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早就说得很清楚:百战百胜,并不等于会用兵,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真正的战略高手。不少人对此恐怕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意见,总觉得一言不合就抄家伙,谁不服就削谁,这种快意恩仇最过瘾。而用非战争手段解决问题,长期下大棋,总是存在憋屈感。还有人认为,有些方面敢打敢拼,根本原因是继承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冷战核武库。所谓6000核弹在手,自然天下我有!即使不是人见人怕,那么起码在大国对抗中也可以先发制人,提前立于不败之地。在局部实战中打得再激烈,其他大国也不敢公然下场参战。核武器在全球大国对抗中的风险刹车作用确实不能否认。三战到目前还没有发生,总是离不开全球战略核力量的基本平衡。核武库强大,也可以给一些大国带来各种显性,
或者隐性的利益。但是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只有好处而一点反面作用都没有的绝对好的东西。一旦有庞大的核武库的大国与完全没有核武器的中等以下国家发生战争或者冲突。此时拥有核武的一方,并不能再次获得完全的好处,甚至还会因此产生一定的战略负担。这在现实中表现得相当明显。第一,就是大型核武库的存在,并不能阻止中小国家进行武装反抗。即使优势一方拥有的总当量,理论上可将对方所有的城市和主要基础设施瞬间夷为平地。但现实中只能用常规手段,该怎么打还怎么打。前线的成败利钝,似乎完全与其中一方是否拥有庞大的核武库完全无关。第二,过去多年来,很多人一直在讲:一旦拥有了可以让全球都感到压力的庞大战略系统,那么其本土将永远不会再,
受到任何袭击。谁敢主动攻击核大国的本土,那么就等着立即吃核弹吧!这个规律尤其对那些提前声明会首先采取核打击的大国特别有效。而最新的现实证明,这个所谓板上钉钉的规律并不成立。现实中的核大国,甚至还是经常把首先使用核武器挂在嘴边的方面,并没有阻止本土受到越来越多的、较大规模的武装反击!这类攻击不但发生在靠近战区的一些本土州,甚至最新的攻击,已经深入其本土上千公里,距离其首DU也只有200来千米的直线距离了。不少已经受到攻击的纵深州,已要求居民人人家里提前准备应急包等措施。这证明核大国的本土永远不会被对手反击的假设并不成立。第三,核大国动辄发动核打击的战略威慑,在现实中不但没有起到多大的实质性作用,威慑来威慑去,
反倒需要,对外解释与保证,绝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哪怕是在战局局部或整体不利的情况下。这样一来,对无核中小对手的核优势不但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反倒还要拿出外交资源稀释外界的疑虑,只能说已成为现实中的战略负担。总之,单纯偏科性的发展核力量就可以包打一切的想法,最终被证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只要敢用,就一定不会成为战略负担,而是变成利器。可以拿日本试试,打个样给全世界看看。日本核污水,进入我国海域,事实构成对我国的核侵犯!
说白了这是个算账问题,强国打弱国吃再大的亏丢蘑菇也不划算(当年半岛战争某方不怕超级大国的蘑菇就是看透了这一点),相比之下小国只要打起来就很容易被灭国使用蘑菇反倒没什么心理负担,而且会让来犯大国考虑是否真的划算,因此小国更倾向于搞蘑菇
大国怕核弹,小国怕航母
俄罗斯应该用核武器
像立陶宛这种两三百万人囗国家,丢两个国灭,丢核的大国除了背上种族灭绝,反人类这类弥天大罪,成为人类弃儿还能得到什么?
乌克兰要是不销毁核弹,谁敢打他。弄得现在国家都要被人肢解了
一个核大国真心要灭一个小国时,核弹根本就用不上。乌克兰充其量只能说是大规模军事冲突。参考海湾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