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责任心的父母,都会重视孩子的特长培育。
这里所说的特长培育,是指国家9年义务教育之外,由家庭自己承担费用的培养和教育。一提到自己承担费用,有些人就有可能犯嘀咕,那得花多少钱啊?自己的那点收入能承受得起吗?
但有远见的父母不会想这些,他们想的是,只要对孩子的将来有用,就是自己节衣缩食,贷款借债,也在所不惜。他们知道,孩子的儿童时代,是孩子一生的奠基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或不肯做出必要的投资,最后最后悔的恐怕正是我们这些当父母的本人。因为,当我们老了,需要孩子反过来照顾我们时,他们如果因无技无长而在社会上不能稳稳地站住脚,他们又能从哪儿获得经济上的实力,来保证我们无虑无忧呢?他们自己成天都在苦于劳作,疲于奔命,过着维持性的低档的生活,又哪有精力和时间,常从外面回来看望我们,陪伴我们欢度晚年呢?相反,如果他们身有专长,成才或成名于青壮年时期,他们的经济收入就会远远地高过一般常人,他们在时间和精力的统筹安排上就会享有比一般常人更大的自由度。
是的,国立学校所传授的那点东西,有它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满足天下每个学生书本外的兴趣和爱好。孩子有这样或那样的天分,做父母就应该舍得出资为他们搭桥铺路,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比如,这位的女儿喜欢唱歌,这位就有必要在女儿放学之后,给她外聘个音乐教师,专门辅导她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弄好了,这位的女儿将来就是第二个李娜。比如,那位的儿子喜欢美术,那位就有必要让他在放学后,去参加某个画家开办的绘画班,学学素描,学学国画、油画、水粉画;弄好了,他十几年之后,就有可能成为天下闻名的第二个范曾。再比如,谁谁的孩子身高体型都适合在舞蹈方面发展,谁谁就有必要让她在完成书本的学习任务之余,再去社会上的某个舞蹈班从专业的角度去培训,去考级;弄好了,杨丽萍第二,在某年某月,非这位孩子莫属。
即使你的孩子将来成不了李娜,成不了范曾,成不了杨丽萍,不能名满天下,但他们一旦掌握了别的同龄儿童无从掌握的本领,拥有了一定专业水平的特长,也就等于掌握了他或她自己的将来的生存优势。有专业特长的人总会比无技无长者在社会上更受欢迎。因为无技无长者属于大路货,谁都可以随处一抓一把,即使你享有一般的大学学历,你也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工作。现实不是这样吗?每年多如牛毛的大学毕业生是找不到与所学对口的单位落脚的,他们的结局往往是凑活着找个地儿栖身,享受不到高薪高福利,只能去过低层次的维持温饱的生活。而有专业特长的人则因具有出类、超群、稀缺的特点,却往往会受到用人单位的争抢,他们的前景绝对和那些大路货不一样。
再往惨了说,即使将来她或他不能进歌坛上舞台入画院去尽展自己的才能,他们也会比那些没有一技之长者活得自在活得快乐。因为他们在精神上起码比一般常人多了一项寄托。就是栖身于普通单位,在人们需要你露一嗓子时,你能露一嗓子;在人们需要你亮一番舞姿时,你能亮一番舞姿;在人们需要你献一幅作品时,你能献上不错的作品,也能赢得领导的欣赏,同事的称赞啊,那也能给自己带来好心情啊。
往再小了说,她或他长大了,和亲朋好友聚个会,能唱首歌,跳个舞,献幅画,也能活跃一下气氛,让大家高兴啊。相反,你的孩子除了会吃喝,别的方面都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别人也会认为你的孩子太没情调了,她或他会少了许多当交的朋友,她或他的生活圈也会小得可怜。在需要热闹的场合,她或他只能干坐着,也尴尬呀。
不能使自己的孩子学有所长,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可随自己的意愿挑选就业单位的机会,孩子长大了,会有怨你们的那一天的。
我在今日头条连载栏目中刋登的作品《独丽京都》中,就写有这么一个女孩,她无能无技,初中毕业了,高中都没去上,而她的父母在无从为她提供理想的出路的情况下,又只想着用她换一笔彩礼钱回来,她的怨便自然而然地生发了出来。她曾这样自述道:
我恨他们。我觉得他们这样急急地打发我,不是为了我好,而是出于他们的自私。
他们对我说:定下来吧。定下来就都踏实了,耗得岁数大了,再找婆家哪儿那么好找如意的?
这话听起来让人感到很舒服,很像是出于对女儿的真关怀,但实质上,他们是要把我卖出去,用卖回来的钱给我惟一的哥盖房子娶老婆,好让他们自己活得更踏实。当时,我们那儿订婚的行情是,男方需出两万元彩礼钱给女方家。这两万元钱,如果去挣,我的父母至少要干5年。而摆几桌酒席,把亲戚朋友请来,一宣布两家儿女的事定下来了,这两万元就到手了,这是多么轻松的事啊!尽管到该过门的时候,女方如果悔婚,这笔钱还要如数退还,但钱先到手了,先踏实了。就是到时候悔婚了,你把那钱花了,迟上一年半载地还,也不用付利息啊。我的父母当时也就是这么想的,想的是挺好,但他们根本就没顾及我的感受。我根本就看不上那家的儿子。那家在我们当地尽管是属于有钱的,但我当时的想法是:我要出嫁绝不出嫁给钱,我要出嫁给一个我起码得看得顺眼的男人。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钱对于人生有何等的意义。我只是凭感官断定,我要出嫁给那家的儿子,我一辈子都甭想舒心,因为相亲那天,我看到他了,他难看到了极点。我不能在这里形容他到底什么样,因为我们不知哪天还要见面。反正当时我觉得,我的婚事应该由我自己做主,我要找,起码也要找一个比我个子要高,形象要在男人群里让我能眼睛一亮的男人。当我发觉我的母亲一天也不想让我在家多待,我的父亲已经死了心要把我卖给这家,而我又无力改变这一切时,我便决定:出走。
在我的所谓订婚之日的大前天中午,我走了。准确地说:我跑了。
这个女孩之所以会叛逆到这个份上,就是她的父母在她的身上少了应有的投入,使她只能靠自己的身体去换回那点彩礼钱,而她又不甘心不情愿。
试想,如果她的父亲在她小时候就肯于出资培养她,使她在技能上有所长,即使她上不了高中,考不上普通大学,她也有可能在某一专业上走通,获得她的生存之地,她的人生出路也就不会是仅仅是去嫁个男人,靠男人去养活,而会有更广阔的天地任由她去驰骋,她也无需去做那种逃避。
为了让孩子将来少些类似的怨恨,做父母的,现在,在孩子还小时,就做些投资吧,省得将来,他们找工作时由于竞争的过于激烈而不能随心如意,你还得为她或他的前途操心。
只想着将来女儿大了,嫁个人就齐了的父母不是称职的父母;只想着将来儿子大了,随便找个事做有碗吃就行了的父母是平庸的父母。也就是说,这样的父母,自己的档次就太低,他们的眼光过于短浅,对孩子的一生缺乏应有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