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1个火箭筒已经不够,现在升级为人手2发标枪导弹?

黑狗安德 2025-03-30 15:40:09

已经持续了3年多的欧洲重型战争,给当代全球军事围观群众,甚至是战略规划者带来的最直观的经验教训,第一个可能是万万没想到民用版的小型无人机,居然可以成为一定程度上左右几十万人参加的、战线维持上千公里的战略级利器。其实战战果,甚至不亚于已经发射了几千万发炮弹的重炮集群!甚至重炮集群本身,都已经时刻离不开各种小型与微型无人机的现场侦察定位,以及首轮炮击之后的弹着点修正,最后到炮击效果的综合评估。除了作为侦察眼线,更多的无人机与穿越机,直接作为可以硬杀伤任何陆地目标的直接武器使用:从围着单兵像苍蝇一样的挥之不去,到最后引爆;再到直接穿越到地堡通风口之内;甚至是主战坦克的旋转炮塔与底盘之间极为有限的缝隙中再精准炸毁。

所有这一切,让作战双方都防不胜防!以至于只能在大规模的暴雨暴雪、强风天气,这些无人机完全无法放飞的特殊天候中才敢发动营级以上的较大规模陆地突击。否则任何10人以上的陆地力量扎堆,在成千上万的无人机群的临空俯瞰下,都是送菜上门的存在。可见小型无人机几乎从根子上,极大的改变了现代大规模陆战的基本形态。实际上如果仔细回顾这3年来的战争实践,会发现无人机的大规模应用,其实是在战线大致稳固之后,也就是开战半年后才出现的战术新业态。而开战后的前半年时间,基本形态仍然是类似二战早期与后期的大规模陆上机械化运动战,其中也包括城市攻防战。而作为战略防守的一方,真正扛过早期坦克集群冲击3板斧的,其实是提前到位,以及紧急获得了5000枚以上的,

以标枪为代表的,具备良好制导性的单兵反坦克导弹!虽然各大国很早就知道单兵反坦克导弹的实战威力并不低。在最近20年内,也屡次出现各大国流出的3代甚至是一二代版本的反坦克导弹,在中东等战场,频频为极为先进的一线主战坦克当场“开盒”的情况。但是很多战略规划家仍然认为这都是局部的偶然现象。而一旦出现上千辆主战坦克甚至是两三千辆主战坦克一起多路冲锋的钢铁洪流滚滚而来,单兵发射的反坦克导弹就很难再起到战略抗击作用,必须具备同样规模的钢铁洪流对等冲击才能大致防住。但是最新的实战却无可辩驳的证明:如果装备3000枚先进的标枪或者类标枪反坦克导弹,真的可以在不到一个月之内,把2500辆主战坦克,全部击毁在主要攻击道路上,成为满街的废铜烂铁!

这是因为标枪类导弹虽然单价昂贵,但是实战命中击毁效率极高。理论上单发命中率高达9成以上,实战中也有80%的击毁效果。正因为如此,某神秘大国终于在人手一个非制导的大筒子之外,也给精锐的空降突击集团,增强到了每人伴随2枚之多的超标枪新式导弹。这样的火力密度,恐怕任何对手都无法承受!这才是立足实战的正确做法!

9 阅读:482
评论列表
  • mygame 11
    2025-03-30 19:34

    过去阻碍标枪类导弹大面积铺开的因素还是成本,克服这个问题就能充分发挥潜力

黑狗安德

简介:哈哈!