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主食一换,每年癌死少一半,提倡吃3种主食,建议看看

若云谈健康 2025-02-22 18:26:57

癌症作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让人感到恐惧。它的复杂性和突如其来的侵袭让许多人对健康产生了深深的担忧。

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打破了传统认知,揭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真相——癌症和我们日常的主食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更让人惊讶的是,研究发现,只要我们改变主食,癌症死亡率竟能直接降低一半!

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究竟是哪三种主食能够帮我们减少癌症的风险呢?

一、研究证实:主食与癌症死亡率密切相关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20年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全球约有22%的死亡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其中不良的膳食结构是导致慢性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柳叶刀》于2021年发布的全球饮食研究报告,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数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相当于每年约1100万人死亡。

在中国,不良饮食导致的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该研究指出,过量摄入精制谷物(如白米、白面)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密切相关。

因此建议将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的摄入量占主食的三分之一以上,以降低相关疾病的风险。

此外,2024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综合分析了17个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发现高摄入量的面包与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之间未发现显著关联。

这表明,面包的摄入量与癌症风险之间可能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然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2024年12月15日的《Redox Biology》期刊上发表研究,发现将精制谷物替换为全谷物主食,经过6周的干预,参与者的促炎细胞因子IL-22和IL-23水平显著降低,表明全谷物有助于抑制炎症反应。

其实早在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发现,油炸食品、烧烤食品和甜食的偏好与糖尿病风险呈正相关,而辛辣食物的偏好与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

这提示饮食结构的不同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二、3种主食降低癌症死亡率

科学研究表明,某些食物不仅对我们维持体力有帮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癌症的风险。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在日常饮食中能够帮助降低癌症死亡率的三种主食。

1.全谷物

全谷物包括了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它们保留了谷物的完整营养成分。相比精制谷物,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群以及矿物质。

这些成分不仅能够调节血糖水平,还能减少体内炎症反应,对预防癌症具有积极作用。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健康,减少便秘问题,并能够排除体内的有害物质,从而降低肠癌等癌症的风险。

而且全谷物的低升糖指数,能帮助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引起的各种健康问题,进而降低癌症的发生。

2.薯类

说到薯类,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土豆,实际上红薯、山药等也是非常健康的选择。

薯类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以及多种抗氧化物质,这些成分有助于减缓血糖的升高,避免血糖过度波动引起的健康问题。

薯类的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对防癌抗癌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在防止胃癌、肠癌等消化道癌症方面,薯类的作用不可忽视。

它们不仅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还能促进肠道的有益菌群生长,维持肠道的健康生态,从而减少患癌风险。

3.杂豆类

杂豆类包括了黄豆、绿豆、红豆、黑豆等。这些小小的豆类,往往被人忽视,但它们的营养价值却非常高。

豆类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矿物质以及维生素E,这些成分不仅能够增强免疫力,还能有效地减少体内的炎症反应。

豆类中的植物雌激素对女性健康也有帮助,可以调节体内激素水平,降低乳腺癌的风险。

此外豆类的抗氧化物质对预防癌症,特别是肠癌和乳腺癌等相关癌症,具有显著的作用。

多吃一些豆类,不仅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充足的能量,还能在防癌路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饮食结构中合理搭配这三种主食,不仅能够满足日常所需的营养成分,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免疫力,降低慢性病和癌症的发生几率。

这三种主食富含的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能调节我们的肠道功能,还能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减缓炎症反应等途径,进一步降低癌症的风险。

而与此相反,过量食用精制主食,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长期下去可能会增加癌症、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延伸:不吃主食会造成的4个影响

不吃主食的做法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一些人的推崇,尤其是一些追求减肥或健康饮食的人群。然而完全不吃主食并不是一个健康的选择。

短期内可能会看到体重下降,但长期不吃主食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我们来看看,如果不吃主食,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1.营养不良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而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获得能量的重要途径。如果完全不吃主食,身体就无法获得充足的糖分作为能量,导致日常活动中缺乏活力。

久而久之,身体的代谢会变慢,容易感到疲倦和乏力。这种能量不足的状态还可能影响到大脑的运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情绪波动,表现为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

因此不吃主食会让你感到身体和心理上的疲惫,无法有效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2.电解质失衡

主食中除了提供能量,还含有一些对身体有益的矿物质,比如钾、镁等。当我们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少时,身体会开始依赖脂肪作为主要能源。

这一过程中,电解质的平衡很容易受到影响。电解质是维持身体正常运作的关键元素,特别是在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过程中。

如果电解质失衡,可能会出现头晕、肌肉抽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

因此完全不吃主食不仅让身体失去了重要的营养成分,也会使得身体的正常运作受到干扰。

3.消化不良

主食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特别是全谷物和杂豆类,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如果缺少了主食,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大幅减少,肠道的正常功能会受到影响。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便秘。便秘不仅让人感到不适,还可能导致一些肠道问题的发生,长期下去甚至可能增加肠癌的风险。

缺乏膳食纤维还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有害菌过度生长,进一步损害消化系统的健康。

4.骨骼变脆

碳水化合物有助于体内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少,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会下降,长时间下去,骨骼的密度可能会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

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这种影响更加显著。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骨骼可能变得脆弱,容易发生骨折或其他骨骼疾病。

四、结语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关于主食的争议,有人说它是减肥的罪魁祸首,也有人认为它是健康饮食的核心。

但其实主食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选择和搭配它。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等健康主食,我们不仅能满足身体的能量需求,还能降低疾病风险,增强身体免疫力。

那些一味排斥主食的做法,虽然可能短期内有些许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却可能为健康埋下隐患。

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点击关注解锁更多好的内容,谢谢你的支持!

参考资料

[1]Li C ,Li Y ,Wang N , et al.Comprehensive modulatory effects of whole grain consumption on immune-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ommunity residents: A real-worl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Redox biology,2024,76103337.

[2]L. J C M ,Y. A A ,Peng Z , et al.Global burden of 87 risk facto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J].The Lancet,2020,396(10258):1223-1249.

2 阅读: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