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语不能“做气”——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3月27日深圳商报B4《我的先生王蒙》倒数第6个自然段最后一句中的“一股做气”就将成语“一鼓作气”改了两个字,即是将”鼓”,改为“股”将“作”改为“做”,这就不是成语了!“一鼓作气”个成语出自<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着起来,两通鼓,勇气就衰了,三通鼓,勇气就完了.缩而为成语.
成语是我国的特色语言,语随典出,语必有典,形成固有的文字,如莫名其妙中的“名”,一古脑儿中的“古”,名落孙山中的“孙”等等,独具一格,不能乱改.一旦改变,就失去了原意,不算成浯了.所以,使用成语时,要知其原意,用其原字,不能随意改变其字,改后“语”就不“成”了!有读者建议体育记者买本成语词典好好学学,我看,该学成语词典的远不止于体育记者,还应包括我等许多文字工作者,你说是吗?
多字少字乱用词,一篇短文几种错
——挑眉指眼
读者 高致贤
4月13日深圳商报C8版上的《老师,我想见你》一文,文章不长,错漏较多.开头的第2、3行中,就有“心却又地跳了起来”,接下来的两行里,又有“每次一拿起电活就我的心就乱了”.前个引句中的“又地跳了起来”不通,其中不是多了个“地”就是少了个“猛”, 统观前后文,应是少了个“猛”;第2个引句中的“就我的心就乱了”,前面那个“就”显然是多的,其间还少了个逗号.应改为“每次一拿起电话,我的心就乱了.”才通.
仅隔前述第2个引句5行,的地方,又有作者心里 “流出的只是平静如水”,这流出的“水”用“平静如”来修饰,真看不懂.应改为“流出的好像平静的水”,或为“流出的只是死水一样的平静”,才好理解.还有第16个自然段中的“你总是那么处事不惊”中的“处事不惊”也不符合实际.平常事处理起来有什么可惊呢?只有事情发生重大变化之时,处理起来才能看出惊与不惊,故“处事不惊”应为“处变不惊”.
这篇文章情感充沛,可惜遣词造句尚欠细致.
观众乐坏了潘长江?
挑眉挑眼
读者 高致贤
深圳商报4月12日C1版上《潘长江亮绝技德德玛展歌喉》的消息中,第3个小标题《潘长江露了一手真功夫》下的第1、2行里有个“著名小品演员潘长江一上台就给观众乐坏了”的句子.初看顿生疑窦:观众怎么会乐坏了潘长江?可仔细一看,不是观众乐坏了潘长江,而是潘长江乐坏了观众.为何出现这种误解?句子中的“给”字有“被”的意思,如果将它改为“使”,或将句子改为“……潘长江一上台就给观众以极丈的快乐”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抓住一个字儿做文章,难免吹毛求疵之嫌,可我并非如此.我只想从中谈点感受:用好动词比较难.动词用好了,文句生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一个“绿”字,美誉千古;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故事动人.写新闻虽然不可能也没时间去像唐代卢延让那样“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但我们却应该学习那种精神,尽量将字词用准确,莫让读者产生歧义、反复琢磨而浪费了阅读时间.这也是对读者负责的一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