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样的排名,据说这排名依据的是《三国演义》呢。不过,要是仔细去研读《三国演义》的话,就会察觉到这里面有点不太对劲啦。就拿赵云和典韦排第二、第三这件事来说吧,关羽和张飞要是知道了,那肯定是不能同意。为啥呢?赵云可是他们的四弟,对于赵云排第几,他们当哥哥的自然是没啥意见的。可那个典韦呢,最后居然是被小兵给干掉的,而且连个中郎将的官职都没当上呢,就这么个情况,他凭啥能排在关羽、张飞他们前面?这怎么想都让人觉得不太合理呢。
典韦在其一生当中所担任过的最高军职也就是校尉啦。在《三国志》里可是有着明确记载的哦。就说濮阳之战吧,典韦在这场战役里奋力作战,立下了功劳,因此被曹操“拜为都尉”呢。而在之后的一些战斗当中,他又总是能够率先冲锋陷阵,表现极为突出,于是就被“迁为校尉”啦。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时候,校尉的级别是比都尉要高一些的,不过又比中郎将的级别低哦。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和典韦一同被并称为曹操两大保镖的许褚啦。许褚呢,是在征张绣之战的时候,凭借着“先登,斩首万计”这样了不起的战绩,从而晋升成为了校尉。在这之后,他还继续晋升,先后担任了武卫中郎将、武卫将军等职务呢。
在《三国演义》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典韦呢,居然是在混战当中被小兵给杀掉了,可就这样,他还能在三国二十四将里排到第三的位置呢,这事儿咱先不去深究啦(毕竟在书里,典韦、许褚、徐晃这三个人的武功差不多是不相上下的)。今天呢,咱们主要来聊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在三国二十四将当中排名第二的赵云赵子龙。大家都挺好奇的,他的武功到底是不是比关羽和张飞还要高呢?而且,在五虎大将当中,如果按照武功来排序的话,他又能排在第几名呢?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好好说一说的内容啦。
刘备集团里有位常胜将军,那便是赵云赵子龙。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可神奇的是,战后身上居然一处伤都没有,这在战场上那可真算得上是个奇迹啦。不过呢,要是说他能打遍整个三国时期都没有敌手,这说法可能就不太客观公正咯。要知道,赵云将军可是最让我敬重的三国名将呢。但咱们得实事求是来讲,赵将军最让人钦佩的地方,其实是他那近乎完美的道德品质哦。他忠诚且勇敢,心怀仁义,为人宽宏大量,做事又沉稳冷静。就连蜀汉后来投降了曹魏又到司马晋的陈寿,在写史书的时候都找不出赵云有啥缺点呢。结果呢,他反倒拿关羽和张飞来发泄自己的一些情绪,说他们刚愎自用还自高自大,性情暴躁还不懂施恩。甚至连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被陈寿给贬低了不少。
现在咱们先把《三国志》放一边,把目光转回到《三国演义》里的子龙将军身上。在刘备集团当中,子龙将军那可是立下了赫赫功劳,这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呢。就说长坂坡那一战吧,那可真是惊心动魄,子龙将军单枪匹马冲入敌军,就是为了救出幼主阿斗。在这一场恶战当中,他一路冲杀,那可真是勇猛无比,接连斩杀了曹营的名将足足有五十多位呢。再看汉中之战的时候,子龙将军威名远扬,就他那气势,直接把张郃、徐晃吓得都不敢出来跟他正面接招了,可见其厉害程度。而且呢,子龙将军即便到了七十岁的高龄,那也是老当益壮,雄风不减当年呐。在面对西凉猛将韩德父子五人时,他毫无惧色,手持长枪,一番激战下来,竟然接连挑翻了这父子五人。所以要是论起在《三国演义》里斩将的数量来,那赵云要是称第二的话,恐怕就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的啦,他这战绩实在是太亮眼啦。
在赵云所斩杀的诸多将领当中,最具分量的要数高览了。高览原本是在袁绍阵营效力的,后来叛逃到了曹操的麾下。要知道,高览可不是一般的将领,他可是赫赫有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呢。而赵云对付这样一位名将,仅仅用了一招,就将其挑落马下。当时只见枪起的瞬间,高览便翻身从马上掉落下来,再仔细一看,原来出手的正是赵云啊。
