癌物好像是一种单一的“坏东西”——比如听起来“毒性很强”、“离我们特别远”的化学材料。但实际上,致癌物可以是我们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东西,比如一种食物、一种生产方式、甚至一种生活习惯。简单来说,致癌物就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因素,可能通过损害细胞DNA、抑制细胞正常修复等机制,诱发正常细胞癌变。

2. “致癌清单”的分级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致癌物分为4个大类,根据其致癌证据的充足程度排序:

一级致癌物:证据确凿!在人类中明确致癌(如中式咸鱼、吸烟、酒精)。二级致癌物:有限证据,可能致癌,还需要更多研究(如高温油炸食品制品中的某些物质)。三级致癌物:目前暂无致癌证据。四级致癌物:无致癌风险(比如某些食品添加剂已经得到安全评估)。

其中,一级致癌物的警示性最强,因为大量权威研究已经确认它们与癌症的直接关系,而我们今天讨论的中式咸鱼,就被列在这一级别。

二、咸鱼:为什么是“一级致癌物”?1. 咸鱼的“生化反应”:致癌物质是如何产生的?

在传统腌制咸鱼的过程中,鱼肉会经过大量食盐腌制和长时间风干,这种处理方式虽然可以延长保存期,但同时也会导致鱼肉中的氨基酸经过细菌代谢,产生一种叫做**亚硝胺(Nitrosamines)**的化学物质。这种亚硝胺类物质,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强致癌物。

长期食用被过量亚硝胺污染的腌制食品,会对消化系统、尤其是上呼吸道粘膜造成慢性刺激,诱导细胞癌变。同时,由于咸鱼经过加工后蛋白质密度浓缩,如果摄入量过大,也会加重身体负担。

2. 权威研究如何证明咸鱼致癌?WHO的报告明确指出,高频摄入中式咸鱼和鼻咽癌的发病率之间存在强相关。《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曾发表研究表明,在中国沿海地区(如广东、福建等地),长期食用传统咸鱼的居民鼻咽癌发病率是其他地区的3倍。另一项发表于《癌症研究》期刊的中国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腌制咸鱼的高频摄入人群,其家族性癌症(包括胃癌和食道癌)的倾向也明显偏高。

总之,如果无节制食用咸鱼,致癌风险的确会显著升高。难怪世卫组织会将它列为“一级致癌物”。

三、除了咸鱼,还有8种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在接触!

咸鱼的风险让人耳鸣心惊,但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还有8种常见物质正在“悄悄”增加你的癌症风险,不容忽视。

1. 吸烟

致癌关联:肺癌、喉癌、膀胱癌等多种癌症。

吸烟的致癌性已经无需过多强调,目前明确证实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及多环芳烃是强致癌成分。全球每年超过80%的肺癌与吸烟直接相关,且吸烟不仅危害自身,还会增加身边人(即被动吸烟者)的癌症风险。

预防建议:无条件戒烟!同时避免二手烟暴露。

2. 酒精

致癌关联:肝癌、胃癌、乳腺癌、咽喉癌。

任何形式的酒精饮品都属于一级致癌物。酒精会损伤DNA,长期滥用易诱发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中国《癌症统计年鉴》统计,男性饮酒者罹患消化道癌的风险较非饮酒者高出43%。

预防建议:尽量控制饮酒量,男性每周饮酒不要超过140克。

3. 异味烧烤食品

致癌关联:胃癌、食道癌。

烧烤时肉类表面高温产生的苯并芘和多环芳烃,是强烈的致癌化合物。尤其是烧焦部分,可能导致消化系统肿瘤的增高风险。

预防建议:减少烧烤频率,避免大量食用焦化食物。

4. 室内油烟

致癌关联:肺癌。

长时间暴露在无良好通风装置的厨房高油温环境中,油烟中的挥发性气体可刺激呼吸道并诱发肺癌。尤其是中国式爆炒,危险最高。

预防建议:做饭时使用抽油烟机,避免油温过高。

5. 亚硝酸盐及腌制食品

致癌关联:胃癌、食道癌。

腌制食品、高温油炸过程中形成的亚硝酸盐,是细胞变异的重要推手。长期摄入可引发消化道粘膜恶性病变。

预防建议:少吃腌鱼、腊肉腌菜等食品,多摄入新鲜蔬果。

6. 红肉及加工肉类

致癌关联:肠癌、结直肠癌。

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及红肉可以通过氧化铁刺激肠道粘膜,长期高摄入会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

预防建议:每周红肉摄入控制在350克以内。

7. 紫外线(UV)暴露

致癌关联:皮肤癌、黑色素瘤。

长期暴露在强阳光中,紫外线引起皮肤细胞DNA损伤,增加皮肤癌的发生率。

预防建议:做好防晒,避免正午时段阳光暴晒。

8. 石棉

致癌关联:肺癌、间皮瘤。

石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的化合物,吸入石棉纤维可引发肺部、胸膜的恶性病变。

预防建议:避免接触石棉制品(如老旧屋顶、管道等)。

四、如何远离致癌物?4个实用建议养成健康饮食:少吃腌制、加工食品,多吃蔬果,保持每日饮食均衡。定期体检:尤其是有家族肿瘤病史者,建议每1-2年进行防癌筛查。控制环境暴露:减少接触油烟、粉尘等有害物质,注意通风与防护。建立健康习惯:戒烟限酒,规律锻炼,保持健康体重,是防癌的终极法则。结语:远离致癌清单,健康更主动

在诊室里,我轻轻对陈晓东说道:“中式咸鱼存在很高的致癌风险,但不是完全不能吃,问题在于摄入量和频率。如果你控制好,不让它占据餐桌的主角,同时搭配更多健康饮食,家人的癌症风险依然可以有效降低。”

晓东点了点头,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笑了笑:“看来,以后咸鱼还是少做点,换个花样吃健康的吧!”

癌症并非瞬间形成,而是长期危险因素积累的结果。了解和规避潜在的致癌物就是我们给自己、给家人提供的健康守护。健康餐桌,从今天开始调整吧!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