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科技在#
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美国拥有强大的软硬件实力,操作系统,芯片几乎都是美国厂商主导市场,微软的Windows,谷歌的安卓,苹果的iOS均拥有绝对的影响力。
而在芯片方面,英特尔,英伟达更是独树一帜。美国利用这些技术优势随意制裁中企,但中企越发坚定自研目标。制裁反效果出现,央媒“点名”小米,中企硬核科技反击。
美国芯片,操作系统的堵截
一个国家若是能同时掌握芯片,操作系统的产业话语权,对科技领域的综合实力会有非常大的提升。芯片和操作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对制造业、服务业和创新产业都至关重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都离不开芯片和操作系统。
中国一度处于“缺芯少魂”的状态,对进口芯片和操作系统有较大的依赖。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美国随意就能利用手中的技术优势进行断供制裁。
美国也的确这么做了,芯片方面从EUV光刻机到EDA工业软件,再到高端AI芯片,几乎都设定了出口管制规则。在操作系统这一块,美国也对华为出手,将其从安卓系统更新阵营中排除。
制裁反效果出现,美国不给用的技术正不断被中国用自研的方式解决,鸿蒙操作系统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不是被谷歌断供,华为也不会那么快推出鸿蒙系统,鸿蒙系统的开发目标是构建一个统一的、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可以在各种终端设备上运行,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
谷歌安卓做不到的万物互联能力,华为鸿蒙做到了。事实证明,自研是破局的关键,不只是华为,小米也推出了全新澎湃OS操作系统,并获得央媒的点名表扬。
小米获央媒“点名”表扬
小米基于安卓系统开发了MIUI,经历十多年的发展,MIUI止步于最后一代MIUI14版本,接替它的是澎湃OS。和鸿蒙OS一样,澎湃OS也是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该系统基于安卓深度开发,再加上小米自研的Vela,澎湃OS就此诞生。
央视对小米进行了点名表扬,表示澎湃OS主打跨端互联和人工智能植入。并强调这些年我们在“强芯补魂”上持续发力,已取得不少进展。央媒已经不是一次点名表扬小米了,还有华为的鸿蒙OS系统也多次登上央视进行大篇幅报道。
中企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外界并不知道打造一款操作系统有多难,操作系统需要处理底层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复杂交互,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图形显示等。这涉及到各种底层编程技术和算法,需要深入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原理。
这是技术方面的难题,在生态建设方面同样得花费大力气。一个健康的系统生态需要大量的第三方开发者和开发者社区的支持。吸引开发者加入并开发应用程序和服务可能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鸿蒙系统用了这么多年,才拥有7亿台设备数量。小米澎湃OS的背后也是小米花费数年时间建设的智能家居生态。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只要能成功,一切都值得。
手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美国对软硬件生态技术严防死守,各种限制措施层出不穷,中企用硬核科技回击,通过自研的操作系统摆脱对外界的依赖。其实就算没有美国的限制,在自研系统这件事上,已经成为中企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为物联网时代正在到来,安卓,iOS系统都不具备万物互联,分布式操作能力,想要用一款系统打通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终端,就必须走自研路线。
中企已经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了,谷歌不提供安卓更新又如何,自己也能走下去。无论是在芯片制造领域还是操作系统开发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是中国企业走向自立自强的关键。
仅仅依赖进口技术和产品是不可持续的,而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手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中国企业已经明白了这一点,并且正在努力追赶和超越国际科技水平。
他们积极推动自主研发,加大对核心技术的投入,以确保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有更大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
偷友商专利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