话说在那场激烈的战斗之中,只见赵云手持长枪,英姿飒爽,气势非凡。他先是瞅准时机,猛地一枪就挑落了高览,这身手当真是极为了得。紧接着呢,他又和同样身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张郃对上了。瞧那赵云,纵马驰骋向前,手中长枪高高挺起,直冲向敌军后队,一番拼杀之后,成功杀散了后队的敌军。而后,他又迅速来到前军,要和张郃单独大战一场呢。这两人你来我往,枪枪相对,激烈交锋了三十多个回合。最终,张郃明显不敌赵云,只好拨转马头,败逃而去啦。
赵云可是有着相当惊人的战力表现呢。就说他那两场战斗吧,一招就把高览给斩杀了,和张郃交手呢,也不过三十回合就把张郃给打败了。这两场战斗下来,那可真是让赵云的实力展露无遗,妥妥的一流高手的风范。但有意思的是,就因为这两场战斗,反倒让有些人抓住了所谓的“把柄”。这些人就觉得,在蜀汉那赫赫有名的五虎大将里头,赵云最多也就只能排在第三名的位置呢。为啥这么说呢?他们认为赵云的武功,和河北四庭柱里面相对较弱的张郃、高览比起来,那肯定是要强一些的。要是和河北四庭柱里最强的颜良、文丑相比呢,大概也就是持平的水平。可要是和关羽、张飞比起来,那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呢。
《三国演义》里有这样的情节,赵云曾经和文丑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这一战啊,两人你来我往,足足打了五六十个回合呢,结果是谁也没能占得上风,双方可以说是不分胜负。可再看文丑这边呢,遇上关羽的时候就大不一样啦,关羽那可真是勇猛无比啊,仅仅三刀下去,就把文丑打得落荒而逃,而且关羽还紧追不舍,又补上一刀,就直接要了文丑的性命。咱们从《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这些情况来推算一下啊,关羽和赵云这两人呢,他们的年龄差距其实是不大的,不会超过两岁呢。既然年龄差距这么小,那就不存在那种一个人处在战斗力巅峰,而另一个人处在战斗力低谷的情况啦。也就是说,他们俩要是较量起来,基本是在差不多的状态下比拼武艺的哦。
咱们来聊聊三国时期这些人物。要是按照资历来论一论辈分的话呢,曹操、刘备、孙坚、马腾、关羽、张飞、赵云他们可以算是同一代人哦。而孙权、曹丕、马超呢,就得算是下一代啦。想当初刘备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在文臣方面呢,也就是孙乾、糜竺这些人了,没太多特别出众的谋士。武将呢,就只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三位大将跟着他。后来,直到徐庶和诸葛亮这两位厉害的人物加入到刘备的阵营当中,情况可就不一样啦,他们这才接连打了好多胜仗呢。您想啊,在这一场又一场的胜利过程里,刘备和诸葛亮在安排军队怎么排兵布阵的时候,肯定是心里清楚这三位大将各自武功的高低情况的。所以呢,大多数时候都是安排赵云先冲在前面打头阵,这就好比是先派出一员猛将去打开局面呢。然后呢,让张飞在比较关键的后面阶段出场,起到那种很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压轴啦,可好多人都弄错了,以为压轴是最后一个出场,其实压轴是倒数第二个出场哦。最后出场的那叫压台,也叫攒底,而刘备他们基本都是安排关羽来担当这个攒底的重任呢,让关羽在最后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稳住阵脚。
在火烧赤壁这一重大战役结束之后呢,刘备和诸葛亮就开始着手对南四郡进行经营和规划啦,这南四郡指的就是武陵、长沙、桂阳、零陵这四个地方哦。当时啊,他们特意安排赵云去攻取桂阳郡。为啥要这么安排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桂阳郡那边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能打的将领。可与之不同的是,长沙郡那边可有一员老将黄忠在呢,那黄忠可是相当厉害的,相比之下,自然是让赵云先去攻打桂阳会更合适一些啦。
话说张飞和赵云去攻打长沙,能不能打败黄忠呢,刘备和诸葛亮心里可都没底。所以呢,他们就想出了个激将法,让关羽前往长沙作战,而且没让关羽立军令状哦。要知道,之前赵云去取桂阳,张飞去取武陵的时候,那可都是立了军令状的呢。为啥不让关羽立?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呢,这军令状在深厚的兄弟情义面前,那简直就和一张废纸没啥两样。就像之前关羽把守华容道的时候,虽说立了军令状,可到最后还不是没人把这军令状当回事儿嘛。
