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老板的呐喊:超市员工月薪低于4000?这还是人间吗?!
低薪的背后,是人间疾苦的缩影
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是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先生和一位朋友的对话,内容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视频里,于先生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当下超市行业的乱象,尤其是低廉的员工薪资,深深触动了我。他认为,如果超市员工到手工资(社保扣除后)低于4000元,那就是在“扰乱市场”,甚至应该关门! 这番话,看似简单粗暴,却掷地有声,直击当下许多超市经营的痛点。
4000元,真的够吗?
想想看,在高物价的今天,4000元能做什么?除去房租、水电、交通,日常的吃穿用度,稍微有点意外情况,就可能捉襟见肘。而这,仅仅是对于那些在超市辛勤劳作的员工来说的“到手工资”。他们每天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却难以负担起生活中的基本需求,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这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更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漠视。
胖东来的反差:人间值得,亦有温度
与其他超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胖东来,2023年,胖东来销售额达170亿元,缴税6亿元,纯利润8亿元,而员工平均月收入竟达到了近万元!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们实行36小时工作制,周六休假,年假40-50天,2024年2月员工离职率仅为0.12%!这简直像是一个童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却真实存在。这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同样的超市行业,差距会如此之大?
山姆会员店:高端定位,低端薪资?
于先生在视频中也点名批评了山姆会员店,虽然定位高端,但员工薪资普遍在3000-4000元之间(税前),这与高端的品牌形象严重不符。高价商品背后,是低廉的劳动力支撑,这难道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吗? 难道高端只是商品的标签,而非对人的尊重?
企业家的责任:不仅仅是赚钱
于先生的批评,不仅仅是对个别超市的指责,更是对整个行业的一种警示。他认为,企业应该多花钱,多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员工福利,让员工获得更好的待遇。这需要企业家愿意牺牲部分利润,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赚钱固然重要,但企业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 难道为了利润最大化,就可以无视员工的利益,压榨他们的价值?
这不仅仅是超市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每个辛勤工作的人都能获得体面的生活,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更加有温度。
我们该如何改变现状?
很多超市都在试图模仿胖东来的成功模式,但往往只是表面文章,没有真正理解其核心:对员工的尊重和重视。 要改变现状,企业主必须要有舍得的魄力,愿意增加投入,提高员工薪资和福利,改善工作环境。 这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转变,更是企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我们期待更多像于东来先生一样的企业家,能够站出来,为改善行业现状,为守护人间烟火出一份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看法,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