关羽在刘备帐下那可是头号大将,他的能力和威望都相当高呢,就连张飞、赵云这样厉害的人物对他那也是极为尊敬的。刘备心里自然清楚关羽的本事,诸葛亮同样也是心里有数得很呐。话说有一回在葭萌关这个地方,马超带兵前来进犯了。这可咋办呢?刘备和诸葛亮就开始商量起应对之策来啦。刘备就琢磨着说:“要去和马超对敌的话,非得是张飞、赵云这两位将领才行呐。”诸葛亮听了,接着说道:“可这会儿呢,赵云带着兵在外面还没回来呢。好在张飞已经在这里了,那赶紧派他去迎战马超吧。”
诸葛亮为了激起张飞的战斗豪情,就把关羽给搬出来讲事儿了。他说道:“如今呢,马超来侵犯咱们的关隘啦,厉害得很呐,都没人能敌得过他哟。除非呢,派人到荆州把关云长给请过来,这样或许才能够和马超抗衡一下……而且呢,就算是关云长来了,那也未必就一定能取胜呢。”
诸葛亮宣称关羽要比张飞、赵云更为厉害,这可不是他随口乱说的哦。要知道,张飞对此之所以会生气,那是因为他觉得对付马超这事儿,就如同“杀鸡焉用牛刀”一般,凭他自己手中那杆丈八蛇矛,就完全有能力把马超给打败,压根儿就用不着二哥关羽出手嘛。
话说那张飞和马超,可是在战场上大战了许久呢,从白天一直打到半夜,这一番激战下来,最终两人谁也没占着上风,打成了个平手。这事儿呢,让关羽知道了,关羽心里那叫一个技痒难耐。要知道,关羽这时候实际上已经担任着荆州方面军司令的重任啦,而且在荆州那地儿,就相当于“州牧”一般的存在呢。关羽那是对自己的武艺相当有自信,他觉得要是没有十足必胜的把握,那是绝对不会轻易对马超发起挑战的。这不,他就提出要入川去和马超好好比试一番呢。
诸葛亮写给关羽的那封劝架信可真是挺有意思的呢。信里是这么说的:“我听说将军您想要和马超一较高下,分出个胜负来。在我看来呢,马超这个人虽然勇猛刚烈超过常人,但也就是和黥布、彭越这类人差不多罢了。他,也就是能和张飞并驾齐驱、一争高下的水平,可还远远比不上您关将军的超凡出众。您看现在,您接受了镇守荆州的重任,这责任可不能说不重大。要是您一旦进入川地,万一这时候荆州出现了什么闪失,那罪过可就大得没边儿啦。只希望您能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你看啊,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呢,他是把张飞和马超放在关羽之下的这么一个排序哦。然后呢,关羽看到这封信之后,那是完全相信并且没有丝毫的怀疑。再看张飞和马超呢,他们对这样的排序也没有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哦。要知道啊,这封信可是一定要经过刘备仔细审阅的呢。从这些情况综合起来看,就完全能够证明一件事儿啦,那就是在刘备、诸葛亮,甚至包括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他们这些人的心里,其实都已经在默默认可了关羽那“首将”的地位呢。
咱们得清楚,正史和小说那可完全是两码事,可不能把它们混在一块儿呢。就好比啊,咱们喜欢或者尊敬一位三国时期的名将,也不一定就得单纯从武功高低来评判嘛。就说赵云吧,他在三国众多将领里那可是堪称完美的一位,不管是在正史当中,还是在演义里面,都有着相当出色的表现呢。要是有人非说赵云不如陈到,那可真是毫无根据的瞎扯;可要是说赵云能打遍天下无敌手呢,这显然也不是很客观公正的论断。我呢,虽说才疏学浅,就像半壶老酒似的没啥大本事,但也还是知道一些三国名将的厉害事儿。比如说关羽吧,他曾经水淹七军,一下子就把于禁给生擒了,还斩杀了庞德呢,那可真是威震华夏,名声一下子就传开了。再看张飞,在当阳长坂那个地方,他就凭借着据水断桥这一招,朝着曹军那么一吼,就把曹军给吓得连连后退。还有赵子龙呢,他单枪匹马去救主的事儿那可太有名啦,还有那空营计,靠着这一招竟然把曹军的主力都给吓退了呢。这些精彩的事迹,在正史里面的记载和在演义当中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呢。
那么问题就随之而来啦:要是单单依照《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当作判断依据的话,赵云他的武功水平,放在蜀汉五虎大将这个行列当中,究竟能不能够排到前三名的位置呢?而要是把正史记载的内容以及《三国演义》这部演义综合起来一块儿考量的话,关张马黄赵这样的排名顺序,它是否算是对这几位将领的武功高低以及所取得战绩的一种客观且公正的评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